杂阿含570经到572经

第570经:

这是我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和众多资深比丘一起住在庵罗聚落的庵罗林中。


当时,质多罗长者来到诸位资深比丘处,向他们行礼后,退坐一旁,对诸位资深比丘说:

"世间上有人说有'我',有人说有'众生',有人说有'寿命',有人说世间有吉凶。请问尊者们,这些不同的见解是从何而来?由什么集起?从何而生?如何转变?"


当时,诸位资深比丘都保持沉默。

如此问了三次,三次都没有回答。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名叫梨师达多,对诸位资深比丘说:

"我想回答长者的问题。"

诸位资深比丘说:"好,能答就答吧。"


长者就问梨师达多:

"尊者,世间的这些见解是从何而来?由什么集起?从何而生?如何转变?"


尊者梨师达多回答说:

"长者,世间上说有'我',说有'众生',说有'寿命',说世间有吉凶,这些见解都以身见为根本,从身见集起,由身见而生,因身见而转变。"


长者又问:"什么是身见?"


答道:

"长者,愚昧无知的凡夫认为色是我、色异于我、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对于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认为识是我、识异于我、我在识中、识在我中,这就是身见。"


又问:"如何才能没有这种身见?"


答道:

"长者,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于我,不见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对于受、想、行、识也是如此,不见识是我,不见识异于我,不见我在识中、识在我中,这就是无身见。"


长者又问:"尊者的父亲叫什么?在哪里出生?"


答道:"长者,我出生在西方的一个长者家庭。"


质多罗长者对尊者梨师达多说:

"我和尊者的两位父亲本是好朋友。"


梨师达多回答说:"是的,长者。"


质多罗长者对梨师达多说:

"尊者,如果您能住在这庵罗林中,我愿终身供养您衣服、饮食和医药。"


尊者梨师达多默然接受请求。


由于接受了质多罗长者的供养,这成为了障碍,尊者梨师达多很久没有去见世尊。


这时,诸位资深比丘为质多罗长者讲解各种佛法,开示、教导、启发、使他欢喜。质多罗长者听完后非常欢喜,作礼而去。


第571经:

这是我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和众多资深比丘一起住在庵罗聚落的庵罗林中。


质多罗长者来到诸位资深比丘处,向他们行礼后,退坐一旁,对诸位资深比丘说:

"恳请诸位尊者到牛牧场接受我的供养。"


诸位资深比丘默然接受邀请。

质多罗长者见诸位资深比丘默然接受邀请后,就回家去了。


他连夜准备各种饮食,清晨铺设座位,派人通知诸位资深比丘:"时间到了。"


诸位资深比丘穿好衣服,拿着钵,来到牛牧场的质多罗长者家,坐在座位上。

这时,质多罗长者亲自供养各种饮食。


用餐完毕,洗钵漱口后,质多罗长者在资深比丘们面前放了一个矮凳,坐下听法。

诸位资深比丘为长者讲解各种佛法,开示、教导、启发、使他欢喜。讲完后从座位起身离去,质多罗长者也跟着离开。


诸位资深比丘因食用了酥油、乳酪、蜂蜜而饱腹,在春末炎热时节走路,感到十分疲倦。


这时,有一位年轻比丘名叫摩诃迦,对诸位资深比丘说:

"今天太热了,我想召唤云雨和微风,可以吗?"


诸位资深比丘回答说:"你能做到的话,那太好了!"


摩诃迦随即入定,如其所愿,顿时云起,细雨飘落,凉风徐徐从四面八方吹来。


到达精舍门口时,尊者摩诃迦问诸位资深比丘:"可以停止了吗?"

他们回答:"可以了。"

摩诃迦就停止了神通,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时,质多罗长者心想:

"最年轻的比丘都有如此大的神通力,更何况是中座和上座比丘!"


他随即向诸位资深比丘行礼,然后跟随摩诃迦比丘到他的住处,向尊者摩诃迦行礼,退坐一旁,说道:

"尊者,我想见识尊者的神通变化。"


尊者摩诃迦说:"长者,不要看!会害怕的。"

如此请求三次,都被拒绝了。


长者仍然继续请求:

"请让我见识尊者的神通变化!"


尊者摩诃迦对长者说:

"你先出去,收集一些干草木堆积起来,用毛毯盖在上面。"


质多罗长者按照指示,出去堆积柴薪,回来告诉尊者摩诃迦:

"柴薪已经堆好,用毛毯盖上了。"


这时,尊者摩诃迦入火光三昧,从门钩孔中射出火焰,将堆积的柴薪全部烧尽,只有毛毯完好无损。他问长者:"你看到了吗?"


长者回答:"看到了,尊者!真是不可思议!"


尊者摩诃迦对长者说:

"要知道这些都以不放逸为根本,从不放逸集起,由不放逸而生,因不放逸而转变。因为不放逸,才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长者!这个和其他功德,都以不放逸为根本,从不放逸集起,由不放逸而生,因不放逸而转变。因为不放逸,才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和其他道品法。"


第572经:

这是我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和众多资深比丘一起住在庵罗林中。


当时,众多资深比丘聚集在食堂,讨论这样的问题:

"诸位,你们怎么看?是眼睛系缚色法,还是色法系缚眼睛?同样,是耳朵系缚声音,还是声音系缚耳朵?鼻子和香、舌头和味、身体和触、意识和法,是意识系缚法,还是法系缚意识?"


这时,质多罗长者因事经过精舍,看见诸位资深比丘聚集在食堂,就上前行礼,问道:

"尊者们聚集在食堂,在讨论什么法?"


诸位资深比丘回答说:

"长者,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讨论这样的问题:是眼睛系缚色法,还是色法系缚眼睛?如此类推,直到是意识系缚法,还是法系缚意识?"


长者问道:

"诸位尊者对此作何解释?"


诸位资深比丘说:"长者您怎么看?"


长者回答说:

"依我之见,不是眼睛系缚色法,也不是色法系缚眼睛...乃至不是意识系缚法,也不是法系缚意识,而是中间的欲贪在起系缚作用。

就像两头牛,一黑一白,用轭和绳索套在一起。如果有人问:'是黑牛系缚白牛?还是白牛系缚黑牛?'这样问合适吗?"


他们回答说:

"长者,这样问不合适。为什么呢?因为不是黑牛系缚白牛,也不是白牛系缚黑牛,而是那轭和绳索在起系缚作用。"


"同样的道理,尊者们,不是眼睛系缚色法,也不是色法系缚眼睛...乃至不是意识系缚法,也不是法系缚意识,而是其中的欲贪在起系缚作用。"


质多罗长者听完诸位资深比丘的开示,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1. 第570经讲述了关于"身见"的讨论,年轻比丘梨师达多解释了身见的本质。


2. 第571经描述了摩诃迦比丘展示神通的故事,并强调了"不放逸"的重要性。


3. 第572经讲述了关于感官和对象之间关系的讨论,质多罗长者用黑白两牛的比喻说明是"欲贪"造成系缚。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570经[正闻本1646经/佛光本569经](质多罗相应/杂因诵/弟子记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诸上座言:

  「诸世间所见,或说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云何,尊者!此诸异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时,诸上座默然不答。

  如是三问,亦三默然。

  时,有一下座比丘名梨师达多,白诸上座言:

  「我欲答彼长者所问。」

  诸上座言:「善!能答者答。」

  时,长者即问梨师达多:

  「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尊者梨师达多答言:

  「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

  答言:

  「长者!愚癡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

  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

  答言:

  「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

  复问:「尊者!其父何名?于何所生?」

  答言:「长者!我生于后方长者家。」

  质多罗长者语尊者梨师达多:

  「我及尊者二父,本是善知识。」

  梨师达多答言:「如是,长者!」

  质多罗长者语梨师达多言:

  「尊者!若能住此菴罗林中,我尽形寿供养衣服、饮食、随病汤药。」

  尊者梨师达多默然受请。

  时,尊者梨师达多受质多罗长者请,供养障碍故,久不诣世尊所。

  时,诸上座比丘,为质多罗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质多罗长者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杂阿含571经[正闻本1647经/佛光本570经](质多罗相应/杂因诵/弟子记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诸上座比丘言:

  「唯愿诸尊于牛牧中受我请食。」

  时,诸上座默然受请。

  质多罗长者知诸上座默然受请已,{既}[即?]自还家。

  星夜备具种种饮食,晨朝敷座,遣使白诸上座:「时到。」

  诸上座著衣持鉢,至牛牧中质多罗长者舍,就座而坐。

  时,质多罗长者自手供养种种饮食。

  食已,洗鉢,澡漱毕,质多罗长者敷一卑床,于上座前坐听法。

  时,诸上座为长者说种种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质多罗长者亦随后去。

  诸上座食诸酥、酪、蜜饱满,于春后月热时行路,闷极。

  尔时,有一下座比丘名摩诃迦,白诸上座:

  「今日大热,我欲起云雨微风,可尔不?」

  诸上座答言:「汝能尔者,佳!」

  时,摩诃迦即入三昧,如其正受,应时云起,细雨微下,凉风亹亹,从四方来。

  至精舍门,尊者摩诃迦语诸上座言:「所作可止?」

  答言:「可止。」

  时,尊者摩诃迦即止神通,还于自房。

  时,质多罗长者作是念:

  「最下座比丘,而能有此大神通力,况复中座及与上座!」

  即礼诸上座比丘足,随摩诃迦比丘至所住房,礼尊者摩诃迦足,退坐一面,白言:

  「尊者!我欲得见尊者过人法神足现化。」

  尊者摩诃迦言:「长者!勿见!恐怖。」

  如是三请,亦三不许。

  长者{由}[犹]复重请:

  「愿见尊者神通变化!」

  尊者摩诃迦语长者言:

  「汝且出外,取乾草木积聚已,以一张毡覆上。」

  质多罗长者即如其教,出外聚薪成积,来白尊者摩诃迦:

  「薪积已成,以毡覆上。」

  时,尊者摩诃迦即入火光三昧,于户钩孔中出火焰光,烧其积薪都尽,唯白毡不然,语长者言:「汝今见不?」

  答言:「已见,尊者!实为奇特!」

  尊者摩诃迦语长者言:

  「当知此者,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长者!此及余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余道品法。」

  质多罗长者白尊者摩诃迦:

  「愿常住此林中,我当尽寿[供养]:衣被,饮食,随病汤药。」

  尊者摩诃迦有行因缘故,不受其请。

  质多罗长者闻说法已,欢喜、随喜,即从座起,作礼而去。

  尊者摩诃迦不欲令供养利障罪故,即从座起去,遂不复还。


杂阿含572经[正闻本1648经/佛光本571经](质多罗相应/杂因诵/弟子记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尔时,众多上座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议:

  「诸尊!于意云何?谓眼系色耶?色系眼耶?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意系法耶?法系意耶?」

  时,质多罗长者行有所营,便过精舍,见诸上座比丘集于食堂,即便前,礼诸上座足,礼足已,问言:

  「尊者!集于食堂,论说何法?」

  诸上座答言:

  「长者!我等今日集此食堂,作如此论:『为眼系色耶?色系眼耶?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意系法耶?为法系意耶?』」

  长者问言:

  「诸尊者!于此义云何记说?」

  诸上座言:「于长者意云何?」

  长者答诸上座言:

  「如我意,谓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然中间有欲贪者,随彼系也。

  譬如:二牛,一黑,一白,驾以轭鞅,有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为等问不?」

  答言:

  「长者!非等问也,所以者何?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彼轭鞅,是其系也。」

  「如是,尊者!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然其中间,欲贪是其系也。」

  时,质多罗长者,闻诸上座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杂阿含570经到572经” 的相关文章

杂阿含1经

杂阿含1经[正闻本1-4经/佛光本1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你们应当观察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这样观察就是正确的观察;正确观察就会产生厌离之心;有了厌离之心,就能消除喜爱和...

杂阿含4经

杂阿含4经[正闻本7经/佛光本4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

杂阿含8经

杂阿含8经[正闻本11-14经/佛光本8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过去的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无常解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未来的色也是无常的,更何况现...

杂阿含9经

杂阿含9经[正闻本15经/佛光本9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无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的东西也不属于我。能这样观察的人,就是在进行真实正确的观察。同样...

杂阿含10经

杂阿含10经[正闻本16经/佛光本10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无常解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无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的也就...

杂阿含11经

杂阿含11经[正闻本17经/佛光本11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说:"物质形态是无常的。如果有任何原因或条件产生了各种物质形态,那么这些原因和条件也是无常的(无常解释:随时在变化,无法永恒存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