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相应部7相应7经 清净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在舍卫城。有一天,主张清净的婆罗门苏提卡·婆罗德瓦迦来到世尊所在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问候后,他坐在一旁。坐定后,主张清净的婆罗门苏提卡·婆罗德瓦迦在世尊面前念诵此偈:

"世间无一婆罗门能得清净,即使持戒修苦行,

具足明行者,才能得清净,其他众生不能得。"

世尊回答道:

"空谈多言无益处,出身并非成婆罗门;

内心污秽又狡诈,依靠欺骗度日子。

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旃陀罗、贱民,

只要精进又专注,常行坚定不懈怠,

都能达到最上清净,婆罗门你当知晓。"

听闻此言后,主张清净的婆罗门苏提卡·婆罗德瓦迦对世尊说:"太妙了,乔达摩尊者……"(中略)之后,尊者婆罗德瓦迦成为阿罗汉之一。

这段经文的核心在于破除种姓清净的观念,强调真正的清净不在于出身,而在于个人的努力修行。世尊指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精进不懈,人人都能达到最高的清净境界。


让我们深入解析这段意义深远的佛经对话:


1. 情境解析:

- 地点:舍卫城,这是古印度著名的佛教圣地

- 对话者:世尊(佛陀)与苏提卡·婆罗德瓦迦(一位婆罗门)

- 背景:当时印度社会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婆罗门认为清净与出身直接相关


2. 核心思想对比:

婆罗门的观点:

- 认为只有婆罗门才能获得清净

- 强调出身的重要性

- 局限于传统种姓观念


佛陀的回应:

- 指出清净不在言辞,而在行为

- 强调内心的纯净胜于外在身份

- 提出普遍解脱的可能性


3. 深层寓意解读:


这段对话揭示了几个深刻的哲理:


- 平等性:从最高种姓的婆罗门到最低种姓的旃陀罗,都具有同等的修行潜能

- 努力价值:强调"精进又专注"、"坚定不懈怠"的重要性

- 本质论:真正的清净在于心灵,而非外在条件

- 反思性:质疑固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启发人们思考真正的价值所在


4. 启示与思考:


这段经文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1. 关于平等:

- 每个人都具有向上的可能性

- 身份地位不应成为限制自我提升的借口

- 真正的尊贵来自于个人的修为


2. 关于努力:

- 强调持续不断的努力价值

- 重视实践而非空谈

- 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3. 关于本质:

- 外在身份不能代表内在价值

- 真正的清净来自内心的修养

- 摒弃表面文章,追求实质提升


4. 现代意义:

这段经文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启示:

- 打破偏见: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身份所限制

- 机会平等:每个人都应获得发展的机会

- 自我提升:个人进步源于持续的努力


这段经文最终导致婆罗德瓦迦的顿悟和转变,说明真理具有超越身份的说服力。它告诉我们:清净与觉悟不是某个群体的专利,而是所有真诚求索者的可能归宿。这种思想对于打破社会歧视、促进人类平等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更显其价值: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时,不应被出身、背景等外在因素所束缚,而应专注于内在修养的提升和持续的努力。这不仅是一种修行观,更是一种进步的人生观。


“32.相应部7相应7经 清净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口口相传的奇迹: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

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圣典,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想象一下,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刚刚圆寂,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于是,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就像一颗智慧的...

1.相应部3相应1经 年轻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来到世尊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已毕,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对世尊如是说:"乔达摩先生也自称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大王,若有人如实所言'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

2.相应部3相应2经 人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因缘。当时,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世尊所在之处。来到后,向世尊致敬,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波斯匿王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有多少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世尊回答说:"大王,有三法生起于人内心时,会导致不利、痛苦和不安。哪三法呢?大王,贪欲...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