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376经到379经
杂阿含376经到379经
杂阿含376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四种食物,滋养众生,使他们能够生存于世,得到摄受和成长,是哪四种呢?第一是段食(指可以咀嚼吞咽的食物),第二是触食(指感官接触),第三是意思食(指意念),第四是识食(指意识)。
比丘们!对这四种食物有贪欲、有喜爱,意识就会停留并增长,最终导致...纯粹的大苦聚集。
比如说:一座朝北西方向的宫殿楼阁,有东西向的窗户,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阳光会照射到西面的墙壁上。同样地,比丘们!对这四种食物有贪欲、有喜爱,就如前面所说的...最终导致纯粹的大苦聚集。
如果对这四种食物没有贪欲、没有喜爱,如前面所说的...最终导致纯粹的大苦聚集消除。
比如说,比丘们!一座朝北西方向的宫殿楼阁,有东西向的窗户,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应该照射到哪里呢?"
比丘们回答佛陀说:"应该照射到西面的墙壁上。"
佛陀又问比丘们:"如果没有西面的墙壁,阳光应该照射到哪里呢?"
比丘们回答佛陀说:"应该照射到虚空中,没有任何依附。"
"同样地,比丘们!对这四种食物没有贪欲、没有喜爱,意识就没有停留之处,最终...如此,纯粹的大苦聚集就会消除。"
佛陀说完这篇经文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奉行。
杂阿含378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四种食物,滋养众生,使他们能够生存于世,得到摄受和成长,是哪四种呢?第一是段食,第二是触食,第三是意思食,第四是识食。
比丘们!对这四种食物有贪欲、有喜爱,意识就会停留并增长,最终导致...纯粹的大苦聚集。
比如说,比丘们!画师或画师的学徒集齐各种颜料,想要在画布上绘画,创作各种图像。
比丘们!你们怎么看?那画师或画师的学徒,能在画布上作画吗?"
比丘们回答佛陀说:"是的,世尊!他们能在画布上作画。"
佛陀告诉比丘们:
"对这四种食物有贪欲、有喜爱,意识就会停留并增长,最终...如此,纯粹的大苦聚集。
比丘们!如果对这四种食物没有贪欲、没有喜爱,就不会有意识停留和增长,最终...如此,纯粹的大苦聚集就会消除。
比丘们!比如说:画师或画师的学徒集齐各种颜料,想要离开画布作画,创作各种图像,能画得出来吗?"
比丘们回答佛陀说:
"不能,世尊!"
"同样地,比丘们!如果对这四种食物没有贪欲、没有喜爱,就不会有意识停留和增长,最终...如此,纯粹的大苦聚集就会消除。"
佛陀说完这篇经文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奉行。
杂阿含379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那时,世尊对五位比丘说:
"这苦圣谛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这苦集、这苦灭、这苦灭道迹圣谛也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
再者,对于苦圣谛的智慧应当再次了解,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苦集圣谛已经了解应当断除,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再者,这苦灭圣谛已经了解应当证实,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再者,这苦灭道迹圣谛已经了解应当修习,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
再者,比丘们!这苦圣谛已经了解、已经通达,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再者,这苦集圣谛已经了解、已经断除,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再者,苦灭圣谛已经了解、已经证实,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再者,苦灭道迹圣谛已经了解、已经修习,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法,当我正确思考时,生起了眼、智、明、觉。
比丘们!我对这四圣谛,经过三转、十二行,如果没有生起眼、智、明、觉,我就不能在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听法众中,获得解脱,获得出离,也不能自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因为我已经对四圣谛经过三转、十二行,生起了眼、智、明、觉,所以在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听法众中获得出离,获得解脱,自证得成无上正等正觉。"
当世尊说这法时,尊者憍陈如和八万诸天远离尘垢,获得法眼清净。
这时,世尊问尊者憍陈如:"你已经明白法了吗?"
憍陈如回答佛陀说:"已经明白了,世尊!"
世尊又问尊者憍陈如:"你已经明白法了吗?"
憍陈如回答佛陀说:"已经明白了,善逝!"
因为尊者憍陈如已经明白法了,所以被称为阿若憍陈如(意为"已知憍陈如")。
尊者阿若憍陈如明白法后,地神高声宣告说:
"诸位仁者!世尊在波罗奈国仙人居住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这是诸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所未曾转动的,给予了众生很多利益,很多安乐,怜悯世间,以正义利益众生,利益安乐天人,增加了诸天众,减少了阿修罗众。"
地神宣告后,虚空神、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一层层传唱,转眼之间,传到了梵天。
梵天也高声宣告说:
"诸位仁者!世尊在波罗奈国仙人居住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这是诸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以及世间所闻法未曾转动的,给予了众生很多利益,很多安乐,以正义利益诸天世人,增加了诸天众,减少了阿修罗众。"
因为世尊在波罗奈国仙人居住的鹿野苑中转动法轮,所以这篇经文被称为《转法轮经》。
佛陀说完这篇经文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奉行。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376经[正闻本539经/佛光本375经](食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
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纯大苦聚集。
譬如:楼阁宫殿北西长广,东西牕牖,日出东方,光照西壁,如是,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如前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
若于四食无贪、无喜,如前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譬如:比丘!楼阁宫殿北西长广,东西牕牖,日出东方,应照何所?」
比丘白佛言:
「应照西壁。」
佛告比丘:
「若无西壁,应何所照?」
比丘白佛言: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如是,比丘!于此四食无贪、无喜,识无所住,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78经[正闻本541经/佛光本377经](食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
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纯大苦聚集。
譬如:比丘!画师若画师弟子集种种彩,欲妆画于色,作种种像。
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画师、画师弟子,宁能妆于色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能妆画色。」
佛告比丘:
「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集。
诸比丘!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有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比丘!譬如:画师、画师弟子集种种彩,欲离于色有所妆画,作种种像,宁能画不?」
比丘白佛:
「不能,世尊!」
「如是,比丘!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有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79经[正闻本542经/佛光本378经](谛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鹿野苑中仙人住处。
尔时,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圣谛智(知)当复知,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苦集圣谛已知当断,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知}作证,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以(次),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比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告尊者憍陈如:「知法未?」
憍陈如白佛:「已知,世尊!」
复告尊者憍陈如:「知法未?」
拘邻白佛:「已知,善逝!」
尊者拘邻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邻。
尊者阿若拘邻知法已,地神举声唱言:
「诸仁者!世尊于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所未曾转,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哀愍世间,以义饶益,利安天人,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众。」
地神唱已,闻虚空神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魔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展转传唱,须臾之间,闻于梵天身。
梵天乘声唱言:
「诸仁者!世尊于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世间闻法未所曾转,多所饶益,多所安乐,以义饶益诸天世人,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众。」
世尊于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转法轮,是故此经名转法轮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