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106经

杂阿含106经[正闻本174经/佛光本108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这是我所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候,有一位名叫阿奴罗度的比丘,住在灵鹫山上。


有一天,很多外道修行人来到阿奴罗度的住处,与他互相问候。


问候完毕后,他们坐在一旁,对阿奴罗度说:

"我们想请教一些问题,不知道您是否有空为我们解答?"


阿奴罗度回答说:

"你们请随意提问,我知道的就会回答。"


那些外道就问:

"请问尊者,佛陀死后是否还存在?"


阿奴罗度回答说:

"按照世尊的说法,这个问题是不可说明的。"


他们又问:

"那佛陀死后是否就不存在了?"


阿奴罗度说:

"按照世尊的说法,这也是不可说明的。"


他们又问:

"那佛陀死后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还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阿奴罗度回答说:

"按照世尊的说法,这些都是不可说明的。"


外道们又追问阿奴罗度:

"尊者,为什么对于佛陀死后是否存在,您说不可说明;死后不存在,您说不可说明;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或者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您都说不可说明。难道是释迦牟尼佛对这些都不知道、看不见吗?"


阿奴罗度回答说:

"世尊不是不知道,也不是看不见。"


这时,那些外道对阿奴罗度的回答很不满意,辱骂了他之后就离开了。


阿奴罗度在外道离开后,就去拜见佛陀。他向佛陀礼拜后,坐在一旁,把外道们问的问题和自己的回答都告诉了佛陀,并问道:

"世尊!他们这样问,我这样回答,是否符合佛法?是否没有诽谤世尊?是否符合正法?是否违背正法?会不会让其他人来责难我,让我陷入被批评的境地?"


佛陀对阿奴罗度说:"我现在问你,你就按照你的理解回答。阿奴罗度!色(物质)是常住的还是无常的?"


阿奴罗度回答:"是无常的。"


"那么受、想、行、识是常住的还是无常的?"


回答说:"世尊,都是无常的!"


接着像《焰摩迦经》中详细说的那样......直到"识就是如来吗?"


回答说:"不是的。"


佛陀告诉阿奴罗度:

"你这样回答是符合教法的,没有诽谤如来,也没有违背次第,是如来所说的正确教法,没有人能够来责难你。为什么呢?因为我对色(物质)的本质、色的生起、色的消灭、以及导致色灭的修行道路都如实知道。阿奴罗度!如果有人说如来不知道、看不见,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佛陀说完这番话后,阿奴罗度听了非常欢喜,恭敬地依教奉行。


文言文原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比丘名阿㝹([少/兔])罗度,住耆闍崛山。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往诣阿㝹罗度所,共相问讯。

  共相问讯已,于一面住,白阿㝹罗度言:

  “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释不?”

  阿㝹罗度语诸外道言:

  “随所欲问,知者当答。”

  诸外道复问:

  “云何,尊者!如来死后为有耶?”

  阿㝹罗度言:

  “如世尊说,此是无记。”

  又问:

  “如来死后为无耶?”

  阿㝹罗度言:

  “如世尊说,此亦无记。”

  又问:

  “如来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

  阿㝹罗度言:

  “如世尊说,此亦无记。”

  复问阿㝹罗度言:

  “云何,尊者!如来死后有耶?说言无记,死后无耶?说言无记,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说言无记,云何,尊者!沙门瞿昙为不知不见耶?”

  阿㝹罗度言:

  “世尊非不知,非不见。”

  时,诸外道于阿㝹罗度所说,心不喜悦,呵骂已,从座起去。

  时,阿㝹罗度知诸外道去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于一面住,以诸外道所问向佛广说,白佛言:

  “世尊!彼如是问,我如是答,为顺诸法说耶?得无谤世尊耶?为顺法耶?为违法耶?无令他来难诘、堕呵责处耶?”

  佛告阿㝹罗度言:“我今问汝,随所问答。阿㝹罗度!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受……想……行……识为常、无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如《焰摩迦契经》广说……乃至“识是如来耶?”

  答曰:“不也。”

  佛告阿㝹罗度:

  “作如是说者,随顺诸{记}[说],不谤如来,非为越次,如如来说,诸次法说,无有能来难诘、诃责者,所以者何?我于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如实知,阿㝹罗度!若捨如来所作,无知、无见说者,此非等说。”

  佛说此经已,阿㝹罗度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列表

上一篇:杂阿含105经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杂阿含106经” 的相关文章

杂阿含1经

杂阿含1经[正闻本1-4经/佛光本1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你们应当观察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这样观察就是正确的观察;正确观察就会产生厌离之心;有了厌离之心,就能消除喜爱和...

杂阿含2经

杂阿含2经[正闻本5经/佛光本2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你们应当正确地思考,如实地认识到色是无常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比丘如果能正确思考色,如实地认识...

杂阿含3经

杂阿含3经[正闻本6经/佛光本3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那么就无法断除痛苦。同样地,...

杂阿含4经

杂阿含4经[正闻本7经/佛光本4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

杂阿含5经

杂阿含5经[正闻本8经/佛光本5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色(物质形态)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也无法明白苦的本...

杂阿含6经

杂阿含6经[正闻本9经/佛光本6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和贪恋,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就无法超越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