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相应部14相应22经 懒惰为根本经(白话佛经)解说

在舍卫城停留......"诸比丘们,众生根据他们的性质互相结合和聚集。懒惰的人和懒惰的人一起结合和聚集;健忘的人和健忘的人一起结合和聚集;愚笨的人和愚笨的人一起结合和聚集;努力的人和努力的人一起结合和聚集;记性好的人和记性好的人一起结合和聚集;有智慧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一起结合和聚集。"第十二经。


第二品完。


让我来深入解析这段经文的深层含义:


1. 根本原理分析:

这段经文描述了一个基本的社会心理现象 - 相似的人总会互相吸引。佛陀通过三对对立特质来说明:

- 行为习性:懒惰 与 努力

- 记忆能力:健忘 与 记性好

- 智慧水平:愚笨 与 智慧


2. 社会规律探讨:

这种群聚现象反映出几个深层的人性特点:

- 人们倾向于寻找能理解自己、认同自己的同类

- 在相似群体中,人们能获得心理安全感

- 共同的性格特征让沟通更加顺畅

- 相似的生活节奏让相处更加自然


3. 人生启示:

这段经文揭示了几个重要的人生真理:


选择的重要性:

- 我们与谁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 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

- 群体的力量会强化个人的已有倾向


自我改变的途径:

- 想要改变,就要主动改变自己的社交圈

- 要突破现状,需要勇气走出舒适圈

- 进步需要我们主动接近更优秀的人


4. 现实指导:

这段经文给我们的具体建议:


- 自我审视:

观察自己常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反思这些关系对自己的影响

评估自己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


- 主动选择:

有意识地寻找积极向上的朋友

远离消极的影响

培养有益的社交关系


5. 深层思考:

这段经文引发我们思考:

- 我们是在追求舒适,还是在追求进步?

- 我们的交友圈是在提升我们,还是在限制我们?

- 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6. 实践意义:

要将这种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 定期评估自己的社交圈

- 主动寻找良师益友

- 努力提升自己,吸引更好的人

- 保持开放心态,接纳新的可能性


这段经文最深刻的启示在于: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选择与谁在一起,就是选择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交友的智慧,更是一个关于人生方向的指引。


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当前的生活圈子是否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是否需要主动改变来创造更好的未来?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向更好的人生。


“148.相应部14相应22经 懒惰为根本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

7.相应部3相应7经 审判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源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我在这里坐在审判席上,看到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和居士大族的人们,他们富有、大富、巨富,拥有大量的金银、大量的财物和用品、大量的财富和谷物,却因为欲望、由于欲望、以欲望为理由而故意说谎。尊者,我因此想到:'我已经受够了审判...

8.相应部3相应8经 摩利迦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起源于舍卫城的[经]。那时,憍萨罗国王波斯匿与王后摩利迦一起在宫殿顶层。于是,憍萨罗国王波斯匿对王后摩利迦说:"摩利迦,对你来说,有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摩利迦回答说:]"大王,对我来说,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那么,大王,对您来说,有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呢?&qu...

9.相应部3相应9经 祭祀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源于舍卫城。当时,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正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为了祭祀,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小公牛、五百头小母牛、五百只山羊和五百只绵羊被拴在祭祀柱上。那些奴隶、仆人和工人们在鞭打和恐吓下,泪流满面地哭泣着进行准备工作。一天早晨,许多比丘穿好衣服,拿着钵盂和外衣,进入舍卫城乞食。在城中乞食完毕,用过...

10.相应部3相应10经 束缚经(白话佛经)解说

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下令捆绑了许多人,有的用绳子,有的用铁链,有的用锁链。这时,许多比丘在上午穿好衣服,拿着钵和外衣,进入舍卫城托钵。在舍卫城托钵完毕,饭后返回时,他们来到世尊所在之处。到达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好后,这些比丘对世尊说:"尊者,在这里,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下令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