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相应部7相应11经 耕田婆罗豆婆遮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摩揭陀国南山的一个名叫一那罗的婆罗门村。那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正值播种季节,约有五百副犁在耕作。


清晨,世尊穿好衣服,拿着钵和袈裟,走向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的工作地。


那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正在分发食物。世尊走到分发食物的地方,站在一旁。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看见世尊站着乞食,就对他说:"沙门啊,我耕田和播种,耕种之后我才吃饭。你也应该耕田和播种,耕种之后再吃饭。"


世尊回答:"婆罗门,我也耕田和播种,耕种之后我才吃饭。"


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说:"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乔达摩先生的轭、犁、犁头、鞭子或耕牛。然而乔达摩先生却说:'婆罗门,我也耕田和播种,耕种之后我才吃饭。'"


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用偈颂对世尊说:


"你自称是农夫,但我看不到你的耕作;

既然你自称是农夫,请告诉我,如何理解你的耕作?"


世尊回答:


"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我的轭和犁,

惭愧是犁柄,心意是绳索,正念是我的犁头和鞭子。


身律仪,语律仪,饮食知节度,

我以真实除草,温和是我的解脱。


精进是我的驾车之牛,驾驶向安稳之地,

前进不退转,到达后不再忧愁。


这样耕作已成就,其果实是不死,

完成这样的耕作,解脱一切苦。"


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说:"请乔达摩先生用餐。先生确实是农夫,因为乔达摩先生耕作的是不死之果的田地。"


世尊说:


"我不应接受用偈颂换来的食物,这不符合正法,觉者们。

婆罗门,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当正法存在时。


你应该用其他食物和饮料供养大仙,

已灭尽烦恼,内心平静的人。

这是想得福德者的福田。"


听了这些话,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对世尊说:"太奇妙了,乔达摩先生!......从今以后,请接受我为终生皈依者。"


这篇经文蕴含了深刻的佛教智慧,通过农耕的比喻生动地阐释了修行的本质。让我们深入解析:


1. 物质与精神的对比:

婆罗门代表了传统的物质耕作,而佛陀则阐述了精神层面的"耕作"。这种对比揭示了佛教重视内在修行而非外在形式的核心思想。


2. 修行的比喻:

佛陀巧妙地将修行过程比作耕种,每个修行要素都对应着农耕的工具或过程:

- 信仰如种子,是修行的起点

- 苦行如雨水,滋养修行

- 智慧如轭和犁,引导修行的方向

- 惭愧如犁柄,控制修行的方向

- 心意如绳索,连接各个修行要素

- 正念如犁头和鞭子,保持警觉和推动力


3. 修行的具体内容:

佛陀进一步解释了修行的具体方法,包括身语意的约束、饮食节制、诚实、温和、精进等。这些都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面。


4. 修行的目标:

佛陀指出,这样的"耕作"最终会结出"不死之果",也就是涅槃,解脱一切苦。这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


5. 正确的布施态度:

当婆罗门想要供养食物时,佛陀婉拒了,并教导了正确的布施方式。这体现了佛教对于布施的独特见解,强调布施的动机和对象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引发我们深思:

1.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也常常只注重外在的"耕作",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

2. 我们如何将佛陀教导的这些修行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精神层面的"耕作"?

4. 如何理解和实践正确的布施态度?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转化。它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智慧和慈悲,通过持续的内在"耕作"来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这个古老的智慧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精神层面的成长。它邀请我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平衡物质追求和精神修养,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和幸福。


通过这个简单而深刻的比喻,佛陀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向内心平静和最终解脱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修行的教导,也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反思和挑战。


“36.相应部7相应11经 耕田婆罗豆婆遮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1.相应部3相应1经 年轻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来到世尊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已毕,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对世尊如是说:"乔达摩先生也自称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大王,若有人如实所言'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

2.相应部3相应2经 人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世尊所在之处。来到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波斯匿王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有多少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世尊回答说:"大王,有三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哪三法呢?大王,贪欲...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