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相应部7相应19经 养母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发生的事。


那时,有一位赡养母亲的婆罗门来到世尊所在之处。到达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完毕后,他坐在一旁。


坐定后,这位赡养母亲的婆罗门对世尊说:

"尊敬的乔达摩啊,我以正当的方式寻求食物,以正当方式寻得食物后赡养我的父母。尊敬的乔达摩啊,我这样做是否算是尽了责任,做了应做之事呢?"


世尊回答说:

"确实如此,婆罗门,你这样做就是尽了责任,做了应做之事。婆罗门啊,凡是以正当方式寻求食物,以正当方式寻得食物后赡养父母的人,他积累了大量的功德。"


世尊接着用偈颂说道:

"凡是凡人能以正当方式赡养父母,

智者们就会在现世赞叹他对父母的这种奉养,

他死后也会在天界中欢喜。"


听完这番话后,赡养母亲的婆罗门对世尊说:

"太奇妙了,乔达摩先生!太奇妙了,乔达摩先生!就像有人扶正了倒下的东西,揭示了被隐藏的东西,为迷路者指明了道路,在黑暗中举起油灯,让有眼睛的人能够看见东西。同样地,乔达摩先生以各种方法阐明了法。我现在皈依乔达摩先生、皈依法、皈依僧团。愿乔达摩先生从今以后接受我为在家信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篇经文简洁明了地阐述了赡养父母的重要性,强调了以正当方式获取资源并用于赡养父母的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不仅在现世受到称赞,来世也会得到福报。最后,婆罗门被佛陀的教导所感动,决定皈依三宝。


这篇《养母经》蕴含了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其中的奥妙:


1. 孝道的普世价值:

经文中,一位婆罗门向佛陀请教关于赡养父母的问题,这反映了孝道在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中都备受重视。佛陀对赡养父母行为的肯定,强调了孝道的普世价值。这启示我们,尊老爱幼是人类共同的美德,超越了文化和宗教的界限。


2. 正当方式的重要性:

佛陀特别强调"以正当的方式寻求食物",这不仅是对行为本身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生活方式的指导。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教诲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和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正直和道德。正当的方式不仅能保护我们自己,也能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3. 责任与功德的关系:

佛陀指出,尽孝不仅是责任,更是积累功德的方式。这种观点将个人行为与更广阔的宇宙秩序联系起来,暗示了个人行为对整体世界的影响。这启发我们思考:日常的善行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命和周围的世界?


4. 现世与来世的连接:

经文中提到"现世受赞叹,来世得福报",这体现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它不仅鼓励人们行善,也暗示了我们当下的行为会影响未来。这种观念促使我们深思: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如何塑造我们的未来和更大的宇宙秩序?


5. 智慧的启迪作用:

婆罗门听完佛陀的教导后,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赞叹佛陀的智慧。这些比喻(如扶正倒下的东西、为迷路者指路等)生动地描绘了智慧对人生的启迪作用。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能够改变我们的视角,让我们以新的方式看待世界和生活。


6. 皈依的深层含义:

婆罗门最终决定皈依三宝,这不仅是一个宗教选择,更象征着个人生命的转折和提升。它启示我们,当我们遇到真理时,应该勇于改变,追随内心的指引,走向更高尚的人生道路。


这篇经文虽然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它不仅讲述了孝道的重要性,更深入探讨了行为、责任、因果和人生转变等深刻主题。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教诲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父母和长辈的责任。

- 它鼓励我们以正直和道德的方式生活,因为这不仅影响我们自己,也影响整个社会。

- 它启发我们思考自身行为的长远影响,培养负责任和有远见的生活态度。

- 它鼓励我们保持开放和谦逊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智慧,我们能够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和意义,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充满爱与责任的世界。让我们以此经文为镜,反思自己的生活,努力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和世界都有积极影响的人。


“44.相应部7相应19经 养母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口口相传的奇迹: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

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圣典,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想象一下,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刚刚圆寂,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于是,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就像一颗智慧的...

1.相应部3相应1经 年轻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来到世尊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已毕,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对世尊如是说:"乔达摩先生也自称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大王,若有人如实所言'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

7.相应部3相应7经 审判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源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我在这里坐在审判席上,看到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和居士大族的人们,他们富有、大富、巨富,拥有大量的金银、大量的财物和用品、大量的财富和谷物,却因为欲望、由于欲望、以欲望为理由而故意说谎。尊者,我因此想到:'我已经受够了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