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相应部12相应72-81经 以生经为首的十经(白话佛经)解说

"(世尊)住在舍卫城...(那些沙门婆罗门)不了解生..."


接下来依次说明(那些沙门婆罗门):

3. 不了解有(存在)

4. 不了解取

5. 不了解爱

6. 不了解受

7. 不了解触

8. 不了解六入

9. 不了解名色

10. 不了解识

11. "不了解诸行,不了解诸行的生起,不了解诸行的灭尽,不了解导向诸行灭尽的道路..."


(反之,那些了解这些的沙门婆罗门)"已经自己证知、实现而安住。"


 解释说明

1. 这组经文采用相同的模式,分别讨论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

   - 生

   - 有

   - 取

   - 爱

   - 受

   - 触

   - 六入

   - 名色

   - 识

   - 行


2. 每一经都强调:

   - 真正的修行人要了解这些现象

   - 要了解它们的生起原因

   - 要了解它们的灭尽

   - 要了解导向它们灭尽的修行道路


3. 这组经文是对十二因缘的系统教导,展示了佛教对生命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解脱之道的完整指引。


这篇经文的详细解析与解释


 1. 十二因缘的逆观次第

这篇经文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从果往因追溯的顺序,即从"生"开始逆向观察,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深刻的智慧:


从显而易见处入手:

1. 生(出生):最容易观察的现象

2. 有(存在):当下的生命状态

3. 取:对事物的执取

4. 爱:内在的渴求

5. 受:感受体验

6. 触:感官接触

7. 六入:六种感知门户

8. 名色:精神和物质现象

9. 识:意识活动

10. 行:意志活动


修行的四个层次:

1. 了解现象本身

2. 理解其生起的原因

3. 认识其止息的可能

4. 掌握解脱的方法


 2. 深层教义分析


. 缘起的完整性

- 每个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互关联

- 构成完整的生命现象理解体系

- 展现因果关系的普遍性


. 解脱的系统性

- 提供了完整的修行路径

- 强调理解与实践的统一

- 指出超越的可能性


 发人深思的深刻描述


 1. 生命之网的启示

想象一张精密的蜘蛛网,每个结点都与其他结点相连。我们的生命现象也是如此,看似独立的各个方面实际上都是相互关联的。理解这种关联性,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们看清了生命的本质。


 2. 解脱之路的地图

这篇经文就像一张详细的地图:


认识现象 → 了解原因 → 看到可能 → 找到方法


它不仅告诉我们"在哪里",还告诉我们"如何到达"。


 3. 智慧的层层深入

就像剥洋葱一样,从表层的"生"逐渐深入到内在的"行":

- 每一层都带来新的认识

- 每一步都加深理解

- 最终达到核心真理


 4. 修行的完整图景

这篇经文展示了:

-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认识与解脱的关系

- 渐进与顿悟的辩证


 实修指导与启示


 1. 观察与理解

- 日常观察:关注生活中的因果关系

- 深入思考:探索现象背后的联系

- 实践验证:在生活中检验理解


 2. 修行次第

- 从粗到细:先观察明显现象

- 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内在原因

- 知行合一:将理解转化为实践


 3. 智慧开展

- 培养觉知:保持对当下的觉察

- 增长智慧:深入理解因果关系

- 实现解脱:超越束缚获得自在


 4. 生活应用

- 处理情绪:了解情绪的生起和消失

- 面对欲望:认识欲望的本质

- 解决问题:从根本处着手


 修行建议


1. 循序渐进

   - 从容易观察的现象开始

   - 逐步深入更微细的层面

   - 保持耐心和持续性


2. 全面观察

   - 注意现象之间的关联

   - 不要忽视任何环节

   - 保持整体的认识


3. 实践验证

   -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

   -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 体验真实的转化


4. 保持正念

   - 时时觉察当下

   - 观察内心变化

   - 维持清明的觉知


这篇经文虽然简短,却包含了完整的修行体系和解脱指引。它不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实践的指南,帮助我们在生活中真正实现转化和解脱。通过理解和实践这些教导,我们能够逐步走向真正的自在和解脱。


“114.相应部12相应72-81经 以生经为首的十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2.相应部3相应2经 人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世尊所在之处。来到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波斯匿王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有多少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世尊回答说:"大王,有三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哪三法呢?大王,贪欲...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

7.相应部3相应7经 审判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源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我在这里坐在审判席上,看到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和居士大族的人们,他们富有、大富、巨富,拥有大量的金银、大量的财物和用品、大量的财富和谷物,却因为欲望、由于欲望、以欲望为理由而故意说谎。尊者,我因此想到:'我已经受够了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