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285经到287经
杂阿含285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我回忆起过去的事,在我还没有成为正觉者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静处,专心禅修,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个世界很难理解,所谓的生、老、病、死;迁移、受生,然而众生对于生、老、死及其根源,并不真正了解。'
我又想:'什么存在才会有生?什么条件导致了生的存在?'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有'的存在导致了生的存在;'有'是生存在的条件。
我又思考:'什么存在才会有'有'?什么条件导致了'有'的存在?'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取的存在导致了'有'的存在;取是'有'存在的条件。
我又想:'取又是由什么引起的?什么存在才会有取?什么条件导致了取的存在?'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对法的味著、顾念、心的执着,爱欲的增长,这些导致了取的存在;因为有爱,所以有取,取导致有,有导致生,生导致老、病、死、忧、悲、恼、苦,就这样形成了纯粹的大苦聚。
比丘们,你们怎么看?比如说:因为有油和灯芯,灯才能点亮,如果不断地添加油和灯芯,这盏灯是不是能长久地燃烧?"
比丘们回答说:"是的,世尊!"
"同样的,比丘们!对色法的味著、顾念、爱着,爱欲增长;因为有爱,所以有取,取导致有,有导致生,生导致老、病、死、忧、悲、恼、苦,就这样形成了纯粹的大苦聚。
我当时又想:'什么不存在就没有老、病、死?什么灭除了,老、病、死就灭除了?'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没有生,就没有老、病、死;生灭除了,老、病、死就灭除了。
我又想:'什么不存在就没有生?什么灭除了,生就灭除了?'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有'不存在,生就不存在;'有'灭除了,生就灭除了。
我又思考:'什么不存在就没有'有'?什么灭除了,'有'就灭除了?'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取不存在,'有'就不存在;取灭除了,'有'就灭除了。
我又想:'什么不存在就没有取?什么灭除了,取就灭除了?'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所取的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执着,爱就灭除了;爱灭除了,取就灭除了;取灭除了,'有'就灭除了;'有'灭除了,生就灭除了;生灭除了,老、病、死、忧、悲、恼、苦就灭除了,就这样纯粹的大苦聚灭除了。
比丘们,你们怎么看?比如说:点燃的灯,如果不再添加油和整理灯芯,是不是这盏灯的光明就会在未来不再产生,最终熄灭呢?"
比丘们回答佛陀说:"是的,世尊!"
"同样的,比丘们!对所取的法,观察其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执着,爱就灭除了;爱灭除了,取就灭除了……直到纯粹的大苦聚灭除。"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奉行。
杂阿含286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我回忆起过去的事,在我还没有成为正觉者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静处,专心禅修,如上广说。
不同之处是:比如说堆积十捆、二十捆、三十捆、四十捆、五十捆、百捆、千捆、十万捆柴火,点燃成一个大火堆,如果有人不断地往里添加干草和柴薪,比丘们,你们怎么看?这堆火是不是会持续燃烧很长时间呢?"
比丘们回答佛陀说:"是的,世尊!"
"同样的,比丘们!对所取的法味著、顾念、心执着,增长爱欲;因爱而有取,因取而有'有'……直到形成纯粹的大苦聚。
比丘们!如果那堆火在燃烧,但不再添加柴草,比丘们,你们怎么看?那堆火会不会熄灭?"
比丘们回答说:"是的,世尊!"
"同样的,比丘们!对所取的法,观察其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不执着,爱就灭除了;爱灭除则取灭除,如是广说……直到纯粹的大苦聚灭除。"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奉行。
杂阿含287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我回忆起过去的事,在我还没有成为正觉者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静处,专心禅修,想到:'什么存在才会有老死?什么条件导致了老死的存在?'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生的存在导致了老死的存在;生是老死存在的条件。
同样的,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什么存在才会有名色?什么条件导致了名色的存在?'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识的存在导致了名色的存在;识是名色存在的条件。
当我这样思考时,只能追溯到识,无法再往前推,即: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处;缘六入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就这样形成了纯粹的大苦聚。
我当时又想:'什么不存在就没有老死?什么灭除了,老死就灭除了?'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生不存在,老死就不存在;生灭除了,老死就灭除了。
同样的,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又思考:'什么不存在就没有行?什么灭除了,行就灭除了?'
经过仔细思考,我明白了:无明不存在,行就不存在;无明灭除了,行就灭除了;行灭除了,识就灭除了;识灭除了,名色就灭除了;名色灭除了,六入处就灭除了;六入处灭除了,触就灭除了;触灭除了,受就灭除了;受灭除了,爱就灭除了;爱灭除了,取就灭除了;取灭除了,有就灭除了;有灭除了,生就灭除了;生灭除了,老、病、死、忧、悲、恼、苦就灭除了,就这样纯粹的大苦聚灭除了。
我当时想:'我找到了古代仙人的道路,古代仙人的路径,古代仙人的足迹;古代仙人从这条路走过,我现在也要走这条路。'
比如说:有人在荒野中游荡,披荆斩棘寻找道路,忽然发现了一条古道,是古人行走过的路,他就顺着这条路走。渐渐地向前走,看到了古老的城邑,古王的宫殿,园林、浴池,树木清净,他心想:'我现在应该去告诉国王。'于是他去禀报国王:'大王!请您知道:我在荒野中游荡,披荆斩棘寻找道路,忽然看到一条古道,是古人行走过的路,我就顺着这条路走。我沿路走下去,看到了古老的城邑,古王的宫殿,园林、浴池,树木清净。大王可以去那里居住。'国王就去了那里,住了下来,国泰民安,人民兴盛。
现在我也是这样,找到了古代仙人的道路,古代仙人的路径,古代仙人的足迹;古代仙人走过的地方,我也走过了,就是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我从那条道路上,看到了老、病、死,老、病、死的集起,老、病、死的灭除,灭除老、病、死的道路。看到了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的集起,行的灭除,灭除行的道路。我对这些法,自己知道、自己觉悟,成就了正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其他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的人,那些四众弟子,听法正向,信受欢喜,善解佛法,清净的修行增长,获得许多利益,开示显发。"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奉行。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285经[正闻本466经/佛光本323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世间难入,所谓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迁,若受生,然诸众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实知。』
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缘故,生有?』
即正思惟,起无间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缘故,生有。』
复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缘故,有有?』
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缘故,有有。』
又作是念:『取复何缘?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缘故,取有?』
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取法味著、顾念、心缚,爱欲增长;彼爱有故,取有;爱故,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缘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色取[法]味著、顾念、{爱}[心]缚,[爱欲]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此老、病、死?何法灭故,老、病、死灭?』
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则老、病、死灭。』
复作是念:『何法无故,无生?何法灭故,生灭?』
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
又复思惟:『何法无故,有无?何法灭故,有灭?』
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
又作是念:『何法无故,取无?何法灭故,取灭?』
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诸比丘!于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灯明,未来不生、尽、磨灭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286经[正闻本467经/佛光本324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如上广说。
差别者:譬如载樵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积聚烧然,作大火聚,若复有人增其乾草、樵薪,诸比丘!于意云何?此火相续,长夜炽然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味著、顾念、心缚著,增其[爱];爱缘取,取缘有……乃至纯大苦聚集。
诸比丘!若彼火聚炽然,不增樵草,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火当灭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诸比丘!于所取法,观察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缚著,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287经[正闻本468经/佛光本325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
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
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
譬如:有人游于旷野,披荒觅路,忽遇故道、古人行处,彼则随行。渐渐前进,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木清净,彼作是念:『我今当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当知:我游旷野,披荒求路,忽见故道、古人行处,我即随行。我随行已,见故城邑,故王宫殿,园观、浴池,林流清净。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丰乐安隐,人民炽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彼诸四众,闻法正向,信乐知法善,梵行增广,多所饶益,开示显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