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相应部14相应23经 不定心经(白话佛经)解说

佛陀住在舍卫城。


[佛陀说道:]

"诸比丘,众生因其本性而相互亲近、和合。

- 不信者与不信者相互亲近、和合;

- 无惭者与无惭者相互亲近、和合;

- 无愧者与无愧者相互亲近、和合;

- 心不定者与心不定者相互亲近、和合;

- 愚钝者与愚钝者相互亲近、和合。


同样地:

- 有信者与有信者相互亲近、和合;

- 有惭者与有惭者相互亲近、和合;

- 有愧者与有愧者相互亲近、和合;

- 心定者与心定者相互亲近、和合;

- 智慧者与智慧者相互亲近、和合。"


这是第一经。


[注解]

这部经主要讲述了"物以类聚"的道理,说明具有相似性格和品质的人往往会互相吸引并走到一起。经文用对比的方式列举了五对品质:

1. 信/不信

2. 惭/无惭

3. 愧/无愧

4. 定/不定

5. 智慧/愚钝


这教导我们要明智地选择自己的伴侣和朋友,因为我们会受到与我们交往的人的影响。


让我为您深入解析这部意蕴深远的《不定心经》。


【经文背景解析】

舍卫城是古印度著名的文化中心,也是佛陀经常说法的地方。在这座充满智慧之城,佛陀向比丘们阐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深刻真理。


【核心教义分析】

1. 本性相吸的法则

佛陀以"众生因其本性而相互亲近、和合"开篇,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心理学真理:相似的品性会产生自然的吸引力。这不仅是表面的"物以类聚",更深层次反映了心性相应的自然规律。


2. 对立品质的映照

经文通过五对对立的品质进行对比:

- 信与不信:关乎对真理的态度与接受程度

- 惭与无惭:关乎内在的道德自觉

- 愧与无愧:关乎外在的道德约束

- 定与不定:关乎心灵的稳定性

- 智慧与愚钝:关乎认知和理解能力


【深层启示】

1. 自我觉察

这部经提醒我们必须经常反观自己的品性。我们与什么样的人相处自在,往往反映了我们自身的状态。


2. 环境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文揭示了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不是简单的劝诫,而是对心性发展规律的深刻阐述。


3. 修行指引

- 如果想提升信心,就应亲近有信之人

- 要培养惭愧之心,需要接近具有道德自觉的人

- 欲求定力,当与心性沉稳者为伍

- 追求智慧,须与智者同行


【现代启示】

1. 人际关系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社交圈对我们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部经提醒我们要慎重选择朋友和伴侣,因为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2. 自我提升的方法

- 识别自身不足

- 寻找良师益友

- 营造积极环境

- 持续自我反省


3. 职业发展的启示

在职场中,与积极向上的同事共事,能促进专业成长;与消极懈怠的人相处,则可能阻碍进步。


【心灵省思】

- 我们是否曾经认真审视过自己的交友圈?

- 我们的言行是否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人?

- 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我们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同行者?


【实践建议】

1. 定期自我审视,评估自己的品性发展

2. 有意识地接近具有积极品质的人

3. 培养正面影响他人的能力

4. 创造有助于共同提升的环境


【结语】

这部经文虽简短,却道出了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深刻规律。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交友的指南,更是一面照亮自性的明镜。在这个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明智地选择自己的社交圈和信息来源,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让我们以此经文为镜,照见自己,明智抉择,在修行路上携手同行,共同提升。


“149.相应部14相应23经 不定心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口口相传的奇迹: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

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圣典,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想象一下,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刚刚圆寂,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于是,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就像一颗智慧的...

2.相应部3相应2经 人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世尊所在之处。来到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波斯匿王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有多少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世尊回答说:"大王,有三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哪三法呢?大王,贪欲...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

7.相应部3相应7经 审判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源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我在这里坐在审判席上,看到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和居士大族的人们,他们富有、大富、巨富,拥有大量的金银、大量的财物和用品、大量的财富和谷物,却因为欲望、由于欲望、以欲望为理由而故意说谎。尊者,我因此想到:'我已经受够了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