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41经

杂阿含41经[正闻本153经/佛光本87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有五种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我对这五种受阴有五种如实的了解:对色如实了解,对色的生起、色的味道、色的过患、色的离弃如实了解。


同样地,对受……想……行……识如实了解,对识的生起、识的味道、识的过患、识的离弃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色如实了解呢?所有的色,都是由四大及四大所造的色,这就是色,这就是对色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色的生起如实了解呢?对色的喜爱,就是色的生起,这就是对色的生起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色的味道如实了解呢?就是因色而生的喜悦,这就是色的味道,这就是对色的味道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色的过患如实了解呢?如果色是无常的、苦的、会变化的,这就是色的过患,这就是对色的过患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色的离弃如实了解呢?如果能调伏对色的欲望和贪恋,断除欲望和贪恋,超越欲望和贪恋,这就是色的离弃,这就是对色的离弃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受如实了解呢?有六种受:眼触所生的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的受,这就是受,这就是对受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受的生起如实了解呢?触的生起就是受的生起,这就是对受的生起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受的味道如实了解呢?因六种受而生的喜悦,这就是受的味道,这就是对受的味道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受的过患如实了解呢?如果受是无常的、苦的、会变化的,这就是受的过患,这就是对受的过患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受的离弃如实了解呢?调伏对受的欲望和贪恋,断除欲望和贪恋,超越欲望和贪恋,这就是受的离弃,这就是对受的离弃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想如实了解呢?就是六种想,哪六种呢?即眼触所生的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的想,这就是想,这就是对想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想的生起如实了解呢?就是触的生起就是想的生起,这就是对想的生起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想的味道如实了解呢?想所引起的喜悦,这就是想的味道,这就是对想的味道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想的过患如实了解呢?就是想是无常的、苦的、会变化的,这就是想的过患,这就是对想的过患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想的离弃如实了解呢?如果能调伏对想的欲望和贪恋,断除欲望和贪恋,超越欲望和贪恋,这就是想的离弃,这就是对想的离弃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行如实了解呢?就是六种思:眼触所生的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的思,这就是行,这就是对行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行的生起如实了解呢?触的生起就是行的生起,这就是对行的生起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行的味道如实了解呢?就是行所引起的喜悦,这就是行的味道,这就是对行的味道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行的过患如实了解呢?如果行是无常的、苦的、会变化的,这就是行的过患,这就是对行的过患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行的离弃如实了解呢?如果能调伏对行的欲望和贪恋,断除欲望和贪恋,超越欲望和贪恋,这就是行的离弃,这就是对行的离弃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识如实了解呢?就是六种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这就是识,这就是对识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识的生起如实了解呢?就是名色的生起就是识的生起,这就是对识的生起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识的味道如实了解呢?识所引起的喜悦,这就是识的味道,这就是对识的味道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识的过患如实了解呢?如果识是无常的、苦的、会变化的,这就是识的过患,这就是对识的过患如实了解。


什么是对识的离弃如实了解呢?就是调伏对识的欲望和贪恋,断除欲望和贪恋,超越欲望和贪恋,这就是识的离弃,这就是对识的离弃如实了解。


比丘们!如果沙门、婆罗门对色有这样的了解、这样的见解;有这样的了解、这样的见解而离欲向前,这就叫正向,如果是正向的人,我说他们已经入道;对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色如实了解、如实看待,对色生起厌离,离开欲望,不再产生烦恼,心得解脱;如果心得解脱,就成为纯一;纯一者则能确立梵行;梵行确立者,就能摆脱他人的束缚,这就是苦的尽头;对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佛陀说完这篇经文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接受并奉行。


文言文原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我于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

  云何色集如实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

  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

  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

  云何色离如实知?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

  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

  云何受味如实知?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

  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

  云何受离如实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

  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实知。

  云何想集如实知?谓: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

  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

  云何想患如实知?谓: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

  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

  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

  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

  云何行味如实知?谓: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

  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

  云何行离如实知?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

  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

  云何识集如实知?谓:名色集是名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

  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

  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

  云何识离如实知?谓: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

  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离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说彼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如实见,于色生厌,离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列表

上一篇:杂阿含40经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杂阿含41经” 的相关文章

杂阿含1经

杂阿含1经[正闻本1-4经/佛光本1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你们应当观察色(物质形态)是无常的,这样观察就是正确的观察;正确观察就会产生厌离之心;有了厌离之心,就能消除喜爱和...

杂阿含2经

杂阿含2经[正闻本5经/佛光本2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你们应当正确地思考,如实地认识到色是无常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比丘如果能正确思考色,如实地认识...

杂阿含3经

杂阿含3经[正闻本6经/佛光本3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那么就无法断除痛苦。同样地,...

杂阿含4经

杂阿含4经[正闻本7经/佛光本4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

杂阿含5经

杂阿含5经[正闻本8经/佛光本5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色(物质形态)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也无法明白苦的本...

杂阿含6经

杂阿含6经[正闻本9经/佛光本6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佛陀的尊称)对众多比丘(佛教僧侣)说:"对于色(物质形态),如果不了解它,不明白它的本质,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和贪恋,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这样的人就无法超越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