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一切法相品第四,白话直译

心意识相品第三


这时,广慧菩萨(一位大菩萨)向佛陀请教说:"世尊,您经常提到'精通心、意、识奥秘的菩萨'。那么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精通心意识奥秘的菩萨呢?佛陀您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认定一个菩萨精通心意识的奥秘的呢?"


广慧菩萨说完这话后,佛陀对他说:"很好!很好!广慧,你现在能够向我请教这样深奥的道理真是太好了。你现在是为了让无数众生得到利益和安乐,怜悯世间所有的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等所有众生,为了让他们获得利益和安乐才问这个问题的。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解释心意识的奥秘。


广慧,你要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各种众生投生到不同的类别中,可能是卵生、胎生、湿生或者化生。当他们的身体开始形成时,最初是由包含所有种子的心识(阿赖耶识)成熟,然后逐渐和合,不断发展壮大。这个识依靠两种执受而存在:第一种是对有形的感官及其所依身体的执受,第二种是对概念、名相、分别、语言等习气的执受。在色界中具有这两种执受,而在无色界中则不完全具备这两种。广慧,这个识也叫做阿陀那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识会持续追随执持着身体。它也叫做阿赖耶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识会收藏、储存一切,与身体同安共危。它也叫做心,为什么呢?因为它能积集和增长色、声、香、味、触等感受。


广慧,以阿陀那识为基础,六识才能运转,这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其中,眼睛和色境作为条件产生眼识,同时也会有分别的意识与眼识一起运作;耳、鼻、舌、身和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作为条件产生相应的识,同时也会有分别的意识与这些识一起运作。广慧,如果某时只有眼识在运作,那么这时就只有一个分别意识与眼识一起运作;如果某时有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识在运作,那么这时也只有一个分别意识与这些识一起运作。


广慧,这就像一条大瀑布,如果只有产生一个浪花的条件出现,就只会有一个浪花;如果有产生多个浪花的条件出现,就会有多个浪花,但是瀑布本身却一直在流动,永不断绝。又比如一面清净的镜子,如果只有产生一个影像的条件出现,就只会出现一个影像;如果有产生多个影像的条件出现,就会出现多个影像,但镜子本身并没有变成影像,也不会有用尽的时候。同样的道理,广慧,就像瀑流一样,以阿陀那识为基础,当某时出现产生一个眼识的条件时,就会产生一个眼识;当某时出现产生多达五个识的条件时,就会产生五个识。广慧,虽然菩萨通过对法的智慧来理解心意识的奥秘,但是如来并不仅仅因为这样就认定他完全精通心意识的奥秘。


广慧,如果菩萨能够在内心如实地看到:不执着于阿陀那、不执着于阿陀那识、不执着于阿赖耶、不执着于阿赖耶识、不执着于积集、不执着于心、不执着于眼睛和色境及眼识、不执着于耳朵和声音及耳识、不执着于鼻子和气味及鼻识、不执着于舌头和味道及舌识、不执着于身体和触觉及身识、不执着于意根和法境及意识,这样的菩萨才称得上是通达胜义的菩萨,如来才会认定他是通达胜义的菩萨。广慧,这才是真正精通心意识一切奥秘的菩萨,如来也是根据这个标准来认定谁是精通心意识一切奥秘的菩萨。"


这时,佛陀为了重申这个意思,说了一首偈语:


"阿陀那识非常深奥微细,

我不会向普通人和愚人解释,

因为它像瀑流一样含藏着一切种子,

怕他们产生分别心而执着它为'我'。"


一切法相品第四


这时,德本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如世尊所说的善于理解诸法特征的菩萨,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善于理解诸法特征的菩萨?如来到什么程度才会把他称为善于理解诸法特征的菩萨?"

说完这话后,世尊对德本菩萨说:"很好!德本,你现在能够向如来请教这样深奥的道理。你现在是为了利益安乐无数众生,怜悯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等,为了让他们获得利益安乐才提出这个问题。你应该仔细听!我将为你解释诸法的特征,诸法的特征大略有三种。哪三种呢?一是遍计所执相,二是依他起相,三是圆成实相。

"什么是诸法的遍计所执相呢?指的是为了言语交流,对一切法假立名称,区分自性和差别。

"什么是诸法的依他起相呢?指的是一切法因缘而生的自性,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如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粹的大苦蕴。

"什么是诸法的圆成实相呢?指的是一切法平等的真如。对于这个真如,诸菩萨众以勇猛精进为因缘,以如理作意、正确思维为因缘,才能通达;在这个通达的基础上逐渐修集,直到无上正等菩提才能证得圆满。

"善男子,就像眼睛有病的人眼中所有的病症,遍计所执相也应该这样理解。就像眼睛有病的人所看到的种种幻相,比如头发、光环、蜜蜂、苍蝇、巨胜花,或者是青黄赤白等各种颜色差别呈现,依他起相也应该这样理解。就像眼睛健康的人远离了眼中的病症,这健康的眼睛本来所见的无错乱境界,圆成实相也应该这样理解。善男子,譬如清净的水晶宝石,如果与蓝色染料结合,就会像帝青宝石、大青宝石的样子,因为错误地认为是帝青宝石、大青宝石而迷惑了众生。如果与红色染料结合,就会像琥珀宝石的样子,因为错误地认为是琥珀宝石而迷惑了众生。如果与绿色染料结合,就会像绿宝石的样子,因为错误地认为是绿宝石而迷惑了众生。如果与黄色染料结合,就会像金子的样子,因为错误地认为是真金而迷惑了众生。德本啊,就像那清净水晶上所呈现的各种颜色,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的言说习气也应该这样理解。就像那清净的水晶宝石,依他起相也应该这样理解。就像那清净水晶上所呈现的帝青宝石、大青宝石、琥珀、绿宝石、真金等相,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真实性,没有自性;同样,依他起相上由遍计所执相产生的,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真实性,没有自性,圆成实相也应该这样理解。

"再者,德本,因为名称和相互对应作为条件,所以可以了知遍计所执相;因为依他起相上的遍计所执相的执着作为条件,所以可以了知依他起相;因为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的无执着作为条件,所以可以了知圆成实相。

"善男子,如果诸菩萨能在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就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如果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就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如果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就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善男子,如果诸菩萨能在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就能断除杂染相法;如果能断除杂染相法,就能证得清净相法。这样,德本,因为诸菩萨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所以如实了知诸无相法、杂染相法、清净相法:因为如实了知无相法,所以断除一切杂染相法;因为断除一切杂染相法,所以证得一切清净相法,到这个程度就称为善于理解诸法特征的菩萨。如来到这个程度就称他为善于理解诸法特征的菩萨。"

这时,世尊为了重复说明这个意思,而说偈颂道:

"如果不了解无相法,就不能断除杂染相法;

因为不能断除杂染相法,就破坏了证得微妙清净相法的可能。

不观察诸行的种种过失,放逸的过失会伤害众生,

懈怠地住在动摇的法中,没有破坏可怜悯的事物。"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一切法相品第四,白话直译” 的相关文章

《解深密经》序品第一,白话直译

序品第一[唐]玄奘 译我是这样听说的:有一次,佛陀住在最殊胜光明的七宝庄严处。那里放射出巨大的光芒,照亮了无边无际的世界。无数美妙的装饰排列其中,周围没有边际,难以测量其范围。这个地方超越了三界,是由出世间的善根所产生的,是最自在的清净意识所显现的境界,是如来所居住的地方。许多大菩萨聚集在这里,还有...

《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第二,白话直译

胜义谛相品第二这时,如理请问菩萨在佛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最胜子,说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是指什么法?怎么叫无二?"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回答说:"善男子,一切法大致有两种:一是有为法,二是无为法。其中有为法既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无为法也既不是无为也不是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