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331经到340经
杂阿含331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顾念,哪六种呢?即:对色的顾念、对声音的顾念、对香的顾念、对味道的顾念、对触觉的顾念、对法的顾念,这就是六种顾念。"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32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覆盖,哪六种呢?即:色有漏,是执取,心被覆盖;声音、香、味道、触觉、法有漏,是执取,心被覆盖,这就是六种覆盖。"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33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过去和未来的眼睛是无常的,更何况现在的眼睛!
多闻圣弟子如此观察,就不会留恋过去的眼睛,不会期待未来的眼睛,对现在的眼睛生起厌倦、离欲、灭尽的倾向;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也是如此。"
就像无常一样,苦、空、非我也是如此说的。
如同内六处的四经,外六处的四经也是这样说的。
杂阿含334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拘留搜的调牛聚落。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现在我要为你们讲解佛法,开始、中间、结尾都很好,意义善良,内容美妙,纯粹圆满的清净梵行,你们要好好听!仔细思考!这就是有因有缘有束缚法的经典。
什么是有因有缘有束缚法的经典呢?就是说眼睛有因、有缘、有束缚。
什么是眼睛的因、缘和束缚呢?就是说,眼睛以业为因、以业为缘、以业为束缚。
业有因、有缘、有束缚,什么是业的因、缘和束缚呢?就是说,业以爱为因、以爱为缘、以爱为束缚。
爱有因、有缘、有束缚,什么是爱的因、缘和束缚呢?就是说,爱以无明为因、以无明为缘、以无明为束缚。
无明有因、有缘、有束缚,什么是无明的因、缘和束缚呢?就是说,无明以不正确的思维为因、以不正确的思维为缘、以不正确的思维为束缚。
不正确的思维有因、有缘、有束缚,什么是不正确思维的因、缘和束缚呢?就是说,由于眼睛和色产生不正确的思维,生起愚痴;由于眼睛和色产生不正确的思维,生起愚痴,那愚痴就是无明,愚痴追求欲望就叫做爱,爱所造作的就叫做业。
就这样,比丘们!不正确的思维导致无明;无明导致爱;爱导致业;业导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也是如此,这就叫做有因有缘有束缚法的经典。"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35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拘留搜的调牛聚落。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我现在要为你们讲解佛法,开始、中间、结尾都很好,意义善良,内容美妙,纯粹圆满的清净梵行,就是所谓的第一义空经,你们要好好听!仔细思考!我要为你们讲解。
什么是第一义空经呢?
比丘们!眼睛生起时,没有来处;灭去时,没有去处,这样,眼睛不是实在的而生起,生起后就完全灭去,有业报而没有作者,这个五蕴灭去后,另一个五蕴相续,除了世俗的计数法则;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也是如此说的,除了世俗的计数法则。
世俗的计数法则是指:这个存在所以那个存在,这个生起所以那个生起。就像:无明缘行,行缘识……广泛地说直到纯粹的大苦聚集生起。
又,这个不存在所以那个不存在,这个灭去所以那个灭去,无明灭去所以行灭去,行灭去所以识灭去……如此广泛地说……直到纯粹的大苦聚灭去。
比丘们!这就叫做第一义空法经。"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36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喜行,哪六种呢?就是这样,比丘们!如果眼睛看到色,喜欢在那色处行动;耳朵、声音;鼻子、香气;舌头、味道;身体、触觉;意识、法,喜欢在那法处行动。比丘们!这就叫做六种喜行。"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37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忧行,哪六种呢?比丘们!如果眼睛看到色,忧愁在那色处行动;耳朵、声音;鼻子、香气;舌头、味道;身体、触觉;意识、法,忧愁在那法处行动。比丘们!这就叫做六种忧行。"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38经: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舍行,哪六种呢?比丘们!就是说:眼睛看到色,舍弃在那色处行动;耳朵、声音;鼻子、香气;舌头、味道;身体、触觉;意识、法,舍弃在那法处行动,这就叫做比丘的六种舍行。"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39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常行,哪六种呢?如果比丘眼睛看到色,既不苦也不乐,以舍心安住,正念、正知;耳朵、声音;鼻子、香气;舌头、味道;身体、触觉;意识、法,既不苦也不乐,以舍心安住,正念、正知,这就叫做比丘的六种常行。"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杂阿含340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六种常行,哪六种呢?如果比丘眼睛看到色,既不苦也不乐,以舍心安住,正念、正知;耳朵、声音;鼻子、香气;舌头、味道;身体、触觉;意识、法,既不苦也不乐,以舍心安住,正念、正知。
如果比丘能成就这六种常行,在世间是很难得到的。"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遵行。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331经[正闻本445经/佛光本309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顾念,云何为六?谓:色顾念、声顾念、香顾念、味顾念、触顾念、法顾念,是名六顾念。」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32经[正闻本446经/佛光本310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覆,云何为六?谓:色有漏,是取,心覆藏;声、香、味、触、法有漏,是取,心覆藏,是名六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33经[正闻本447-454经/佛光本311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生厌、离欲、灭尽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如无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说。
如内入处四经,外入处四经亦如是说。
杂阿含334经[正闻本455经/佛光本312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今当为汝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谛听!善思!谓: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云何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谓:眼有因、有缘、有缚。
何等为眼因、眼缘、眼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
业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业}谓:业,爱因、爱缘、爱缚。
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爱,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
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
不正思惟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谓:缘于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癡;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癡,彼癡者是无明,癡求欲名为爱,爱所作名为业。
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无明;{为爱}无明因爱;爱因为业;业因为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35经[正闻本456经/佛光本313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
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36经[正闻本457经/佛光本314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喜行,云何为六?如是,比丘!若眼见色,喜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喜于彼法处行。诸比丘!是名六喜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37经[正闻本458经/佛光本315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忧行,云何为六?诸比丘!若眼见色,忧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忧于彼法处行。诸比丘!是名六忧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38经[正闻本459经/佛光本316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舍行,云何为六?诸比丘!谓:眼见色,舍于彼色处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舍于彼法处行,是名比丘六舍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39经[正闻本460经/佛光本317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舍心住};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40经[正闻本461经/佛光本318经](入处相应/六入处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六常行,云何为六?若比丘眼见色,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识法,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间难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