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256经到258经

第256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


一天傍晚,尊者拘絺罗结束禅修后,来到尊者舍利弗处。两人相互问候,寒暄一番后,拘絺罗坐在一旁。


拘絺罗对舍利弗说:"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不知你是否有空为我解答?"


舍利弗回答:"请问吧,我知道的会告诉你。"


拘絺罗问:"所谓的无明,是什么意思?谁有这种无明?"


舍利弗回答:"无明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无明。"


"不知道什么呢?"


"就是不如实知道色是无常的,不如实知道色是会消失的,不如实知道色是生灭变化的。同样地,不如实知道受、想、行、识是无常的,不如实知道它们是会消失的,不如实知道它们是生灭变化的。拘絺罗啊,对这五蕴不如实了知、不见、不觉悟、愚昧、无知,这就是无明。具有这种情况的人,就是有无明的人。"


拘絺罗又问:"那么什么是明?谁有这种明?"


舍利弗说:"所谓的明就是知道,知道就是明。"


"知道什么呢?"


"就是如实知道色是无常的,如实知道色是会消失的,如实知道色是生灭变化的。同样地,如实知道受、想、行、识是无常的,如实知道它们是会消失的,如实知道它们是生灭变化的。拘絺罗啊,对这五蕴如实了知、见、明了、觉悟、智慧、通达,这就是明。具有这种情况的人,就是有明的人。"


两位正直的修行者听完彼此的解说后,都很欢喜,然后起身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


第257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


一天傍晚,摩诃拘絺罗结束禅修后,来到尊者舍利弗处。两人相互问候,寒暄一番后,拘絺罗坐在一旁。


拘絺罗对舍利弗说:"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不知你是否有空为我解答?"


舍利弗回答:"请问吧,我知道的会告诉你。"


拘絺罗问:"什么是无明?谁有这种无明?"


舍利弗回答:"无明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无明。"


"不知道什么呢?"


"就是不如实知道色,不如实知道色的生起、消失及消失的方法;同样地,不如实知道受、想、行、识,不如实知道它们的生起、消失及消失的方法。拘絺罗啊,对这五蕴不如实了知、不见、不觉悟、愚昧、无知,这就是无明。具有这种情况的人,就是有无明的人。"


拘絺罗又问:"那么什么是明?谁有这种明?"


舍利弗说:"所谓的明就是知道,知道就是明。"


"知道什么呢?"


舍利弗说:"就是如实知道色,如实知道色的生起、消失及消失的方法;同样地,如实知道受、想、行、识,如实知道它们的生起、消失及消失的方法。拘絺罗啊,对这五蕴如实了知、见、明了、觉悟、智慧、通达,这就是明。具有这种情况的人,就是有明的人。"


两位正直的修行者听完彼此的解说后,都很欢喜,然后起身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


第258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


一天傍晚,摩诃拘絺罗结束禅修后,来到舍利弗处。两人相互问候,寒暄一番后,拘絺罗坐在一旁。


拘絺罗对舍利弗说:"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不知你是否有空为我解答?"


舍利弗回答:"请问吧,我知道的会告诉你。"


拘絺罗问:"所谓的无明是什么意思?谁有这种无明?"


舍利弗说:"不知道就是无明。"


"不知道什么呢?"


"就是不如实知道色,不如实知道色的生起、消失、味著、过患和出离;同样地,不如实知道受、想、行、识,不如实知道它们的生起、消失、味著、过患和出离。拘絺罗啊,对这五蕴不如实了知、不见、不觉悟、愚昧、无知,这就是无明。具有这种情况的人,就是有无明的人。"


拘絺罗又问:"那么什么是明?谁有这种明?"


舍利弗说:"知道就是明。"


"知道什么呢?"


舍利弗说:"就是如实知道色,如实知道色的生起、消失、味著、过患和出离;同样地,如实知道受、想、行、识,如实知道它们的生起、消失、味著、过患和出离。拘絺罗啊,对这五蕴如实了知、见、明了、觉悟、智慧、通达,这就是明。具有这种情况的人,就是有明的人。"


两位正直的修行者听完彼此的解说后,都很欢喜,然后离开了。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256经[正闻本39经/佛光本33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闍崛山。

  时,尊者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种种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尊者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言:

  「欲有所问,宁有閑暇为我说不?」

  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说。」

  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

  「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答言:

  「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

  「何所不知?」

  「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闇、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又问舍利弗:

  「所谓明者,云何为明?谁有此明?」

  舍利弗言:

  「摩诃拘絺罗!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

  又问:

  「何所知?」

  「谓:{知}色无常,{知}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闻所说,展转随喜,从坐而起,各还本处。


杂阿含257经[正闻本40经/佛光本34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闍崛山。

  时,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种种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尊者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言:

  「欲有所问,宁有少暇为我说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说。」

  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

  「所谓无明,复云何为无明?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答言:

  「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

  「何所不知?」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识灭、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闇、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又问舍利弗:

  「云何为明?谁有此明?」

  舍利弗言:

  「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明。」

  又问:「何所知?」

  舍利弗言:

  「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如实知;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灭、识灭道迹如实知。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闻所说,展转随喜,从座而起,各还本处。


杂阿含258经[正闻本41经/佛光本35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闍崛山。

  时,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

  「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閑暇见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时,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言:

  「所谓无明,无明者为何谓耶?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言:「不知是无明。」

  「不知何等?」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间等、若闇、若愚,是名无明。成就此法者,名有无明。」

  又问:「明者云何为明?谁有此明?」

  舍利弗言:「知者是明。」

  「为何所知?」

  舍利弗言:

  「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如实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者,名为有明。」

  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返回列表

上一篇:杂阿含255经

下一篇:杂阿含259经

“杂阿含256经到258经” 的相关文章

杂阿含1经

杂阿含1经[正闻本1-4经/佛光本1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你们应当观察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这样观察就是正确的观察;正确观察就会产生厌离之心;有了厌离之心,就能消除喜爱和...

杂阿含2经

杂阿含2经[正闻本5经/佛光本2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你们应当正确地思考,如实地认识到色是无常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比丘如果能正确思考色,如实地认识...

杂阿含3经

杂阿含3经[正闻本6经/佛光本3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那么就无法断除痛苦。同样地,...

杂阿含5经

杂阿含5经[正闻本8经/佛光本5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色(物质形态)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也无法明白苦的本...

杂阿含6经

杂阿含6经[正闻本9经/佛光本6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和贪恋,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就无法超越对生、...

杂阿含8经

杂阿含8经[正闻本11-14经/佛光本8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过去的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无常解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未来的色也是无常的,更何况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