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395经到398经

杂阿含395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波罗奈国仙人居住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如果世间没有日月出现,所有的星星也不会出现在世间,白天、黑夜,半个月、一个月,时节、年数,刻数、短暂时间都不会显现,世间将常处于黑暗中,没有光明照耀,只有漫长的黑夜,纯粹的大黑暗出现在世间。


同样,如果如来、应供、等正觉不出现在世间,不宣说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世间就会盲目无知,没有智慧之光,如此长夜,纯粹的大黑暗就会出现在世间。


如果日月出现在世间,众星也会显现,白天、黑夜,半个月、一个月,时节、年数,刻数、短暂时间都会出现在世间,长夜过后光明照耀世间。


同样,如来、应供、等正觉出现在世间,宣说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世间不再黑暗,长夜被照亮,纯粹的智慧出现在世间。"


佛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了佛的教导,欢喜奉行。


杂阿含396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波罗奈国仙人居住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比如太阳升起,周行天空,驱散黑暗,光明显照。同样,圣弟子所有集法都已灭尽,远离尘垢,生起法眼,与无间等同时,断除三结,即身见、戒禁取、疑。这三结断尽,称为须陀洹,不堕恶趣,必定证悟正觉,七次往生天上人间后便能终结痛苦。


即使那位圣弟子中途遇到忧愁痛苦,且听那位圣弟子远离贪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进入初禅并安住其中,看不到那位圣弟子有任何一法未断,能使他再生此世。这就是圣弟子获得法眼的重大意义。


因此,比丘们!对于这四圣谛还未证得无间等的人,应当勤奋精进,生起增上欲,努力修学。"


佛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了佛的教导,欢喜奉行。


杂阿含397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波罗奈国仙人居住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如果有人说:'我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还未证得无间等,却说我将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无间等。'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还未证得无间等,却想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无间等,这是不可能的。


就像有人说:'我想用佉提罗树叶编织容器来盛水携带。'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同样,说'我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还未证得无间等,却想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无间等。'这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人说:'我已经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证得无间等,然后再证得苦灭道迹圣谛。'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可能的。


如果已经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证得无间等,然后想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无间等,这是可能的。


就像有人说:'我用纯粹的曇摩叶或摩樓迦叶编织容器来盛水携带。'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可能的。同样,如果说:'我已经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证得无间等,然后想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无间等。'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可能的。


如果已经对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证得无间等,然后想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无间等,这是可能的。"


佛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了佛的教导,欢喜奉行。


杂阿含398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波罗奈国仙人居住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就像小棉球或小劫贝花球放在四条道路的交叉口,四面八方的风一吹,就会随风飘向一个方向。同样,如果沙门、婆罗门对苦圣谛不如实了知,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了知,应当知道那些沙门、婆罗门总是观察他人的脸色,总是随从他人的言论,因为不如实了知的缘故,听到别人所说的就趋向于接受,应当知道这种人没有长期修习智慧。


就像因陀罗柱用铜铁制成,深深插入地中,四面八方的强风都不能使它动摇。同样,沙门、婆罗门如果对苦圣谛如实了知,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了知,应当知道这些沙门、婆罗门不会观察他人的脸色,不会随从他人的言论,这些沙门、婆罗门的智慧坚固,因为长期修习的缘故,不会随从他人的言论。


因此,比丘们!对于四圣谛,应当勤奋精进,生起增上欲,努力修学。"


佛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了佛的教导,欢喜奉行。


文言文原文


杂阿含395经[正闻本587经/佛光本394经](谛相应/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若日、月不出世间者,一切众星亦不出于世间,昼、夜,半月、一月,时节、岁数,尅数、须臾皆悉不现,世间常冥,无有明照,唯有长夜,纯大闇苦现于世间。

  若如来、应供、等正觉不出世间时,不说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现于世间,世间盲冥,无有明照,如是长夜,纯大闇冥现于世间。

  若日、月出于世间,众星亦现,昼、夜,半月、一月,时节、岁数,尅数、须臾悉现世间,长夜明照出于世间。

  如是,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说苦圣谛现于世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现于世间,不复闇冥,长夜照明,纯一智慧现于世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96经[正闻本588经/佛光本395经](谛相应/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闇冥,光明显照,如是,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

  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

  是故,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97经[正闻本589经/佛光本396经](谛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当作是说:『我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言我当得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无是处故。

  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有人言:『我欲取佉提罗叶合集作器,盛水持行。』者,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无是处故,如是,言:『我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欲得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若复有言:『我当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得},复得苦灭道迹圣谛。』者,斯则善说,所以者何?有是处故。

  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

  譬如:有言:『我以纯昙摩叶、摩楼迦叶合集,盛水持行。』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有是处故,如是,若言:『我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则善说,所以者何?有是处故。

  若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故。」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98经[正闻本590经/佛光本397经](谛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如:小绵丸、小劫贝华丸置四衢道头,四方风吹,则随风去,向于一方,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于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彼沙门、婆罗门常观他面,常随他说,以不如实知故,闻彼所说,趣说而受,当知此人不宿修习智慧故。

  譬如:因陀罗柱铜铁作之,于深入地中,四方猛风不能令动,如是,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视他面,不随他语,是沙门、婆罗门智慧坚固,本随习故,不随他语。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395经到398经” 的相关文章

杂阿含3经

杂阿含3经[正闻本6经/佛光本3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那么就无法断除痛苦。同样地,...

杂阿含5经

杂阿含5经[正闻本8经/佛光本5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色(物质形态)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也无法明白苦的本...

杂阿含7经

杂阿含7经[正闻本10经/佛光本7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色(物质形态)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同样地,对受(感...

杂阿含9经

杂阿含9经[正闻本15经/佛光本9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无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的东西也不属于我。能这样观察的人,就是在进行真实正确的观察。同样...

杂阿含10经

杂阿含10经[正闻本16经/佛光本10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无常解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无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的也就...

杂阿含11经

杂阿含11经[正闻本17经/佛光本11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说:"物质形态是无常的。如果有任何原因或条件产生了各种物质形态,那么这些原因和条件也是无常的(无常解释:随时在变化,无法永恒存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