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相应部12相应59经 识经(白话佛经)解说

[世尊]住在舍卫城......"诸比丘,对于能引生结缚的诸法,若人住于观察其味著(乐趣),则会导致识的生起。缘于识而有名色......如是这整个苦蕴集起。"


"诸比丘,譬如一棵大树。它的诸根......[同前经的比喻]。同样地,诸比丘,对于能引生结缚的诸法,若人住于观察其味著,则会导致识的生起......"


"诸比丘,对于能引生结缚的诸法,若人住于观察其过患,则不会导致识的生起。由识的灭尽而名色灭尽......如是这整个苦蕴灭尽。"


"诸比丘,譬如一棵大树。这时有一个人带着锄头和筐子前来......[把树连根拔起,使其]未来不再生起。同样地,诸比丘,对于能引生结缚的诸法,若人住于观察其过患,则不会导致识的生起。由识的灭尽而名色灭尽......如是这整个苦蕴灭尽。"


第九经终。


解释说明:

1. 这部经的核心是讲述"识"与轮回的关系:

   - "识",指认知意识

   - 它是十二缘起中的重要环节


2. 经文主要教导两点:

   - 对法的味著会导致识的相续

   - 观察过患则能断除识的生起


3. 经文结构:

   - 使用了与前经相同的大树比喻

   - 展示了识与名色之间的因果关系


4. 重要概念:

   - "识"是轮回的重要因素

   - "名色"依赖于识而存在

   - 断除识的生起能够导致解脱


这部经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若能如实观察诸法的过患,就能断除识的相续,从而达到解脱。这与前一经的教导相呼应,但重点从名色转向了识。


这篇经文的深层解析与思考:


一、(识)的本质探讨


1. 识的根本特性

- 识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础,但同时也是轮回的纽带

- 它像一面镜子,既能反映现实,也会执着于映像

- 正是这种执着造就了生死轮回的根本


2. 识与执着的关系

- 当我们沉迷于感官享受时,识就会不断生起新的执着

- 这些执着如同大树的根系,不断汲取养分

- 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系统


二、深刻的人生启示


1. 生命的真相

- 我们习惯性地追逐快乐,却不知这正是痛苦的根源

- 所谓的快乐往往只是暂时的感官满足

- 真正的解脱在于看破这种表象


2. 修行的智慧

- 不是否定快乐,而是要超越对快乐的执着

- 不是压制感受,而是要如实观察其本质

- 通过智慧的观察,达到真正的自在


三、现代生活的反思


1. 当代困境

- 现代社会充满各种感官刺激

- 社交媒体、娱乐消费让我们更容易迷失

- 科技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深了执着


2. 解决之道

- 培养正念观察的能力

- 学会区分真实需求和虚妄欲望

-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智慧


四、实践的指导


1. 观察方法

- 保持清醒的觉知

- 不带判断地观察内心活动

- 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无常本质


2. 生活应用

-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知

- 不被外在环境所控制

- 培养内在的平静与智慧


五、终极思考


1. 关于存在的意义

- 生命不仅仅是感官体验的总和

- 真正的价值在于觉醒和解脱

- 通过智慧观察获得真正的自由


2. 意识的转化

- 从被动的反应到主动的觉知

- 从执着追逐到智慧观察

- 从轮回束缚到究竟解脱


六、现代启示


1. 个人成长

- 培养自我觉察能力

- 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 追求真正的心灵自由


2. 社会意义

- 提供了解决现代人心理困扰的方法

- 指出了真正幸福的方向

- 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七、实践建议


1. 日常修持

- 培养正念观察的习惯

- 经常反思生活中的执着

- 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觉知


2. 生活态度

- 简单而不执着

- 知足而不贪求

- 智慧而不盲从


这部经文虽然简短,却包含了深邃的人生智慧。它不仅是一个修行指南,更是一面照亮现代生活的明镜,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本质,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通过理解和实践这些教导,我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保持清醒,最终达到真正的自在与解脱。


“101.相应部12相应59经 识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口口相传的奇迹: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

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圣典,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想象一下,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刚刚圆寂,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于是,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就像一颗智慧的...

1.相应部3相应1经 年轻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来到世尊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已毕,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对世尊如是说:"乔达摩先生也自称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大王,若有人如实所言'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