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相应部12相应3经 修行道经(白话佛经)解说

佛陀住在舍卫城。他说道:"比丘们,我将为你们讲解错误的修行道和正确的修行道。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要说了。"那些比丘回答道:"是的,世尊。"世尊如此说道:


"比丘们,什么是错误的修行道?比丘们,由于无明,产生行;由于行,产生识;[以此类推]......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聚而成。比丘们,这就是所谓的错误修行道。


"比丘们,什么是正确的修行道?由于无明的完全消除和止息,行止息;由于行的止息,识止息;[以此类推]......如此,这整个苦蕴得以止息。比丘们,这就是所谓的正确修行道。"


这是第三[经]。


注释:

1. "以此类推"指的是十二因缘的其他环节,在这里省略了。

2. "苦蕴"指的是构成痛苦经验的五蕴(色、受、想、行、识)。

3. 这篇经文强调了正确理解和实践佛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修行来终止苦的循环。


十二因缘详细形象的解释请参看相应部12相应1经和2经,在这里不再解释。


让我为您解析这段经文的内容和深层含义:


1. 经文背景:

佛陀在舍卫城说法,向比丘们讲解正确和错误的修行道路。


2. 主要内容:

佛陀将要讲解两种修行道路:邪道和正道。


3. 邪道的解释:

佛陀用十二缘起来解释邪道。从无明开始,导致行,然后是识等,最终导致整个苦蕴的生起。


4. 正道的解释:

正道则是十二缘起的逆转过程。从无明的完全止息开始,导致行的止息,然后是识的止息等,最终导致整个苦蕴的止息。


5. 深层含义:

- 这段经文强调了因果关系在佛教修行中的核心地位。无论是苦的产生还是苦的止息,都遵循严格的因果律。

- 无明被视为苦的根源,而智慧(即无明的对立面)则是解脱的关键。

- 修行的目标是打破无明导致苦的循环,实现苦的完全止息。


6. 发人深思的观点:

- 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思想都可能成为未来苦或乐的种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选择正确的行为路径?

- 无明不仅仅是不知道,更是错误的知道。我们如何辨识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

- 正道和邪道并非截然分开的两条路,而是在每个当下的选择中体现。我们如何在生活的细节中践行正道?

- 缘起法则不仅适用于个人修行,也可以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如何用这种智慧来看待和解决现代社会的诸多矛盾?


7. 启发:

这段经文启示我们,解脱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从认识和改变我们当下的思维模式开始的。它鼓励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辨识无明的存在,并通过智慧的培养来逐步消除苦的根源。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和正念。


通过理解和实践这段经文的教导,我们可以开始一段真正的自我转化之旅,从而实现内心的真正自由和平静。


“50.相应部12相应3经 修行道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口口相传的奇迹: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

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圣典,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想象一下,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刚刚圆寂,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于是,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就像一颗智慧的...

1.相应部3相应1经 年轻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来到世尊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已毕,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对世尊如是说:"乔达摩先生也自称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大王,若有人如实所言'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

2.相应部3相应2经 人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世尊所在之处。来到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波斯匿王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有多少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世尊回答说:"大王,有三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哪三法呢?大王,贪欲...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