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白话直译
分别瑜伽品第六
当时,慈氏菩萨对佛说:"世尊,菩萨依靠什么、安住在什么基础上,在大乘中修习止观呢?"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你应该知道,菩萨以法的假立和不舍弃无上正等正觉的誓愿为依靠、为安住,在大乘中修习止观。"
慈氏菩萨又问佛:"如世尊所说的四种所缘境界:一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界,二是无分别影像所缘境界,三是事物边际所缘境界,四是所作成就所缘境界。在这四种中,哪些是止的所缘境界?哪些是观的所缘境界?哪些是止观共同的所缘境界?"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一种是止的所缘境界,即无分别影像;一种是观的所缘境界,即有分别影像;两种是止观共同的所缘境界,即事物边际和所作成就。"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菩萨如何依靠这四种止观所缘境界,能够修习止,能够善巧修习观呢?"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就像我为诸菩萨所说的法的假立,包括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对这些法善于听闻、领受,语言上能通达,意义上能思考,见解上能通达,然后独自在安静处专注思维这些善加思考的法;再对能思维的心,内心相续地专注思维,这样正确修行多次安住之后,生起身心轻安,这就叫做止。这样菩萨就能修习止。由于获得身心轻安作为基础,就能对如此善加思维的法在内心三昧中所现的影像观察通达,舍离心的相状;对于这种三昧影像所了知的意义,能正确思择、极度思择、周遍寻思、周遍观察,或忍可、或喜乐、或智慧、或见解、或观察,这就叫做观。这样菩萨就能善巧修习观。"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如果菩萨以心为所缘境界,内心思维心,直到还没有获得身心轻安之前的专注,应该叫做什么?"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这不是止的专注,而是与随顺止的胜解相应的专注。"
"世尊,如果菩萨直到还没有获得身心轻安之前,对于所思维的诸法在内心三昧中所缘的影像进行专注思维。这种专注应该叫做什么?"
"善男子,这不是观的专注,而是与随顺观的胜解相应的专注。"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止道和观道,应该说是有差别还是无差别?"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应该说既非有差别也非无差别。为什么说非有差别?因为观所缘的境界也是以心为所缘。为什么说非无差别?因为有分别影像不是所缘。"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观的三昧所行的影像,它与这个心,应该说是有差别还是无差别?"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应该说无差别。为什么?因为那个影像只是识的显现。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是识所显现的。"
"世尊,如果所行的影像就是与这个心无差别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还能看到这个心呢?"
"善男子,这里没有任何法能看到任何法,但是这个心这样生起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影像显现。善男子,就像依靠明亮清净的镜面,以实物为缘而看到本质,却认为我现在看到了影像,并且认为离开实物另有所行的影像显现;同样,这个心生起的时候,相似地有不同的三昧所行影像显现。"
"世尊,如果有情自然而住,缘色等心所行的影像,它与这个心也是无差别吗?"
"善男子,也是无差别的,但是愚昧的人由于颠倒的认知,对于这些影像不能如实知道只是识,产生颠倒的理解。"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到什么程度可以说菩萨一向修习观?"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相续专注只思维心的相状。"
"世尊,到什么程度可以说菩萨一向修习止?"
"善男子,如果相续专注只思维无间断的心。"
"世尊,到什么程度可以说菩萨止观和合同时运转?"
"善男子,如果正确思维心的专一境性。"
"世尊,什么是心相?"
"善男子,指三昧所行的有分别影像,是观所缘的对象。"
"世尊,什么是无间心?"
"善男子,指缘那个影像的心,是止所缘的对象。"
"世尊,什么是心一境性?"
"善男子,指通达三昧所行影像只是识,或者通达这个之后,再思维如实的本性。"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观总共有几种?"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大略有三种:一是有相的观,二是寻求的观,三是伺察的观。什么是有相的观?指纯粹思维三昧所行的有分别影像的观。什么是寻求的观?指由于智慧的缘故,遍于那些还没有善于了解的一切法中为了善于了解而专注思维的观。什么是伺察的观?指由于智慧的缘故,遍于那些已经善于了解的一切法中为了善于证得极度解脱而专注思维的观。"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止总共有几种?"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就是由于随顺那个无间断的心的缘故,应当知道这里也有三种。还有八种,即从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处,每一种禅定都有一种止。又有四种,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每一种都有一种止。"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如您所说的依法的止观,以及不依法的止观。什么是依法的止观?什么又是不依法的止观?"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菩萨根据先前所接受所思考的法相,而对其意义获得止观,这叫做依法的止观。如果菩萨不依靠所接受所思考的法相,只依靠他人的教诲指导,而对其意义获得止观,比如观想青瘀、脓烂等相,或者一切行无常,或者诸行是苦,或者一切法无我,或者涅槃是究竟寂静,这类止观叫做不依法的止观。因为依止法而获得止观,所以我安立随法行的菩萨是利根性;因为不依法而获得止观,所以我安立随信行的菩萨是钝根性。"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如您所说的缘别法的止观,以及缘总法的止观,什么是缘别法的止观?什么又是缘总法的止观?"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菩萨缘于各别的契经等法,对于所接受所思惟的法修习止观,这叫做缘别法的止观。如果菩萨就缘一切契经等法,将它们集合为一团、一堆、一部分、一聚来专注思惟,认为这一切法随顺真如、趋向真如、临入真如,随顺菩提、随顺涅槃、随顺转依,并趋向那些、临入那些,这一切法宣说无量无数善法,如此思惟修习止观,这叫做缘总法的止观。"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如您所说的缘小总法的止观,缘大总法的止观,以及缘无量总法的止观。什么是缘小总法的止观?什么是缘大总法的止观?什么又是缘无量总法的止观?"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缘各别的契经乃至各别的论义为一团等来专注思惟,应知这叫做缘小总法的止观。如果缘乃至所接受所思考的契经等法为一团等来专注思惟,而不缘各别的,应知这叫做缘大总法的止观。如果缘无量如来的法教、无量法句文字、无量后后智慧所照了的为一团等来专注思惟,而不只缘乃至所接受所思考的,应知这叫做缘无量总法的止观。"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菩萨到什么程度可以说获得了缘总法的止观?"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由五种情况可以知道获得了:一是在思惟时刹那刹那融化一切粗重的依止;二是离开种种分别想,获得法乐;三是了解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四是所作成就相应的清净无分别相常常现前;五是为了使法身圆满,摄受后后转胜妙的因。"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这缘总法的止观,应当从何处称为通达?从何处称为获得?"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从初欢喜地称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才称为获得。善男子,初学的菩萨也应当在这方面随学用功,虽然还不值得称赞但不应懈怠放弃。"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这止观,什么叫做有寻有伺三摩地?什么叫做无寻唯伺三摩地?什么叫做无寻无伺三摩地?"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对于所取的寻伺法相,如果有粗显的领受观察的止观,这叫做有寻有伺三摩地。如果对那个法相,虽然没有粗显的领受观察,但有微细的光明念头的领受观察的止观,这叫做无寻唯伺三摩地。如果对于那一切法相都没有作意领受观察的止观,这叫做无寻无伺三摩地。再者,善男子,如果有寻求的止观,这叫做有寻有伺三摩地。如果有伺察的止观,这叫做无寻唯伺三摩地。如果是缘总法的止观,这叫做无寻无伺三摩地。"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什么是止相?什么是举相?什么是舍相?"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心散乱或担心会散乱时,思考那些令人厌恶的事物以及相关的想法,这就叫做止相。如果心沉沦或担心会沉沦时,思考那些令人欣喜的事物以及相关的心理状态,这就叫做举相。如果在专注于止或观或两者并行的过程中,被两种随烦恼所污染时,不费力地思考以及任由心自然运转的思考,这就叫做舍相。"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修习止观的菩萨们知法知义。什么是知法?什么是知义?"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那些菩萨通过五种方式了解法:一是知名,二是知句,三是知文,四是知别,五是知总。什么是名?就是对一切染净法所假立的自性概念。什么是句?就是在名的集合中,能够宣说各种染净意义的依据和建立。什么是文?就是名和句所依赖的文字。什么是各别了知?就是通过各自不同的所缘对象进行思考。什么是总合了知?就是通过总体的所缘对象进行思考。这些总结起来就叫做知法。这就是菩萨知法的含义。
善男子,那些菩萨通过十种方式了解义:一是知尽所有性,二是知如所有性,三是知能取义,四是知所取义,五是知建立义,六是知受用义,七是知颠倒义,八是知无倒义,九是知杂染义,十是知清净义。善男子,尽所有性是指在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的种类和范围,这就是尽所有性。比如五蕴、六内处、六外处等等。如所有性是指在一切染净法中所具有的真如,这就是如所有性。这又分为七种:一是流转真如,指一切事物无始无终的本性;二是相真如,指一切法无我和人无我的本性;三是了别真如,指一切事物唯识的本性;四是安立真如,指我所说的苦谛;五是邪行真如,指我所说的集谛;六是清净真如,指我所说的灭谛;七是正行真如,指我所说的道谛。应当知道,由于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一切众生是平等的;由于相真如、了别真如,一切法是平等的;由于清净真如,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由于正行真如,听闻正法、缘总境界、殊胜止观所摄受的智慧是平等的。能取义是指内五色处,以及心、意、识和各种心理活动。所取义是指外六处。能取义也可以是所取义。建立义是指器世界,在其中可以建立一切众生界,比如一个村庄、百个村庄、千个村庄、十万个村庄,或者从一片大地到海边,再到百倍、千倍、十万倍,或者一个南瞻部洲及其百倍、千倍、十万倍,或者四大洲及其百倍、千倍、十万倍,或者小千世界及其百倍、千倍、十万倍,或者中千世界及其百倍、千倍、十万倍,或者大千世界及其百倍、千倍、十万倍,或者亿、百亿、千亿、十万亿,或者无数、百无数、千无数、十万无数,或者三千大千世界中无数百千微尘那么多的世界,在十方无量无数的器世界。受用义是指我所说的各种众生,为了享受而获取的资具。颠倒义是指对于能取等义,把无常当作常,这是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把苦当作乐,把不净当作净,把无我当作我,这也是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无倒义与之相反,能够对治前面的颠倒,应当知道它的特征。杂染义是指三界中的三种杂染:一是烦恼杂染,二是业杂染,三是生杂染。清净义是指这三种杂染所对应的解脱和菩提分法。善男子,这十种义包括了一切意义。
再者,善男子,那些菩萨因为能够了解五种义,所以称为知义。哪五种义呢?一是遍知事,二是遍知义,三是遍知因,四是得遍知果,五是对此觉悟。善男子,其中遍知事就是一切所知,比如蕴、内处、外处等等。遍知义是指所有应当了解的各种差别,比如世俗谛或胜义谛,功德或过失,因缘或世间,生住坏相,或者如病等,或者苦集等,或者真如实际法界等,或者广略,或者一向记、分别记、反问记、置记,或者隐密、显了等等,这些都叫做遍知义。遍知因是指能够获得前两种遍知的菩提分法,比如念住或正断等。得遍知果是指永远断除贪嗔痴的修行方法,以及彻底断除贪嗔痴的各种沙门果,还有我所说的声闻、如来的共同和不共同的世间出世间功德,对这些的证得。对此觉悟是指对于这些证得的法广泛地向他人宣说、阐扬开示。善男子,这五种义包括了一切意义。
再者,善男子,那些菩萨因为能够了解四种义,所以称为知义。哪四种义呢?一是心执受义,二是领纳义,三是了别义,四是杂染清净义。善男子,这四种义包括了一切意义。再者,善男子,那些菩萨因为能够了解三种义,所以称为知义。哪三种义呢?一是文义,二是义义,三是界义。善男子,文义是指名身等。义义又有十种:一是真实相,二是遍知相,三是永断相,四是作证相,五是修习相,六是真实相等的品类差别相,七是所依能依相属相,八是遍知等的障碍法相,九是随顺法相,十是不遍知等及遍知等的过患和功德相。界义是指五种界:一是器世界,二是有情界,三是法界,四是所调伏界,五是调伏方便界。善男子,这五种义包括了一切意义。"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如果是闻所成慧了解其义,如果是思所成慧了解其义,如果是止观修所成慧了解其义,这些有什么区别?"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闻所成慧依靠文字,只是按照所说的理解,还不能很好地领会意图,没有亲身体验,只是随顺解脱,还不能真正领悟解脱的意义。思所成慧也依靠文字,不仅仅是按照所说的理解,能够很好地领会意图,但还没有亲身体验,更加接近解脱,但还不能真正领悟解脱的意义。如果是菩萨的修所成慧,既依靠文字也不依靠文字,既按照所说的理解也不只是按照所说的理解,能够很好地领会意图,所知事物与三摩地所行影像一致并且清晰呈现,非常接近解脱,已经能够真正领悟解脱的意义。善男子,这就是三种了解义的区别。"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修习止观的菩萨们知法知义,什么是智?什么是见?"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我从无数方面解释过智和见的区别,现在就简略地告诉你它们的特征。如果缘总体之法修习止观所获得的殊胜智慧,这叫做智。如果缘个别之法修习止观所获得的殊胜智慧,这叫做见。"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修习止观的菩萨们,通过什么样的思维?用什么方法、怎样去除各种相?"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通过真如的思维,去除法相和义相。当对名字及名字的自性无所得时,也不观察它所依的相,就这样去除。对于句子、文字、一切意义也是如此。乃至对界及界的自性无所得时,也不观察它所依的相,就这样去除。"
"世尊,所了知的真如义相,这个真如相也可以去除吗?"
"善男子,在所了知的真如义中根本没有相,也无所得,还有什么可去除的?善男子,我说了知真如义时,能够降伏一切法义之相,而这种了达不是其他方法所能降伏的。"
"世尊,就像世尊说的浑浊的水、不干净的镜子、被搅动的泉水的比喻,不适合观察自己的面容,如果适合观察则与之相反。同样,如果心没有修养好,就不适合如实观察真如;如果心修养得好,就适合观察。这里说的是什么样能观察的心?依靠什么样的真如而这样说的?"
"善男子,这里说的是三种能观察的心,即闻所成能观察心、思所成能观察心、修所成能观察心,是依靠了别真如而这样说的。"
"世尊,这样了知法义的菩萨为了去除各种相而努力修行,有几种相难以去除?谁能去除?"
"善男子,有十种相,空能去除。哪十种呢?一是因为了知法义,有各种文字相,这由一切法空能正确去除;二是因为了知安立真如义,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相,这由相空及无先后空能正确去除;三是因为了知能取义,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这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确去除;四是因为了知所取义,有顾恋财相,这由外空能正确去除;五是因为了知受用义,与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有内安乐相、外净妙相,这由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确去除;六是因为了知建立义,有无量相,这由大空能正确去除;七是因为了知无色,有内寂静解脱相,这由有为空能正确去除;八是因为了知相真如义,有人无我相、法无我相,以及唯识相及胜义相,这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能正确去除;九是因为了知清净真如义,有无为相、无变异相,这由无为空、无变异空能正确去除;十是因为对治空性相而作意思惟,有空性相,这由空空能正确去除。"
"世尊,去除这十种相时,去除的是什么?从什么相中得到解脱?"
"善男子,去除的是三摩地所行影像相,从杂染束缚相中得到解脱,那个相也被去除了。善男子,应当知道,这里主要说这些空能对治这些相,并不是说每一种空不能对治所有的相。就像无明,虽然能生出从行直到老死的各种杂染法,但主要说它能生出行,因为行是最直接的缘。这里的道理也应当这样理解。"
这时,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在这里哪一种空是总的空性相?如果菩萨们了知了这个,就不会有所失坏,对于空性相也不会产生增上慢。"
这时,世尊赞叹慈氏菩萨说:"好啊!好啊!善男子,你现在能够请问如来这样深奥的道理,使诸菩萨对空性相不会有所失坏。为什么呢?善男子,如果菩萨对空性相有所失坏,就会失坏一切大乘。因此你应当仔细听!仔细听!我要为你解说总的空性相。善男子,如果在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种类的杂染、清净的遍计所执相彻底远离,而且对此也无所得,这就叫做在大乘中总的空性相。"
慈氏菩萨又问佛:"世尊,这止观能包含几种殊胜的三摩地?"
佛告诉慈氏菩萨说:"善男子,就像我所说的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殊胜的三摩地,应当知道都包含在这里面。"
"世尊,这止观以什么为因?"
"善男子,清净的戒律、清净的闻思所成的正见,是它的因。"
"世尊,这止观以什么为果?"
"善男子,善净的心,善净的慧,是它的果。再者,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应当知道都是这止观所得到的果。"
"世尊,这止观能做什么事?"
"善男子,它能解脱两种束缚,这就是它的作用。所谓两种束缚是相的束缚和粗重的束缚。"
"世尊,如佛所说的五种系缚中,哪些是止的障碍?哪些是观的障碍?哪些是两者都有的障碍?"
佛陀说:"善良的人啊,过分留恋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这是对止(奢摩他)的障碍;对于各种圣人的教导不能随心所欲地理解,这是对观(毗钵舍那)的障碍;喜欢与他人混居,对少量的成就就满足,要知道这两种都是障碍。因为第一种原因,人不能开始修行;因为第二种原因,所修的功课不能达到最终目标。"
有人问:"世尊,在五种盖障中,哪些是止的障碍?哪些是观的障碍?哪些是两者都有障碍的?"
佛陀回答:"善良的人啊,掉举(心浮气躁)和恶作(后悔)是止的障碍,昏沉(精神不振)、睡眠和怀疑是观的障碍,贪欲和嗔恚(愤怒)则是两者都有障碍的。"
有人又问:"世尊,什么情况下可以说止的修行圆满清净了?"
佛陀答:"善良的人啊,直到所有的昏沉和睡眠都被彻底消除,才能说止的修行圆满清净了。"
又问:"世尊,什么情况下可以说观的修行圆满清净了?"
佛陀答:"善良的人啊,直到所有的掉举和恶作都被彻底消除,才能说观的修行圆满清净了。"
有人问:"世尊,如果菩萨在修行止观时,应该知道有哪几种心散乱的情况?"
佛陀说:"善良的人啊,应该知道有五种:第一是注意力散乱,第二是向外的心散乱,第三是向内的心散乱,第四是相的散乱,第五是粗重的散乱。善良的人啊,如果菩萨放弃了与大乘相应的注意力,落入了与声闻、独觉相应的各种注意力中,这就叫做注意力散乱。如果对外界的五种欲望产生杂乱的想法和烦恼,或者对外界的事物放纵心思,这就叫做向外的心散乱。如果因为昏沉、睡眠,或者因为沉没,或者因为贪爱禅定的味道,或者因为某种禅定而产生烦恼,这就叫做向内的心散乱。如果依赖外相,在内心禅定时思考各种相,这就叫做相的散乱。如果内心作意而产生各种感受,因为粗重的身体而产生我慢,这就叫做粗重的散乱。"
有人问:"世尊,这种止观,从初级菩萨一直到如来的境界,能对治哪些障碍?"
佛陀回答:"善良的人啊,这种止观,在初地中能对治恶趣的烦恼、业、生命的杂染障碍,在第二地中能对治微细的错误行为障碍,在第三地中能对治欲望贪婪的障碍,在第四地中能对治对禅定和法的贪爱障碍,在第五地中能对治完全背离生死和涅槃的障碍,在第六地中能对治多种相的现行障碍,在第七地中能对治细微相的现行障碍,在第八地中能对治在无相中还需要用功夫以及在有相中不能自在的障碍,在第九地中能对治在一切善巧言辞中不能自在的障碍,在第十地中能对治不能获得圆满法身的障碍。善良的人啊,这种止观,在如来地能对治极其微细的烦恼障碍和所知障碍;因为能永远消除这些障碍,所以最终证得无著无碍的一切智见,依靠所做的一切圆满达成目标,建立最极清净的法身。"
慈氏菩萨又问佛陀:"世尊,菩萨如何依靠止观勤奋修行,从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告诉慈氏菩萨说:"善良的人啊,如果菩萨已经获得止观,依靠七种真如,对于所听闻、所思考的法,通过殊胜的禅定心,在善于审定、善于思量、善于安立的真如性中内心正确思惟。他们因为对真如正确思惟,心对一切细微的相的现行都能放弃,更不用说粗大的相了!善良的人啊,所谓细微的相,指的是心所执著的相,或感受的相,或了别的相,或染污、清净的相,或内在的相、或外在的相、或内外的相,或认为我应该修行一切利益众生的相,或正确智慧的相,或真如的相,或苦、集、灭、道的相,或有为的相、或无为的相,或常恒的相、或无常的相,或苦有变化性的相、或苦无变化性的相,或有为法不同相的相、或有为法相同相的相,或知道一切就是一切已有的一切相,或人无我的相、或法无我的相,对于这些现行,心能够放弃。
他们多次如此修行,在一段时间内从一切束缚和散乱中善巧地修治自心,从此之后,对于七种真如产生七种各自内证的通达智慧,这就叫做见道。因为获得这个,所以称为进入菩萨的正性离生,生在如来家中,证得初地,又能受用这一地的殊胜功德。他们在之前因为获得止观,已经得到两种所缘,即有分别影像所缘和无分别影像所缘。他们现在因为得到见道,又证得事边际所缘。接着在后面的所有地中继续修行修道,就在这三种所缘中作意思惟。
就像有人用细楔子顶出粗楔子一样,菩萨也是用这种以楔出楔的方法来消除内在的相。这样,一切随顺染污的分相都被消除,相被消除后粗重也被消除,永远消除一切相和粗重后,逐渐在后面的各地中,像炼金一样锻炼自己的心,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又获得所作成满的所缘。善良的人啊,这样菩萨因为正确修行内在的止观,就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慈氏菩萨又问佛陀:"世尊,怎样修行能引发菩萨广大的威德?"
"善男子,如果菩萨能够善于了解六个方面,就能引发菩萨所具有的广大威德:第一、善于了解心的生起,第二、善于了解心的安住,第三、善于了解心的出离,第四、善于了解心的增长,第五、善于了解心的减少,第六、善于了解修行方法。什么是善于了解心的生起?就是如实地了知十六种心的生起差别,这就叫做善于了解心的生起。十六种心的生起差别是:一是不易觉察的持续性意识的生起,即阿陀那识;二是能够感知各种相状的意识生起,即能够同时感知所有色等境界的分别意识,以及能同时感知内外境界的觉受,或在一念间能进入多种禅定、见到多个佛土、见到多位佛陀的分别意识;三是缘小相的意识生起,即欲界的意识;四是缘大相的意识生起,即色界的意识;五是缘无量相的意识生起,即空无边处的意识;六是缘微细相的意识生起,即无所有处的意识;七是缘边际相的意识生起,即非想非非想处的意识;八是无相的意识生起,即出世间的意识和缘灭的意识;九是与苦同行的意识生起,即地狱的意识;十是与杂种感受同行的意识生起,即欲界活动的意识;十一是与喜同行的意识生起,即初禅、二禅的意识;十二是与乐同行的意识生起,即三禅的意识;十三是与不苦不乐同行的意识生起,即从四禅到非想非非想处的意识;十四是与染污同行的意识生起,即与各种烦恼及随烦恼相应的意识;十五是与善同行的意识生起,即与信等善法相应的意识;十六是与无记同行的意识生起,即与这些都不相应的意识。
什么是善于了解心的安住?就是如实了知真如的分别。什么是善于了解心的出离?就是如实了知出离两种束缚,即相的束缚和粗重的束缚,能够善于了知这个,就应该让心从这里出离。什么是善于了解心的增长?就是如实了知能对治相缚和粗重缚的心,当它增长时、积累时,也得到增长、积累,这叫做善于了解增长。什么是善于了解心的减少?就是如实了知被对治的相及粗重所染污的心,当它衰退时、损减时,这边也衰退、损减,这叫做善于了解减少。什么是善于了解方法?就是如实了知解脱、胜处和遍处,或修习或舍弃。善男子,这样的菩萨对于菩萨的广大威德,或者已经引发,或者将要引发,或者正在引发。"
弥勒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您所说,在无余涅槃界中,一切感受都完全灭尽。是哪些感受在这里永远灭尽?"
"善男子,简单来说,有两种感受完全灭尽。哪两种?一是所依的粗重感受,二是其果报的境界感受。所依的粗重感受要知道有四种:一是有色身所依的感受,二是无色身所依的感受,三是果报已成熟的粗重感受,四是果报未成熟的粗重感受。果报已成熟的感受,指现在的感受。果报未成熟的感受,指未来因的感受。其果报的境界感受也有四种:一是依止的感受,二是资具的感受,三是受用的感受,四是留恋的感受。在有余涅槃界中,果报未成熟的感受已全部灭尽,只领受对治明触所生的感受,与领受共存;或者那果报已成熟的感受;又两种感受都已灭尽,只现前领受明触所生的感受。在无余涅槃界中,入涅槃时这也永远灭尽。因此说,在无余涅槃界中,一切感受都完全灭尽。"
这时,世尊说完这些话后,又对弥勒菩萨说:"好啊!好啊!善男子,你现在能够依据圆满最极清净的妙瑜伽道来请问如来。你对瑜伽已经获得了确定的最极善巧,我已经为你宣说了圆满最极清净的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的正等觉者,已说过的、将要说的都是这样。所有善男子、善女人,都应该依此勇猛精进,好好修学。"
这时,世尊为了重申这个意思,说了偈颂:
"在法的假立瑜伽中,如果放逸修行就失去大义;
依止这个法和瑜伽,如果正确修行就能得到大觉。
见到有所得而想要摆脱,如果认为这种见解就是得到了法,
弥勒啊,那离瑜伽就远了,就像大地之于虚空那样遥远。
坚固地利益众生却不执着于做,
悟道后勤勉修行利益有情,
智者这样做直到劫末,
就能得到最上离染的喜悦。
如果有人为了欲望而说法,
那就是舍弃欲望却又重新取欲,
愚痴的人得到了无价的法宝,
反而到处游行乞讨。
对于争论纷扰的戏论执着,
应当舍弃并发起上等精进,
为了度化诸天及世间,
对于这个瑜伽你应当学习。"
这时,弥勒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对于这个解深密法门,应该叫什么名字?我应该怎样奉持?"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这叫做瑜伽了义的教法。对于这个瑜伽了义的教法,你应该这样奉持。"
当说这个瑜伽了义教法时,在大会中有六十万众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三十万声闻远离尘垢,对于诸法获得清净法眼。十五万声闻永尽诸漏,心得解脱。七万五千菩萨获得广大的瑜伽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