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相应部12相应45经 捺帝迦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捺帝迦的砖房中。那时,世尊独处禅思,宣说了这篇法门: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和合而有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缘爱生取......如是这整个苦蕴集起。


缘耳与声......缘鼻与香......缘舌与味......缘身与触......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和合而有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缘爱生取......如是这整个苦蕴集起。


缘眼与色生起眼识。三者和合而有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由于那爱的无余离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如是这整个苦蕴灭。


缘耳与声......缘意与法生起意识。三者和合而有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由于那爱的无余离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如是这整个苦蕴灭。"


那时,有一位比丘站在世尊附近偷听。世尊见到那位正在偷听的比丘,见已对他说:"比丘,你听到这篇法门了吗?"

"是的,世尊。"

"比丘,你要学习这篇法门;比丘,你要精通这篇法门;比丘,你要忆持这篇法门。比丘,这篇法门与义利相应,是梵行的基础。"


第五经终。


这篇经文主要讲述了十二因缘中感官认知与苦的生起和灭除的过程,着重阐述了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相应识,进而引发触、受、爱、取等过程,以及通过断除贪爱来达到解脱的修行方法。



让我为您深入解析这篇意蕴深远的经文:


1. 经文背景与情境解析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捺帝迦的砖房中。"这开篇描述了佛陀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独处思维的场景。砖房的意象暗示了一个远离尘嚣、适合禅修的环境,也象征着修行需要一个稳固的基础。


2. 感知过程的深层剖析

佛陀以六根(感官)为例,揭示了人类认知和苦恼产生的完整过程:

- 以眼睛为例:眼根(器官) + 色境(外物) → 产生眼识(认知)

- 三者和合产生触(接触)

- 触引发感受

- 感受导致贪爱

- 贪爱引起执取

这个过程揭示了我们如何从单纯的感知逐步陷入执着和烦恼。


3. 解脱之道的启示

经文不仅指出苦的来源,更指明了解脱的方法:

"由于那爱的无余离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

这表明:

- 烦恼的根源在于"爱"(贪著)

- 断除贪爱,则执取消失

- 执取消失,痛苦也随之消散


4. 修行的重要性

经文最后佛陀对偷听的比丘的开示极具深意:

"比丘,你要学习这篇法门;比丘,你要精通这篇法门;比丘,你要忆持这篇法门。"

三次重复强调,说明:

- 闻法的重要性

- 理解的必要性

- 持续修持的关键性


深刻思考:


1. 认知的迷思

我们每天都在运用六根感知世界,却很少觉察这个过程如何让我们陷入烦恼。就像鱼在水中却不知水,我们沉浸在感官世界中而不自知。


2. 现代启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六根每天都在接收海量信息:

- 社交媒体的视觉刺激

- 娱乐消遣的听觉享受

- 美食带来的味觉满足

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执着源头。


3. 实践的智慧

经文告诉我们:

- 觉察当下:密切关注我们的感知过程

- 保持正念:不被感官体验所迷惑

- 断除执着: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被欲望所控制


4. 生活的艺术

经文揭示的不仅是出世间的真理,更是入世的智慧:

- 学会观察自己的感知过程

- 理解快乐与痛苦的来源

- 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这篇经文犹如一面明镜,照见我们生命中的种种执着,也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觉醒之路。它不仅是修行的指南,更是生活的艺术,教导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自在。


“87.相应部12相应45经 捺帝迦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口口相传的奇迹: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

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圣典,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想象一下,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刚刚圆寂,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于是,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就像一颗智慧的...

2.相应部3相应2经 人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世尊所在之处。来到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波斯匿王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有多少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世尊回答说:"大王,有三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哪三法呢?大王,贪欲...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