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相应部7相应3经 阿修罗王经(白话佛经)解说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林松鼠栖息处。婆罗门阿修罗王婆罗豆婆遮听说:"据说,婆罗豆婆遮族的婆罗门在沙门乔达摩面前从在家生活出家成为无家者。"他因此生气不悦,前往世尊所在之处。到了之后,用粗鲁无礼的话辱骂、责备世尊。

当他这样说时,世尊保持沉默。

然后,婆罗门阿修罗王婆罗豆婆遮对世尊说:"沙门,你输了!沙门,你输了!"

世尊以偈颂回答:

"愚者以为胜,说出粗暴的话;

但对明白人来说,忍耐才是真正的胜利。

对愤怒的人发怒,只会使自己更加堕落;

不对愤怒的人发怒,才能赢得难胜的战斗。

他为双方谋福利,为自己也为他人;

当知他人愤怒时,保持正念平静下来的人。

治愈双方的人,治愈自己也治愈他人。

不懂正法的人,以为这样的人是愚者。"

听了这些话,婆罗门阿修罗王婆罗豆婆遮对世尊说:"太奇妙了,乔达摩先生!...我皈依乔达摩先生、正法和僧团。愿乔达摩先生接受我为在家弟子,从今天起终生皈依。"

而这位尊者婆罗豆婆遮后来成为阿罗汉之一。


这篇文章蕴含了深刻的佛法智慧,让我们来逐层解析:

1. 背景解释:

   文章开始描述了佛陀在王舍城弘法的情景。一位婆罗门听说自己族人出家,感到愤怒和不满。这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以及对新兴思想的抵触。

2. 愤怒与沉默的对比:

   婆罗门用粗鲁的话辱骂佛陀,而佛陀保持沉默。这种对比展示了佛陀的智慧和修为。沉默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强大的自制力和内心平静的表现。

3. 佛陀的回应:

   佛陀用诗偈回应,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教导方式。他没有直接反驳或辩论,而是用富有哲理的话语来启发对方。

4. 偈颂的深层含义:

   - 真正的胜利不在于言语的争锋,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忍耐。

   - 以怒报怒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而保持冷静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 真正的智者不仅考虑自己,还为他人着想,这种胸怀才能化解冲突。

   - 表面看似软弱的忍让,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和力量。

5. 婆罗门的转变:

   听完佛陀的话,婆罗门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愤怒到皈依。这展示了佛法的力量,以及真理对人心的震撼。

6. 最终的成就:

   文章最后提到婆罗门成为阿罗汉,意味着他达到了最高的修行境界。这说明即使是最初充满敌意的人,也有可能通过正确的引导达到觉悟。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思考:

1. 面对冲突时,沉默和智慧的回应往往比激烈的争辩更有力量。

2. 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击败对方,而在于化解矛盾,实现双方的和谐。

3. 愤怒常常源于无知和误解,而理解和智慧能够化解这种负面情绪。

4. 每个人都有觉悟的潜能,即使是最初充满敌意的人也可能成为修行的楷模。

5. 真正的智慧不仅能改变自己,还能影响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敌意和误解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回应,不仅能化解冲突,还能引导他人走向更高的境界。它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忍耐、智慧和慈悲,以更积极的方式面对各种挑战和冲突。


“28.相应部7相应3经 阿修罗王经(白话佛经)解说” 的相关文章

口口相传的奇迹: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

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圣典,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想象一下,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佛陀刚刚圆寂,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于是,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就像一颗智慧的...

1.相应部3相应1经 年轻经(白话佛经)解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来到世尊处。来到后,与世尊互相问候。寒暄已毕,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对世尊如是说:"乔达摩先生也自称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大王,若有人如实所言'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

3.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白话佛经)解说

起因于舍卫城。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还有其他结果吗?"世尊回答说:"大王啊,对于已出生的人,除了衰老和死亡,没有其他结果。大王啊,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拥有大量财富、巨额收入、大量的金银财宝、丰富的生活用品和...

4.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白话佛经)解说

舍卫城缘起。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体行为不善、语言行为不善、心意行为不善的人,对他们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即使他们会这样说:'...

5.相应部3相应5经 自我保护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在舍卫城所说的。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谁是自我受保护的?谁是自我不受保护的?'尊者,我想到:'凡是身行不善、语行不善、意行不善的人,他们的自我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他们有象兵、马兵、车兵或步兵保护,他们的...

6.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白话佛经)解说

这是舍卫城的缘起。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对世尊说道:"尊者,当我独处静坐时,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也不放逸,不贪恋欲乐,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相反,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放逸、贪恋欲乐,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