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第二,白话直译
胜义谛相品第二
这时,如理请问菩萨在佛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最胜子,说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是指什么法?怎么叫无二?"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回答说:"善男子,一切法大致有两种:一是有为法,二是无为法。其中有为法既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无为法也既不是无为也不是有为。"
如理请问菩萨又问:"最胜子,为什么有为法既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无为法也既不是无为也不是有为?"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回答说:"善男子,所谓有为法,是佛陀假设施设的概念。既然是佛陀假设施设的概念,就是遍计所执的言语所说的。既然是遍计所执的言语所说的,就是究竟种种遍计的言语所说的,因为不是真实的,所以不是有为法。善男子,所谓无为法,也只是言语施设;离开有为法,无为法就很少能说什么了,其相也是如此。然而并非没有事实而有所说。什么是事实呢?就是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开名言而现等正觉,就在这离言的法性上,为了让他人也现等觉悟,而假立名相称之为有为法。
善男子,所谓无为法,也是佛陀假设施设的概念。既然是佛陀假设施设的概念,就是遍计所执的言语所说的。既然是遍计所执的言语所说的,就是究竟种种遍计的言语所说的,因为不是真实的,所以不是无为法。善男子,所谓有为法,也只是言语;假如离开无为法,有为法就很少能说什么了,其相也是如此。然而并非没有事实而有所说。什么是事实呢?就是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开名言而现等正觉,就在这离言的法性上,为了让他人也现等觉悟,而假立名相称之为无为法。"
这时,如理请问菩萨又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最胜子,这个事实是怎样的,那些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开名言而现等正觉,就在这离言的法性上,为了让他人也现等觉悟,而假立名相,或称为有为,或称为无为?"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回答说:"善男子,就像善于幻术的人或他的弟子站在四衢道口,堆积瓦砾、草叶、木头等,变化出各种幻象,比如大象、马、车、步兵,以及摩尼珠、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各种财物和粮食仓库等。如果有愚昧顽固、智慧低下的人看到这些幻象就认为:'这些确实是真实的大象、马、车、步兵、摩尼珠、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各种财物和粮食仓库等。'他们就按照所见所闻坚持执著,随之发表言论:'只有这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虚妄的。'这些人以后还需要再观察。
如果有不愚昧、不顽固,有智慧的人,看到这些幻象就会想:'这里并没有真实的大象、马、车、步兵、摩尼珠、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各种财物和粮食仓库等。只是有幻象迷惑了眼睛,让人产生了大象的想法,或对大象的各种差别想法,乃至产生各种财物和粮食仓库的想法,或它们的各种差别想法。'他们不会按照所见所闻坚持执著,也不会随之发表'只有这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虚妄的'这样的言论。为了表达这个意思,他们也会随之发表一些言论。这些人以后就不需要再观察了。
同样,如果有人是凡夫,是异生,还没有获得圣者的出世间智慧,不能了知一切法离言的本性。他们看到或听到有为法和无为法就会想:'这里确实有真实的有为法和无为法。'他们就按照所见所闻坚持执著,随之发表言论:'只有这是真实的,其他都是愚妄的。'这些人以后还需要再观察。
如果有人不是凡夫,已经见到圣谛,已经获得圣者的出世间智慧,能如实了知一切法离言的本性。他们看到或听到有为法和无为法就会想:'这里确实没有真实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只是有分别心产生的行相,就像幻象迷惑了觉知,让人产生有为无为的想法,或有为无为的各种差别想法。'他们不会按照所见所闻坚持执著,也不会随之发表'只有这是真实的,其他都是愚妄的'这样的言论。为了表达这个意思,他们也会随之发表一些言论。这些人以后就不需要再观察了。
善男子,就是这样,那些圣者对于这件事,以圣智圣见离开名言而现等正觉,就在这离言的法性上,为了让他人也现等觉悟,而假立名相,称之为有为,称之为无为。"
这时,解甚深义密意菩萨为了重申这个意思,说了一首偈颂:
"佛说离言无二义, 这是很深奥非愚人所能行;愚人对此被愚痴所迷惑, 喜欢执著二边而玩弄言论。
他们或不定或邪定, 长期流转生死受苦,
还违背这样的正确智慧论, 将来会投生为牛羊等类。"
这时,法涌菩萨对佛说:"世尊,从这里往东方过七十二恒河沙那么多世界,有一个世界叫做具大名称,那里的佛叫广大名称,我前些日子从那个佛土来到这里。我在那个佛土曾看到一个地方,有七万七千外道和他们的首领坐在一起,思考诸法的胜义谛相。他们一起讨论、衡量、观察、广泛推求时,对于一切法的胜义谛相最终无法获得,只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各自不同的见解、变化的见解,互相对立争论,口出尖锐言辞,互相攻击,弄得心烦意乱后,就各自散去了。世尊,我当时暗自想:'如来出世真是稀有难得!因为如来出世,所以对于这种超越一切思维的胜义谛相,也能通达证悟。'"
说完这些话后,世尊对法涌菩萨说:"善男子,确实如此,正如你所说。我对于超越一切思维的胜义谛相现等正觉,现等觉悟后,为他人宣说,显示开解,建立并阐明。为什么呢?因为我说的胜义,是诸圣者内自证悟的境界,是凡夫们层层推求所证的。所以,法涌,由此道理应知胜义超越一切思维的境界。再者,法涌,我说胜义是无相可行,而思维只在有相的境界中运行。所以,法涌,由此道理应知胜义超越一切思维的境界。再者,法涌,我说胜义是不可言说的,而思维只在可言说的境界中运行。所以,法涌,由此道理应知胜义超越一切思维的境界。再者,法涌,我说胜义超越一切表示,而思维只在可表示的境界中运行。所以,法涌,由此道理应知胜义超越一切思维的境界。再者,法涌,我说胜义超越一切诤论,而思维只在诤论的境界中运行。所以,法涌,由此道理应知胜义超越一切思维的境界。
法涌,你应当知道,就像有人终其一生只习惯于辛辣苦味,对于蜂蜜、石蜜等上好美味就无法思考,无法比较,无法理解。或者长期被欲望的偏好所控制,被欲望之火所烧灼,对于内心寂静、远离一切色声香味触相的妙乐就无法思考,无法比较,无法理解。或者长期执著于言说,喜欢世间的华丽言辞,对于内心寂静的圣者默然之乐就无法思考,无法比较,无法理解。或者长期执著于见闻觉知和表示,喜欢世间的各种表示,对于永远断除一切表示、灭除我执、达到究竟涅槃就无法思考,无法比较,无法理解。法涌你应当知道,就像有人长期执著于各种我所、执著和诤论,喜欢世间的各种诤论,对于北俱卢洲无我所、无执著、离诤论的状态就无法思考,无法比较,无法理解。同样,那些只会思维的人,对于超越一切思维的胜义谛相就无法思考,无法比较,无法理解。"
这时,世尊想要重申这个意思,就说了一首偈颂:
"内心证悟无相的境界,无法用言语表达,
超越一切争论的胜义谛,超越所有思维概念。"
这时,善清净慧菩萨对佛说:"世尊太奇妙了!世尊说得真好!正如世尊所说,胜义谛的本质非常微妙深奥,超越了一切法的相同或不同的性质,很难理解!世尊,我曾经看到一个地方,有一群正在修行胜解行地的菩萨坐在一起,共同讨论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是否相同或不同。在这个集会中,一部分菩萨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没有区别。'另一部分菩萨则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不是完全没有区别,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是不同的。'还有一些菩萨感到疑惑,就说:'这些菩萨谁说的是真实的?谁说的是虚假的?谁是如理行?谁不是如理行?'有人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没有区别。'有人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是不同的。'世尊,我看到这种情况后,心里想:'这些善男子,愚蠢顽固,不明白,不善巧,不如理行,对于微妙深奥的胜义谛超越诸行的相同或不同的性质无法理解。'"
说完这些话后,世尊对善清净慧菩萨说:"善男子,是的,是的,正如你所说:那些善男子,愚蠢顽固,不明白,不善巧,不如理行,对于微妙深奥的胜义谛超越诸行的相同或不同的性质无法理解。为什么呢?善清净慧,不是用这种方式思考诸行就能理解胜义谛的本质,或者证悟胜义谛。为什么呢?
"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那么现在所有凡夫都应该已经见到真理,所有凡夫都应该已经获得无上的方便安稳涅槃,或者应该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不同',那么已经见到真理的人对诸行的本质应该不能去除;如果不能去除诸行的本质,就应该无法从相的束缚中解脱;这个见到真理的人因为无法从相的束缚中解脱,所以也应该无法从粗重的束缚中解脱;因为无法从这两种束缚中解脱,已经见到真理的人应该无法获得无上的方便安稳涅槃,或者无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善清净慧,因为现在不是所有凡夫都已经见到真理,不是所有凡夫都已经能够获得无上的方便安稳涅槃,也不是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如果有人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根据这个道理,应该知道这完全不是如理行,不符合正确的道理。善清净慧,因为现在见到真理的人并非不能去除诸行的本质,而是能够去除;见到真理的人并非不能从相的束缚中解脱,而是能够解脱;见到真理的人并非不能从粗重的束缚中解脱,而是能够解脱;因为能从这两种障碍中解脱,所以也能获得无上的方便安稳涅槃,或者有能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此,'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不同'这种说法也是不合理的。如果有人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不同',根据这个道理,应该知道这完全不是如理行,不符合正确的道理。
"再者,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那么就像诸行的本质属于杂染的本质一样,胜义谛的本质也应该属于杂染的本质。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不同',那么就不应该说一切行的共同特征就是胜义谛的本质。善清净慧,因为现在胜义谛的本质并不属于杂染的本质,而诸行的共同特征被称为胜义谛的本质。所以,'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是不合理的,'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不同'也是不合理的。如果有人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或者'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不同',根据这个道理,应该知道这完全不是如理行,不符合正确的道理。
"再者,善清净慧,如果'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那么就像胜义谛的本质对诸行的本质没有差别一样,所有行的本质也应该这样没有差别;修观行的人对于诸行,无论是所见、所闻、所觉、所知,都不应该在之后再去寻求胜义。如果'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不同',那么就不应该说'诸行仅仅是无我性、无自性所显现的就是胜义相';而且应该同时建立不同的特征,即杂染相和清净相。善清净慧,因为现在一切行的本质都有差别,不是没有差别;修观行的人对于诸行,无论是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之后还会继续寻求胜义。"而且'诸行仅仅是无我性、无自性所显现的就是胜义相',并且不是同时建立杂染和清净两种不同的特征。因此,'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或'完全不同'都是不合理的。如果有人说'胜义谛的本质与诸行的本质完全没有区别'或'完全不同',根据这个道理,应该知道这完全不是如理行,不符合正确的道理。
"善清净慧,就像螺贝上的鲜白色,很难说它与螺贝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就像螺贝上的鲜白色一样,金子的黄色也是如此。就像箜篌声音中的美妙曲调,很难说它与箜篌声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就像黑沉香上的美妙香气,很难说它与黑沉香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就像胡椒的辛辣味,很难说它与胡椒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就像胡椒的辛辣味一样,诃子的淡味也是如此。就像蠹罗绵的柔软性,很难说它与蠹罗绵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就像熟酥中的醍醐,很难说它与熟酥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又如一切行的无常性,一切有漏法的苦性,一切法的无我性,很难说它们与行等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又如贪欲的不寂静相和杂染相,很难说它们与贪欲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就像贪欲一样,对于嗔恨和愚痴也是如此。同样,善清净慧,胜义谛的本质,也不能说它与诸行的本质是完全相同还是不同。善清净慧,我对于如此微细极微细、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超越诸法一异性相的胜义谛相已经完全觉悟,觉悟之后为他人宣说,显示开解,建立阐明。"
这时,世尊想要重申这个意思,就说了一首偈颂:
"行界与胜义的本质,离开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如果分别为相同或不同,那就不是如理行。
众生被相的束缚,以及粗重的束缚所困,
必须勤修止观,才能获得解脱。"
这时,世尊对长老善现说:"善现,在有情界中,你知道有多少有情怀有增上慢,因为被增上慢所控制而对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在有情界中,你知道有多少有情离开增上慢而对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
长老善现回答佛陀说:"世尊,我知道在有情界中,只有少数有情离开增上慢而对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世尊,我知道在有情界中,有无量无数不可说的有情怀有增上慢,因为被增上慢所控制而对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
"世尊,有一次我住在阿兰若大树林中,当时有很多比丘也住在这个林子里,靠近我的地方。我看到这些比丘在下午时分聚集在一起,根据他们所获得的现观,各自说明自己对各种法相的理解。其中有一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五蕴的理解,对五蕴的特征、五蕴的生起、五蕴的灭尽、五蕴的消灭、证悟五蕴的消灭而解释自己的理解。就像这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五蕴的理解,还有一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十二处的理解,还有一类比丘获得了对缘起的理解,也是这样。还有一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四食的理解、对四食的特征、四食的生起、四食的灭尽、四食的消灭、证悟四食的消灭而解释自己的理解。还有一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四谛的理解、对四谛的特征、对四谛的遍知、对四谛的永断、对四谛的证悟、对四谛的修习而解释自己的理解。还有一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十八界的理解、对十八界的特征、对十八界的种种性质、对十八界的非一性、对十八界的灭、对十八界的灭的证悟而解释自己的理解。还有一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四念住的理解、对四念住的特征、对四念住能对治所治的、对四念住的修习、对未生起的四念住令其生起、对已生起的四念住令其坚固不忘、倍加修习增广而解释自己的理解。就像这类比丘获得了对四念住的理解,还有一类比丘获得了对四正断的理解、获得了对四神足的理解、获得了对五根的理解、获得了对五力的理解、获得了对七觉支的理解,也是这样。还有一类比丘因为获得了对八正道的理解、对八正道的特征、对八正道能对治所治的、对八正道的修习、对未生起的八正道令其生起、对已生起的八正道令其坚固不忘、倍加修习增广而解释自己的理解。
"世尊,我看到这种情况后,心里想:'这些长老依据他们所获得的现观,各自解释对各种法相的理解。应该知道这些长老,全都怀有增上慢,因为被增上慢所控制,对于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无法理解。所以世尊太奇妙了!世尊说得真好!正如世尊所说,胜义谛的本质是最微细中的微细、最甚深中的甚深、最难通达中的难通达,是遍一切一味相。'世尊,在这个圣教中修行的比丘,对于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尚且难以通达,更何况是外道呢?"
这时,世尊对长老善现说:"是的,是的。善现,我对于最微细中的微细、最甚深中的甚深、最难通达中的难通达,遍一切一味相的胜义谛已经完全觉悟,觉悟之后为他人宣说,显示开解,建立阐明。为什么呢?善现,我已经显示在一切蕴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我已经显示在一切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这个清净所缘在一切蕴中,是一味相没有差别。就像在蕴中一样,在一切处中乃至一切道支中,也是一味相没有差别。所以,善现,根据这个道理,应该知道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再者,善现,修观行的比丘,一旦通达了一蕴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就不再寻求其他蕴、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而是依止这个真如、胜义、无二智,对遍一切一味相的胜义谛进行审察趣证。因此,善现,根据这个道理,应该知道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再者,善现,如果那些蕴各有不同的特性,那些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也各有不同的特性,如果一切法的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也有不同的特性,那么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就应该有因,是从因所生;如果是从因所生,就应该是有为法;如果是有为法,就不应该是胜义;如果不是胜义,就应该再去寻求其他的胜义谛。善现,因为这个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是有因的,不是从因所生的,也不是有为法,是胜义谛,得到这个胜义就不再寻求其他的胜义谛;只有常常如此、恒常如此,无论如来出世与否,诸法的法性都是如此安立,法界如此安住。因此,善现,根据这个道理,应该知道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善现,就像在种种不同类别、不同特性的色法中,虚空是无相的、无分别的、无变异的,遍一切处都是一味相;同样,在有不同性质、不同特性的一切法中,胜义谛也是遍一切处都是一味相,应该这样理解。"
这时,世尊想要重申这个意思,就说了一首偈颂:
"这个遍一切一味相,诸佛说的胜义是没有差异的;
如果有人在这其中产生差异的分别,
他们一定是愚痴的,依靠增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