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341经到343经
杂阿含341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常行,什么是六种呢?如果比丘用眼睛看到色,既不感到痛苦也不感到快乐,保持平静的心,正念正知;用耳朵听声音、鼻子闻香味、舌头尝味道、身体接触、意识感知法,也是既不苦也不乐,保持平静的心,正念正知。
如果比丘能够成就这六种常行,这在世间是很难得到的,应该受到尊敬、恭敬和供养,这样的人就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佛陀说完这段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42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常行,什么是六种呢?如果比丘用眼睛看到色,既不感到痛苦也不感到快乐,保持平静的心,正念正知;用耳朵听声音、鼻子闻香味、舌头尝味道、身体接触、意识感知法,也是既不苦也不乐,保持平静的心,正念正知。
如果比丘能够成就这六种常行,就应该知道这就像舍利弗等人一样。舍利弗比丘看到色后,既不感到痛苦也不感到快乐,保持平静的心,正念正知;听声音、闻香味、尝味道、身体接触、意识感知法,也是既不苦也不乐,保持平静的心,正念正知。
舍利弗比丘成就了这六种常行,这在世间是很难得到的,应该受到尊敬、恭敬和供养,这样的人就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佛陀说完这段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43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尊者浮弥比丘住在耆阇崛山。
有很多外道修行者来到尊者浮弥那里,互相问候寒暄后,坐在一旁,对尊者浮弥说:
"我们想问一些问题,不知道您是否有空回答?"
尊者浮弥对那些外道修行者说:
"你们尽管问,我会为你们解答。"
那时,那些外道修行者问尊者浮弥:
"苦和乐是自己造成的吗?"
尊者浮弥回答说:
"外道修行者们!说苦和乐是自己造成的,世尊说这是无记(不可回答的问题)。"
他们又问:"苦和乐是他人造成的吗?"
回答说:"苦和乐是他人造成的,世尊说这也是无记。"
又问:"苦和乐是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吗?"
回答说:"苦和乐是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世尊说这也是无记。"
又问:"苦和乐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造成的,是无因而生的吗?"
回答说:"苦和乐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造成的,无因而生,世尊说这也是无记。"
那些外道修行者又问:
"怎么回事?尊者浮弥!苦和乐是自己造成的,你说是无记?苦和乐是他人造成的,你说是无记?苦和乐是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你说是无记?苦和乐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造成的,无因而生,你说是无记?那么沙门瞿昙(佛陀)说苦和乐是如何产生的呢?"
尊者浮弥回答说:"外道修行者们!世尊说:''苦和乐是从因缘而生的。''"
那时,那些外道修行者听了尊者浮弥的话,心里不高兴,责骂着离开了。
这时,尊者舍利弗离尊者浮弥不远,坐在一棵树下。
尊者浮弥知道那些外道修行者离开后,就去到尊者舍利弗那里。到了之后,与舍利弗互相问候,然后把那些外道修行者问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尊者舍利弗:
"我是这样回答的,不知道有没有诽谤世尊?是不是如实地说了?是不是如法地说了?会不会被其他持不同观点的人来责难呢?"
尊者舍利弗说:
"尊者浮弥!你所说的,确实如佛陀所说,没有诽谤如来,如实地说了,如法地说了,不会被其他持不同观点的人来责难,为什么呢?因为世尊说苦和乐是从因缘而生的。
尊者浮弥!那些沙门、婆罗门所问的,苦和乐是自己造成的,那也是从因缘而生的,若说不是从因缘而生,是不可能的;说苦和乐是他人造成的、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造成的无因而生的,那也是从因缘而生的,若说不是从因缘而生,是不可能的。
尊者浮弥!那些沙门、婆罗门所说的苦和乐是自己造成的,也是缘于触而生的,若说不是缘于触而生,是不可能的;说苦和乐是他人造成的、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造成的无因而生的,那也是缘于触而生的,若说不是缘于触而生,是不可能的。"
这时,尊者阿难离舍利弗不远,坐在一棵树下,听到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的讨论。听完后,他从座位上起来,走到佛陀那里,向佛陀礼拜,然后退到一边站着,把尊者浮弥与尊者舍利弗的讨论,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世尊。
佛陀对阿难说:
"很好!很好!阿难!尊者舍利弗有人来问问题时,能够及时回答,太好了!舍利弗!因为有适时的智慧,所以有人来问问题时,能够及时回答。如果我的声闻弟子有人及时问问题,应该像舍利弗所说的那样及时回答。
阿难!我以前住在王舍城山中仙人住处时,有外道修行者带着这样的义理、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内容来问我,我就用这样的义理、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内容来回答他们,就像尊者舍利弗所说的那样。
阿难!如果有沙门、婆罗门说苦和乐是自己造成的,我就去问他们:''你们真的这样说苦和乐是自己造成的吗?''
他们回答我说:''是的。''
我就问他们:''你们能坚持这个观点,说这是真实的,其他的都是愚蠢的吗?我是不同意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说苦和乐的生起与此不同。''
如果他们问我:''瞿昙所说的苦和乐的生起有什么不同?''我就会回答说:''苦和乐是从因缘而生的。''
同样的,对于说苦和乐是他人造成的、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造成的无因而生的,我也会这样回答。"
阿难对佛陀说:
"根据世尊所说的道理,我已经理解了:''因为有生,所以有老死,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有老死......一直到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有行。
无明灭,则行灭......一直到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这样,纯粹的大苦聚就灭了。''"
佛陀说完这段话后,尊者阿难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随喜,礼拜后离开了。
巴利语原版经文
杂阿含341经[正闻本462经/佛光本319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42经[正闻本463经/佛光本320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当知是舍利弗等,舍利弗比丘眼见色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
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世间难得,所应承事、恭敬、供养,则为世间无上福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43经[正闻本485经/佛光本342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浮弥比丘住耆闍崛山。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浮弥所,共相问讯庆慰;共相问讯庆慰已,退坐一面,语尊者浮弥言:
「欲有所问,宁有閑暇见答与不?」
尊者浮弥语诸外道出家:
「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时,诸外道出家问尊者浮弥:
「苦、乐自作耶?」
尊者浮弥答言:
「诸外道出家!说苦、乐自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他作耶?」
答言:「苦、乐他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自他作耶?」
答言:「苦、乐自他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答言:「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诸外道出家复问:
「云何?尊者浮弥!苦、乐自作耶说言无记?苦、乐他作耶说言无记?苦、乐自他作耶说言无记?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耶说言无记?今沙门瞿昙说苦、乐云何生?」
尊者浮弥答言:「诸外道出家!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
时诸外道出家闻尊者浮弥所说,心不欢喜,呵责而去。
尔时,尊者舍利弗去尊者浮弥不远,坐一树下。
尔时,尊者浮弥知诸外道出家去已,往诣尊者舍利弗所。到已,与舍利弗面相庆慰;庆慰已,以彼诸外道出家所问事,具白尊者舍利弗:
「我作此答,得不谤毁世尊?如说说不?如法说不?为是随顺法、行法,得无为余因法论者来难诘呵责不?」
尊者舍利弗言:
「尊者浮弥!汝之所说,实如佛说,不谤如来,如说说,如法说,法、行法说,不为余因论义者来难诘呵责,所以者何?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故。
尊者浮弥!彼诸沙门、婆罗门所问,苦、乐自作者,彼亦从因起生,言不从缘起生者,无有是处;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说者,彼亦从缘起生,若言不从缘生者,无有是处。
尊者浮弥!彼沙门、婆罗门所说苦、乐自作者,亦缘触生,若言不从触生者,无有是处;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者,彼亦缘触生,若言不缘触生者,无有是处。」
尔时,尊者阿难去舍利弗不远,坐一树下,闻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所论说事。闻已从座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以尊者浮弥与尊者舍利弗共论说,一一具白世尊。
佛告阿难:
「善哉!善哉!阿难!尊者舍利弗有来问者,能随时答,善哉!舍利弗!有应时智故,有来问者,能随时答。若我声闻有随时问者,应随时答,如舍利弗所说。
阿难!我昔时住王舍城山中仙人住处,有诸外道出家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来问于我,我为斯等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而为记说,如尊者舍利弗所说。
阿难!若诸沙门、婆罗门苦、乐自作,我即往彼问言:『汝实作是说苦、乐自作耶?』
彼答我言:『如是。』
我即问言:『汝能坚执持此义,言是真实,余则愚者,我所不许,所以者何?我说苦、乐所起异于此。』
彼若问我:『云何瞿昙所说苦、乐所起异?』者,我当答言:『从其缘起而生苦、乐。』
如是,说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我亦往彼,所说如上。」
阿难白佛:
「如世尊所说义,我已解知:『有生故,有老死,非缘余有生故,有老死……乃至无明故,有行,非缘余有无明故,有行。
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