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第四章 4.4舍利弗、目犍连的皈依 (律藏·大品),第5部分,解析(88)
4.4舍利弗、目犍连的皈依 (律藏·大品)当时有珊阇耶住在王舍城,与250位游方者同住。这时,舍利弗和目犍连在珊阇耶处修习梵行。他们曾经约定:"谁最先证得甘露,就告诉对方。"当时,尊者阿说示清晨着衣持钵,进入王舍城乞食。他举止端庄,前行、后退、观望、伸屈、俯仰、执持衣钵都很优雅,...
补充:4.3三迦叶兄弟皈依 (律藏·大品),第四章,第4部分,解析(87)
4.3三迦叶兄弟皈依 (律藏·大品)(这里的迦叶不是大迦叶,是同是迦叶姓的外道)当时,佛陀次第游行来到优楼频螺。那里住着三位结发修行者: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优楼频螺迦叶是500位结发行者的领袖和导师,那提迦叶带领300位结发行者,伽耶迦叶带领200位结发行者。...
补充:4.2度化耶舍及其友人 (律藏·大品)第四章 初期弘法,第3部分,解析(86)
当时在波罗奈城有一位名叫耶舍的富家子弟,他是一位商主之子。他有三座宫殿,一座适合冬季居住,一座适合夏季居住,一座适合雨季居住。在雨季的四个月里,他在雨季宫殿中由仅有女性演奏的音乐伺候着,从不下到下层宫殿。一天,耶舍在享受五欲之乐,被众人伺候着,提前就睡着了。他的随从们也都睡着了。整夜里油灯一直在燃烧...
补充:4.1初转法轮(相应部56相应11经/法轮转起经(谛相应/大篇/修多罗))第四章 初期弘法,第2部分,解析(85)
4.1初转法轮(相应部56相应11经/法轮转起经(谛相应/大篇/修多罗))有一时,世尊住在波罗奈城仙人坠处的鹿野苑中。那时,世尊对五比丘说道:"诸比丘,出家人不应当追求两种极端。是哪两种呢?一是在欲乐中追求感官享受,这是低劣的、世俗的、凡夫的、非圣者的、无益的;二是自我折磨的苦行,这是痛苦...
补充:第四章 初期弘法(中部26经/圣求经),第1部分,解析(84)
(中部26经/圣求经)我虽然自己会生老病死,会悲伤污染,但看到了这些的过患,就去寻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悲伤不污染的无上安稳涅槃,最终也证得了这些。我生起了智见:"我的解脱不可动摇,这是最后一生,不会再有来生了。"...
补充:3.7【魔王波旬出现障碍佛陀】第三章 离开王宫证悟成佛,第3部分,解析(83)
3.7【魔王波旬出现障碍佛陀】相应部4相应1经/苦行经(魔相应/有偈篇/祇夜)我是这样听说的:有一次,世尊在优楼频螺地方,尼连禅河岸边的牧羊人尼拘律树下住,那时他刚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补充:3.4【苦行与觉悟】 (中部36经大萨遮经)第三章 离开王宫证悟成佛,第2部分,解析(82)
我继续寻求无上寂静之道,进行了极端的苦行修行……”"我在摩揭陀国游行时,来到了优楼频螺的西那尼村。在那里,我看到一处令人愉悦的土地,有美丽的林园,有清澈流淌的河水,岸边平坦宜人,周围有村落可以托钵。我想:'这地方适合精进用功。'于是我就在那里坐下修行。...
补充:第三章 离开王宫证悟成佛,第1部分,解析(81)
3.1【出家前的思考】中部26经/圣求经)佛陀说:"比丘们,有两种追求 圣者的追求和非圣者的追求。什么是非圣者的追求?就是一个人自己会生老病死,却去追求同样会生老病死的事物;一个人自己会悲伤污染,却去追求同样会带来悲伤污染的事物。...
补充:【天神告知品】第二章 证悟成佛的因缘和固定规律【长部14经/大本经(大品[第二])】第7部分,解析(80)
【天神告知品】"比丘们,有一次我住在郁伽罗塔的须跋伽林中娑罗王树下。比丘们,我独处静思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很难找到一个我在这长久时间中没有住过的地方,除了净居天。我应该去净居天。'比丘们,我就如同壮士伸展弯曲的手臂或弯曲伸展的手臂那样快速地在郁伽罗塔的须跋伽林中娑罗王...
补充:【先前出家者的证悟品】第二章 证悟成佛的因缘和固定规律【长部14经/大本经(大品[第二])】第6部分,解析(79)
【先前出家者的证悟品】"比丘们,那先前的八万四千出家人听说:'毗婆尸世尊已到达班都马蒂王城,住在鹿野苑,正在说法。'于是他们来到班都马蒂王城的鹿野苑,到毗婆尸世尊所在处,礼敬后坐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