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相应部7相应14经 大富婆罗门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大富婆罗门来到世尊处。到达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叙旧后,坐在一旁。世尊对坐在一旁的大富婆罗门说:"婆罗门啊,你为何衣衫褴褛?"
"乔达摩先生,我有四个儿子。他们与妻子商量后把我赶出家门。"
"那么,婆罗门,你应该学会这些偈颂,然后在大众集会时,当你的儿子们也在场时,诵读出来:
'我曾因他们出生而欢喜,
也曾希望他们兴旺发达。
如今他们与妻子商量,
如赶猪一般把我赶走。
这些不肖子,
口称'父亲,父亲',
实则如恶魔假扮儿子,
抛弃年老的我。
如同老马无用,
被剥夺了饲料。
愚子的老父亲,
只能在他人家乞食。
拐杖比不孝顺的儿子更好,
它能阻挡凶猛的公牛,
也能驱赶凶恶的狗。
在黑暗中它在前引路,
在深水中它能探底。
凭借拐杖的力量,
跌倒时能重新站立。'"
于是,那位大富婆罗门从世尊那里学会了这些偈颂,然后在大众集会时,当他的儿子们也在场时,诵读出来:
[重复上述偈颂]
之后,那些儿子们把大富婆罗门带回家,为他洗澡,每人给他一套新衣服。然后,大富婆罗门拿着一套衣服来到世尊处。到达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叙旧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大富婆罗门对世尊说:"乔达摩先生,我们婆罗门习惯为老师寻求老师的报酬。请世尊接受这份老师的报酬。"
世尊出于怜悯而接受了。然后,那位大富婆罗门对世尊说:"太好了,乔达摩先生...请世尊接受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后终生皈依。"
这篇文章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观察,让我们详细解析并深入思考其中的智慧:
1. 详细解析与解释: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曾经富有的婆罗门被自己的儿子们赶出家门的悲惨遭遇。世尊(佛陀)给予他智慧的建议,教他一首诗偈来唤醒儿子们的良知。
这首诗偈深刻地描述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变迁:从父母对子女的喜爱和期望,到子女的忘恩负义;从被尊称为"父亲"到被如赶猪一样驱逐;从曾经的供养者沦为乞食者。诗中还巧妙地用拐杖比喻,强调了老年人的脆弱和需要支持。
世尊的建议不是直接谴责或惩罚不孝的儿子们,而是通过公开诵读这首富有感情和智慧的诗偈,来唤起他们的良知和社会的道德判断。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智慧,又避免了直接冲突。
结果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儿子们被诗偈触动,不仅将父亲接回家,还给予了体贴的照顾。这表明,即使是已经变得冷漠的人,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良知和人性。
2. 深刻描述与启发:
这个故事触及了许多深刻的人生主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首先,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善与恶、爱与私的交织。儿子们最初的行为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而后来的悔改则显示了人性中的光明。这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对他人下定论,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
其次,故事强调了言语的力量。适当的话语,特别是富有智慧和情感的言语,能够唤醒人心,改变行为。这启示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善用语言,用智慧和情感去感化他人,而不是简单地谴责或惩罚。
再者,这个故事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代际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这往往导致老年人的地位下降。这提醒我们要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平衡发展与传统,如何尊重和照顾老年人。
最后,大富婆罗门对世尊的感激和皈依,展示了智慧对人生的重要影响。一个简单但富有智慧的建议,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困境,还为他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这启示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学习机会,因为真正的智慧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人性的阴暗面,我们不应绝望或报复,而应该用智慧和同理心去应对。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亲情,尊重老年人,并始终保持对生活和人性的希望。通过这个简单却深刻的故事,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善良和智慧,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