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299经到301经

杂阿含299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拘留搜的调牛村落。


那时,有一位比丘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向佛陀行礼后退到一边坐下,对佛陀说:


"世尊!所谓的缘起法,是世尊创造的,还是其他人创造的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


"缘起法不是我创造的,也不是其他人创造的。无论如来出世与否,法界都是常住的。


如来自己觉悟了这个道理成为正等正觉,然后为众生分别解说,开示阐明,也就是说:有这个就会有那个,这个生起就会导致那个生起。具体来说就是:由于无明,就会有行...一直到纯粹的大苦聚集。


当无明灭除,行就会灭除...一直到纯粹的大苦聚也会灭除。"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那位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奉行。


杂阿含300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拘留搜的调牛村落。


那时,有一位婆罗门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与世尊互相问候。问候完毕后退到一边坐下,对佛陀说:


"乔达摩啊!是自己造作自己觉悟的吗?"


佛陀告诉婆罗门:


"我说这是无法回答的。自己造作自己觉悟,这是无法回答的。"


"乔达摩啊!那是他人造作他人觉悟的吗?"


佛陀告诉婆罗门:"他人造作他人觉悟,这也是无法回答的。"


婆罗门对佛陀说:


"为什么我问自己造作自己觉悟,你说无法回答。问他人造作他人觉悟,你也说无法回答。这是什么意思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


"如果说自己造作自己觉悟,就会落入常见;如果说他人造作他人觉悟,就会落入断见。我所说的义理和法理,是离开这两种极端,处于中道而说法。也就是说:有这个就会有那个,这个生起就会导致那个生起。由于无明,就会有行...一直到纯粹的大苦聚集。当无明灭除,行就会灭除...一直到纯粹的大苦聚也会灭除。"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那位婆罗门欢喜赞同,从座位上起身离开。


杂阿含301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那梨村落深林中的待宾舍。


那时,尊者迦旃延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向佛陀行礼后退到一边站着,对佛陀说:


"世尊!如世尊所说的正见,什么是正见?世尊是如何解释正见的?"


佛陀告诉迦旃延:


"世间有两种依靠:有和无,都会被执着所触及。因为被执着所触及,所以或者依靠有,或者依靠无。如果没有这种执着,心境就不会被系缚住,不会执取,不会停滞,不会计较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对此不怀疑、不迷惑,不依靠他人而自己知道,这就叫做正见,这就是如来所解释的正见。


为什么呢?如实正确地了知世间的集起,就知道如果世间没有就不会存在;如实正确地了知世间的灭尽,就知道如果世间存在就不会没有。这就叫做离开两边,说中道之法。也就是说:有这个就会有那个,这个生起就会导致那个生起。具体来说就是:由于无明,就会有行...一直到纯粹的大苦聚集。当无明灭除,行就会灭除...一直到纯粹的大苦聚也会灭除。"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尊者迦旃延听了佛陀的教导,不再生起烦恼,心得解脱,成为阿罗汉。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299经[正闻本480经/佛光本337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谓:缘起法为世尊作,为余人作耶?」

  佛告比丘:

  「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

  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00经[正闻本481经/佛光本338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庆慰。庆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云何,瞿昙!为自作自觉耶?」

  佛告婆罗门:

  「我说此是无记。自作自觉,此是无记。」

  「云何,瞿昙!他作他觉耶?」

  佛告婆罗门:「他作他觉,此是无记。」

  婆罗门白佛:

  「云何我问自作自觉,说言:『无记。』他作他觉,说言:『无记。』此义云何?」

  佛告婆罗门:

  「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杂阿含301经[正闻本482经/佛光本339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宾舍。

  尔时,尊者𨅖陀迦旃延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说正见,云何正见?云何世尊施设正见?」

  佛告𨅖陀迦旃延:

  「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

  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𨅖陀迦旃延闻佛所说,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杂阿含299经到301经” 的相关文章

杂阿含1经

杂阿含1经[正闻本1-4经/佛光本1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你们应当观察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这样观察就是正确的观察;正确观察就会产生厌离之心;有了厌离之心,就能消除喜爱和...

杂阿含2经

杂阿含2经[正闻本5经/佛光本2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你们应当正确地思考,如实地认识到色是无常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比丘如果能正确思考色,如实地认识...

杂阿含4经

杂阿含4经[正闻本7经/佛光本4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

杂阿含5经

杂阿含5经[正闻本8经/佛光本5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色(物质形态)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也无法明白苦的本...

杂阿含6经

杂阿含6经[正闻本9经/佛光本6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和贪恋,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就无法超越对生、...

杂阿含7经

杂阿含7经[正闻本10经/佛光本7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色(物质形态)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同样地,对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