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相应部14相应13经 砖屋经(白话佛经)解说

有一时,世尊住在那提迦的砖屋中。在那里,世尊召集比丘们说:"诸比丘。"那些比丘回应世尊说:"尊者。"世尊如是说:


"诸比丘,缘于界而生起想,生起见,生起寻。"当这么说时,尊者迦旃延对世尊如是说:"尊者,对于'非正等觉者是正等觉者'这样的见解,这种见解是缘于什么而显现的呢?"


"迦旃延,这是大界,也就是无明界。迦旃延,缘于低劣界而生起低劣想,低劣见,低劣寻,低劣思,低劣愿,低劣志,低劣补特伽罗(人),低劣语;宣说、开示、安立、建立、开显、分别、显明低劣法;我说他会投生低劣处。"


"迦旃延,缘于中等界而生起中等想,中等见,中等寻,中等思,中等愿,中等志,中等补特伽罗,中等语;宣说、开示、安立、建立、开显、分别、显明中等法;我说他会投生中等处。"


"迦旃延,缘于殊胜界而生起殊胜想,殊胜见,殊胜寻,殊胜思,殊胜愿,殊胜志,殊胜补特伽罗,殊胜语;宣说、开示、安立、建立、开显、分别、显明殊胜法;我说他会投生殊胜处。"


这是第三经。


这篇经文主要讲述了众生的认知、见解和思维都是由所依靠的"界"(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根据所依靠的界的品质(低劣、中等或殊胜),相应地会产生相同品质的认知、见解、思维等,并最终导致相应品质的投生结果。


让我为您深入解析这篇意蕴深邃的佛经:


1. 场景与背景解析:

佛陀在砖屋中说法,这个简单的场景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庄重的教学氛围。砖屋代表着朴素与坚固,正如佛法的本质 - 简单而永恒。世尊召集比丘们的这个细节,展现了传法的庄严与师徒间的亲切互动。


2. 核心教义阐释:

"缘于界而生起想,生起见,生起寻" -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因果链条:

- "界"是最基础的元素,可理解为人的根本性质或倾向

- "想"是认知和感知

- "见"是观点和见解

- "寻"是思维和探索


3. 三个层次的详细解析:


低劣界:

- 代表无明和执着

- 导致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 引发不善的思维和行为

- 最终导致痛苦的果报


中等界:

- 显示一般的世间善行

- 产生正常的世间见解

- 带来普通的生命体验

- 获得一般的投生结果


殊胜界:

- 体现高尚的修行境界

- 生发智慧的见解

- 引导向解脱的道路

- 带来殊胜的解脱果位


深刻启示:


1. 因果的深层运作:

这部经典揭示了一个重要真理 - 我们的每一个想法、见解和行为,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我们内心最基本的品质。这启示我们要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心性。


2. 自我觉察的重要性:

了解了这个原理,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观察自己的心念。当我们产生某个想法时,应该追问:这是源于什么样的"界"?这种觉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3. 改变的可能性:

经文揭示了从低劣到殊胜的进阶可能。这给我们希望 - 通过修行和努力,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品质,最终达到殊胜的境界。


4. 整体提升的必要性:

经文中提到的想、见、寻、思、愿、志等诸多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这提醒我们,修行要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


人生启示:

这篇经文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每个人当下的处境和未来的命运,都是由自己内心的品质决定的。它告诉我们:

- 要时常反省自己的心念品质

- 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

- 培养高尚的志向和行为

- 朝着觉悟的方向精进努力


这是一篇充满智慧的教导,它不仅揭示了生命的运作规律,更为我们指明了提升自我的明确方向。通过理解和实践这些教导,我们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最终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觉悟。


“140.相应部14相应13经 砖屋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1.相应部3相应1经 年轻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来到世尊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已毕,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对世尊如是说:"乔达摩先生也自称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大王,若有人如实所言'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

2.相应部3相应2经 人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世尊所在之处。来到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波斯匿王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有多少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世尊回答说:"大王,有三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哪三法呢?大王,贪欲...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

8.相应部3相应8经 摩利迦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起源于舍卫城的[经]。那时,憍萨罗国王波斯匿与王后摩利迦一起在宫殿顶层。于是,憍萨罗国王波斯匿对王后摩利迦说:"摩利迦,对你来说,有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摩利迦回答说:]"大王,对我来说,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那么,大王,对您来说,有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呢?&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