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265经到267经
第265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阿毘陀处恒河边。
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说:
"比如说:恒河水暴涨,随着水流聚集成泡沫,眼睛明亮的人仔细观察、分辨;仔细观察、分辨时,发现泡沫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为什么呢?因为那聚集的泡沫中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同样的,所有的色法,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糙的或细腻的,美好的或丑陋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比丘们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就会发现色法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就像疾病、疮疡、刺痛、杀戮一样;是无常的、痛苦的、空虚的、非我的,为什么呢?因为色法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比丘们!再比如说:下大雨时,水泡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又消失,眼睛明亮的人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发现水泡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为什么呢?因为那水泡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同样的,比丘们!所有的感受,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糙的或细腻的,美好的或丑陋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比丘们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就会发现感受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就像疾病、疮疡、刺痛、杀戮一样;是无常的、痛苦的、空虚的、非我的,为什么呢?因为感受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比丘们!再比如说:春末夏初,天上无云无雨,烈日当空,远处出现蜃景,眼睛明亮的人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发现蜃景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为什么呢?因为那蜃景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同样的,比丘们!所有的想法,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糙的或细腻的,美好的或丑陋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比丘们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就会发现想法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就像疾病、疮疡、刺痛、杀戮一样;是无常的、痛苦的、空虚的、非我的,为什么呢?因为想法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比丘们!再比如说:眼睛明亮的人想找坚固的木材,拿着锋利的斧头进入山林,看见一棵高大笔直的芭蕉树,就砍断它的根,剁掉它的顶端,一层层剥开它的叶子,发现里面完全没有坚实的东西,他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发现芭蕉树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为什么呢?因为那芭蕉树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同样的,比丘们!所有的行为,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糙的或细腻的,美好的或丑陋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比丘们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就会发现行为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就像疾病、疮疡、刺痛、杀戮一样;是无常的、痛苦的、空虚的、非我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行为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比丘们!再比如说:魔术师或魔术师的学徒,在十字路口表演魔术,变出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有智慧眼睛明亮的人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发现魔术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为什么呢?因为那魔术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同样的,比丘们!所有的意识,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糙的或细腻的,美好的或丑陋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比丘们仔细观察、思考、分别;仔细观察、思考、分别时,就会发现意识没有实质,不牢固,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坚固性;就像疾病、疮疡、刺痛、杀戮一样;是无常的、痛苦的、空虚的、非我的,为什么呢?因为意识本来就没有坚实的东西。"
这时,世尊为了重复强调这个道理,说了一首偈颂:
"观察色法如聚沫,感受如水上泡沫,
想法如春天的蜃景,行为如芭蕉树,
意识如魔术,这是太阳族的圣者所说。
周围仔细思考,正念善加观察,
没有实质不坚固,没有我和我所。
对于这个充满痛苦的身体,
大智者这样分别说:
离开了三法,身体就成为废物。
寿命、体温和意识,
离开这些剩下的身体部分,
永远被丢弃在坟墓里,如同没有意识的木头。
这个身体一直都是这样,
虚幻的东西欺骗愚人,
如同杀戮如同毒刺,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
比丘们应当勤奋修习,
观察这个五蕴之身,
日夜专心致志,
以正确的智慧安住于正念,
有为的行为将会永远止息,
最终得到清凉寂静之处。"
当时,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接受奉行。
第266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佛陀对比丘们说:
"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中,众生被无明遮蔽,被爱的束缚所系,长久地在轮回中流转,不知道苦的源头在哪里。
有时候长期不下雨,地上生长的百谷草木,都会干枯。
比丘们!如果众生被无明遮蔽,被爱的束缚所系,生死轮回,爱的束缚不断,就无法终止痛苦。
比丘们!有时候长期不下雨,大海的水也会干涸。
比丘们!被无明遮蔽,被爱的束缚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的束缚不断,就无法终止痛苦。
比丘们!有时候长期以后,须弥山王也会崩塌。
被无明遮蔽,被爱的束缚所系,众生长久地生死轮回,爱的束缚不断,就无法终止痛苦。
比丘们!有时候长期以后,这个大地也会毁坏,而众生被无明遮蔽,被爱的束缚所系,众生长久地生死轮回,爱的束缚不断,就无法终止痛苦。
比丘们!就像一只狗被绑在柱子上,如果绳子不断,它就会长期围着柱子转圈。
同样的,比丘们!愚蠢的众生不如实了解色法、色法的生起、色法的消失、色法的味道、色法的过患、色法的离脱,就会长期轮回,随着色法而转。
同样的,不如实了解感受...想法...行为...意识、意识的生起、意识的消失、意识的味道、意识的过患、意识的离脱,就会长期轮回,随着意识而转。
比丘们!随着色法而转,随着感受而转,随着想法而转,随着行为而转,随着意识而转;因为随着色法而转,所以不能脱离色法;因为随着感受...想法...行为...意识而转,所以不能脱离意识;因为不能脱离,所以不能脱离生、老、病、死、忧愁、悲伤、痛苦、烦恼。
多闻的圣弟子如实了解色法、色法的生起、色法的消失、色法的味道、色法的过患、色法的离脱,如实了解感受...想法...行为...意识、意识的生起、意识的消失、意识的味道、意识的过患、意识的离脱,所以不随着意识而转;因为不随转,所以脱离了色法,脱离了感受...想法...行为...意识,我说他们脱离了生、老、病、死、忧愁、悲伤、痛苦、烦恼。"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接受奉行。
第267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说:
"众生在无始的生死中,被无明遮蔽,被爱的束缚所系,长期在生死中轮回,不知道苦的尽头在哪里。
比丘们!就像狗被绳子绑在柱子上,因为绳结没有解开,所以它会围着柱子转圈,无论是站着还是躺着,都离不开柱子。同样的,愚蠢的众生对色法没有离开贪欲、没有离开爱恋、没有离开想念、没有离开渴求,就会在色法中轮回,随着色法而转,无论是站着还是躺着,都离不开色法。
同样的,对感受...想法...行为...意识,随着感受...想法...行为...意识而转,无论是站着还是躺着,都离不开意识。
比丘们!应当好好思考,观察自己的心,为什么呢?因为长期以来,心被贪欲、瞋恚、愚痴所染污。比丘们!心烦恼时众生就烦恼,心清净时众生就清净。
比丘们!我从未见过像五彩斑斓的鸟那样的色,而心比它更加多变,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动物的心多变,所以它们的色也多变。
因此,比丘们!应当好好思考,观察自己的心。比丘们!长期以来,心被贪欲、瞋恚、愚痴所染污,心烦恼时众生就烦恼,心清净时众生就清净。
比丘们!你们见过嗟兰那鸟的各种杂色吗?"
比丘们回答说:"见过,世尊!"
佛陀对比丘们说:
"就像嗟兰那鸟有各种杂色,我说人心的变化多端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嗟兰那鸟的心多变,所以它们的色也多变。
因此,应当好好观察思考自己的心,长期以来心有各种贪欲、瞋恚、愚痴;心烦恼时众生就烦恼,心清净时众生就清净。
比如说:画师或画师的学徒,把画布处理好,准备好各种颜料,就可以随意画出各种图像。
同样的,比丘们!愚蠢的众生不如实了解色法、色法的生起、色法的消失、色法的味道、色法的过患、色法的离脱,因为不如实了解色法,所以喜爱执著色法;因为喜爱执著色法,所以又会产生未来的各种色法。
同样的,愚蠢的人不如实了解感受...想法...行为...意识、意识的生起、意识的消失、意识的味道、意识的过患、意识的离脱;因为不如实了解,所以喜爱执著意识;因为喜爱执著意识,所以又会产生未来的各种意识;因为会产生未来的色法、感受、想法、行为、意识,所以无法从色法中解脱;无法从感受、想法、行为、意识中解脱,我说这样的人无法解脱生、老、病、死、忧愁、悲伤、痛苦、烦恼。
有多闻的圣弟子如实了解色法、色法的生起、色法的消失、色法的味道、色法的过患、色法的离脱;因为如实了解,所以不喜爱执著色法;因为不喜爱执著,所以不会产生未来的色法。
同样地,如实了解感受...想法...行为...意识、意识的生起、意识的消失、意识的味道、意识的过患、意识的离脱;因为如实了解,所以不喜爱执著意识;因为不喜爱执著,所以不会产生未来的各种意识;因为不喜爱执著色法、感受、想法、行为、意识,所以从色法中得到解脱;从感受、想法、行为、意识中得到解脱,我说这样的人解脱了生、老、病、死、忧愁、悲伤、痛苦、烦恼。"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接受奉行。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265经[正闻本48经/佛光本42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阿毘陀处恒河侧。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马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坚固材,执持利斧,入于山林,见大芭蕉树,𦟛直长大,即伐其根,斩截其峰,叶叶次剥,都无坚实,[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诸行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于四衢道头,幻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幻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识无坚实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燄,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
周匝谛思惟,正念善观察,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大智分别说:离于三法者,身为成弃物。
寿暖及诸识,离此余身分,永弃丘冢间,如木无识想。
此身常如是,幻{为}[伪]诱愚夫,如杀如毒刺,无有坚固者。
比丘勤修习,观察此阴身,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凉处。」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266经[正闻本49经/佛光本43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
「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迴,不知苦之本际。
有时长久不雨,地之所生百穀、草木,皆悉枯乾。
诸比丘!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迴,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诸比丘!有时长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
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迴,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诸比丘!有时长夜须弥山王皆悉崩落。
[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迴,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诸比丘!有时长夜此大地悉皆败坏,而众生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迴,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诸?]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迴而转。
如是,[诸]比丘!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迴,顺色而转。
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迴,顺识而转。
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故,不随识转;不随转故,脱于色,脱于受……想……行……识,我说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267经[正闻本50经/佛光本44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迴生死,不知苦际。
诸比丘!譬如:狗绳系著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迴于色,随色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
如是,受……想……行……识,随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识。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使}[所]染,瞋恚、愚癡{使}[所]染故,[诸]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诸]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
是故,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诸比丘!长夜心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比丘!当知,汝见嗟兰那鸟种种杂色不?」
答言:「曾见,世尊!」
佛告比丘:
「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
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瞋恚、愚癡种种;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如是,比丘!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于色不如实知故,乐著于色;乐著色故,复生未来诸色。
如是,凡愚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故,乐著于识;乐著识故,复生未来诸识;当生未来色、受、想、行、识故,于色不解脱;受、想、行、识不解脱,我说彼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有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著于色;以不乐著故,不生未来色。
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故,不{染}[乐]著于识;不乐著故,不生未来诸识;不乐著于色、受、想、行、识故,于色得解脱;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等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