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修习什么法门就能进入有学、无学的状态?

相应部48相应53经/有学经(根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城的瞿师罗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有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有学的状态之中呢?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无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无学的状态之中呢?”


听法的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您是我们的皈依,您是我们的导师,我们按您所说的法去修行,如果世尊您能够为我们解答:「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有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有学的状态之中?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无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无学的状态之中?」这两问题,我们就会在听您说法后,按您所说的去做的,去修行的,我们会时刻都受持世尊您对我们所说的正法的。”


佛陀说:“比丘们,什么是有学呢?就是还没有完全获得解脱的圣弟子,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还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实践修行的圣弟子,他们就是有学,如果按证悟的果位来说,阿罗汉果位以下的果位都被称为有学,有学阶段证悟的果位,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向入流果、向一来果、向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六章;入流果、一来果、不还果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


也就是说:有学就是还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行,还没有彻底的从世间解脱出来,还没有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有学简单的说就是:还没有达成修行的最终目标,还需要继续的修行。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灭尽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


什么是无学呢?就是已经完全获得解脱的圣弟子,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圣弟子,他们就是无学。


也就是说:无学就是已经彻底的从世间解脱出来,已经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之中。


无学简单的说就是:已经达成了修行的目标,不需要再继续修行的圣弟子,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灭尽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


比丘们,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有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有学的状态之中呢?


比丘们,明白了四圣谛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就进入了有学的阶段,他们就进入了有学的状态之中。


什么是「四圣谛」呢?「四圣谛」指的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相、真理,「苦」是指世间有生命的众生是痛苦的(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因为世间一切的事物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远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随时在变化,世间的众生会衰老、生病、死亡,世间的众生拥有的事物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世间的众生无法随心所欲,还可能会遇上灾难、灾祸。幸福快乐的生活无法永远保持,无法永远存在。


「集」是指烦恼和痛苦生起的原因是什么?烦恼和痛苦生起的根源、原因就是贪欲、渴爱,就是因为贪爱,所以失去或是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就是因为贪爱,所以就会想尽办法、不择手段的去获取,就会去做恶行,说恶言,生恶念。做恶行,说恶言,生恶念就会造下罪业,就会导致不祥、危险、不幸、烦恼、痛苦的结果。


「灭」是指要灭尽烦恼和痛苦就要先灭尽贪欲、渴爱,灭尽了贪欲、渴爱就能灭尽烦恼和痛苦。


「道」是指灭尽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也就是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修习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白了四圣谛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继续听闻如来说法后,就会深思与比较:「他们过去听闻与学习到的不同教派,不同修行人,不同导师教导给他们的见解、思想、观点、修行方法,与如来所说的正法与教导给他们的修行方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差异。」


经过他们的仔细比较与深思后,他们就会明白:「世间其他教派、修行人、导师教导给他们的见解、思想、观点、修行方法都达不到如来正法与修行方法的高度与境界。如来的正法与修行方法是世间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最有效的方法,是世间第一的正法与修行方法。」


由此这些世间人或众生,他们的内心中就会建立起对如来正法和修行方法的坚固信心。


当世间人或众生对如来和如来的正法生起坚固信心之后,他们就会逐渐明白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什么(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解释,见第八百一十九章),他们就能由修习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而亲身体验到由浅入深的各种清净境界,他们就能逐渐证悟由低到高的各种果位,他们知道阿罗汉果位是什么,明白阿罗汉果位的法理,但是他们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他们还没有亲身体验到阿罗汉果位的清净境界,这些在有学阶段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证悟果位的范围就在: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这些果位之内。他们知道阿罗汉果位的法义,但是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


这些有学阶段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仍然有执着和挂念,他们的烦恼和痛苦还没有完全的灭尽,他们在有学阶段的末期能够融会贯通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这些果位中证悟的智慧。


什么是融会贯通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这些果位中证悟的智慧呢?其实就是进入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之中,亲身体验到这些由低到高果位的清净境界。


这些有学阶段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也将明白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是什么(六根解释,见第八百零二章),他们明白:他们的修行目标就是灭尽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生起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他们的修行目标就是不再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生起任何的念想、见解、思想;


他们明白:他们的修行目标就是灭尽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耳朵与听到的声音,鼻子与闻到的气味,舌头与尝到的味道,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想到的念想、思想、见解生起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他们修行的目标就是不再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耳朵与听到的声音,鼻子与闻到的气味,舌头与尝到的味道,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想到的念想、思想、见解生起任何的念想、见解、思想。


比丘们,进入有学的阶段是递进的,先听闻如来说法明白四圣谛的法义,开启智慧,建立起慧根,随着慧根修习的深入,信根就能随之建立起来(信根解释,见第八百一十九章);


当信根建立起来的时候,随着信根修习的深入,精进根就能随之建立起来(精进根解释,见第八百一十九章);


当精进根建立起来的时候,随着精进根修习的深入,念根就能随之建立起来(念根解释,见第八百一十九章);


当念根建立起来的时候,随着念根修习的深入,定根就能随之建立起来(定根解释,见第八百一十九章)。


当定根建立起来的时候,随着定根修习的深入,就能证悟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这些由低到高的果位,就能体验到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这些果位中的清净境界。


比丘们,在修习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的过程之中,就能逐渐的熄灭、平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生起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逐渐的熄灭、平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生起念想、见解、思想;就能逐渐的熄灭、平息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耳朵与听到的声音,鼻子与闻到的气味,舌头与尝到的味道,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想到的念想、思想、见解生起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逐渐的熄灭、平息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耳朵与听到的声音,鼻子与闻到的气味,舌头与尝到的味道,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想到的念想、思想、见解生起的念想、见解、思想。


比丘们,你们要注意: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是相关联的,不要把它们当成是独立不相关的事物,不要分开去理解五根与六根的法义,所谓五根,所谓六根,那只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比丘们,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无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无学的状态之中呢?


比丘们,进入无学的阶段,要经历有学的阶段,要修习在有学阶段中的各种修行方法。有学的阶段是进入无学阶段的基础。


比丘们,如来之前说所谓无学就是不需要再继续修行了,那为什么在这里如来又说:「进入无学的阶段,要经历有学的阶段,有学的阶段是进入无学阶段的基础」呢?这是不是自相矛盾了呢?


比丘们,其实并不矛盾,无学就是已经熟练掌握了有学阶段的各种修行方法,熟练到什么程度了呢?熟练到了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之中。


有学无法直接进入涅槃境界之中,需要引导、指引,需要依靠修行方法才能进入清净境界之中,并且所进入的清净境界仍然有烦恼和痛苦的存在,烦恼和痛苦没有完全的被灭尽,所进入的清净境界之中掺杂有烦恼和痛苦,不是完全的清净,没有彻底的灭尽烦恼和痛苦。


无学直接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不需要引导、指引,不需要依靠修行方法就可以进入纯正、纯一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清净境界。不用借助已经开启的智慧,不用借助各种修行方法就能直接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清净境界之中。


比丘们,你们要明白无学是建立在对有学阶段修行方法的熟练程度上的,已经熟练到不需要引导、指引,不需要依靠各种修行方法,不需要借助已经开启的智慧,就能直接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清净境界之中。


比丘们,也许你们还是会感觉很难理解刚才如来所说的法语,如来现在做一个类比,你们就明白了:比如有个人他出远门办事,在他出去办事情的这段时间,他的家乡发大水,他的房子被洪水冲垮了,他的亲人也被洪水淹死了。当他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就非常的痛苦,他不知道该如何去排解内心中的痛苦,于是他就寻找各种导师开解他,寻找各种修行的方法让自己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这是第一种情况,需要依靠引导、指引、修行才能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


那么比丘们,如果这个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家乡发大水,不知道他的房子已经被洪水冲垮,不知道他的家人已经被洪水淹死的事情,那么他既然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他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房屋被洪水冲塌,失去亲人而烦恼和痛苦了,这就是不需要依靠引导、指引,不需要修行就能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其实在这种情况之中,也谈不上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了,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连烦恼和痛苦的念想都没有生起,既然连烦恼和痛苦的念想都没有生起,那还需要去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吗?那就谈不上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了。


比丘们,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人他知道家乡发大水,知道了他的房子已经被洪水冲垮,知道了他的家人已经被洪水淹死的事情,但是,这个人如果遇到了其他紧急的事情,比如遇上了战争、兵乱,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了,他就会担心被乱兵伤害,他就会担心被乱兵杀死,他的注意力就会专注在:「如何避免被乱兵伤害、杀死,如何躲避战争、兵乱」这个问题上了,自己家乡的房子被洪水冲跨,自己的家人被洪水淹死的事情就被害怕被乱兵伤害,害怕被乱兵杀死,以及躲避战争、兵乱的念想所替换,他此时的内心中已经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已经充满了躲避战乱的念想,已经顾不上去想家乡洪水的事情了,已经顾不上为自己房子被冲垮,家人被淹死的事情烦恼和痛苦了。


又比如,这个人他知道了自己家乡的房子已经被冲垮,自己的家人已经被洪水淹死的事情,但是此时他在外地遇上了饥荒,他看见无数多的人被饿死,他自己也饥饿难耐、浑身无力。他当前想的就是如何找到食物,如何让自己摆脱饥饿。他的注意力就专注在饥饿上了,就专注在如何解决饥饿的问题上了,他也就顾不上为家乡房子被冲垮,家人被淹死的事情而烦恼和痛苦了。


还比如这个人他知道家乡发大水,房子被冲垮,家人被淹死的事情,可是他在外地身患重病,他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不堪,此时的他也就顾不上为房子被冲垮,家人被淹死的事情烦恼和痛苦了。


比丘们,如来只是做了一些类比,在这些类比之中,这个人虽然不再为自己的房子被冲垮,自己的家人被淹死的事情烦恼和痛苦,但是他又陷入了新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第一种情况,他知道自己的房子被冲垮,知道自己的家人被淹死的事情,他会生起烦恼和痛苦,他会想办法寻找排解烦恼和痛苦的方法和智慧。


第二种情况,他不知道家乡发生的事情,既然不知道当然就不会产生烦恼和痛苦。


第三种情况,他遇上战争、兵乱,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战争、兵乱转移,虽然已经不会为家乡发生的事情烦恼和痛苦,但是却陷入了对战争、兵乱的恐惧之中,由战争、兵乱生起了烦恼和痛苦,真所谓是刚从一个陷阱中逃离出来,又掉入了另一个陷阱之中。刚从一种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又掉入了另一种烦恼和痛苦之中。刚从家破人亡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又掉入了战争、兵乱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第四种情况,他遇上饥荒,没有食物吃,饥饿难耐。他的注意力已经专注在饥饿上,已经专注在如何解决饥饿的问题上,家乡发生的事情他已经顾不上去想了,他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饥饿上,已经转移到寻找食物上,刚从家破人亡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又掉入了饥饿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第五种情况,他身患重病,他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不堪,他的注意力已经专注在病痛上,已经转移到病痛上,他已经顾不上去想家乡发生的事情,刚从家破人亡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又掉入了疾病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比丘们,你们比较一下这五种情况,有学类似于第一种情况,需要借助修行方法、智慧的引导、指引来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


有学也类似于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第五种情况,不过比丘们,你们要注意第三种情况是用战争、兵乱生起的烦恼和痛苦替换掉家破人亡的烦恼和痛苦;


第四种情况是用饥饿生起的烦恼和痛苦替换掉家破人亡的烦恼和痛苦;


第五种情况是用疾病生起的烦恼和痛苦替换掉家破人亡的烦恼和痛苦;


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第五种情况刚从一种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又陷入了另一种烦恼和痛苦之中。


比丘们,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第五种情况用来类比有学阶段并不恰当,因为有学阶段是用清净的念想、思想、见解替换掉烦恼和痛苦,如来在这里做类比只是说明烦恼和痛苦转移替换的这个过程,你们明白烦恼和痛苦转移替换的过程就可以了。


比丘们,如果是这种情况,对有学阶段的类比就恰当了,是哪种情况呢?这个人知道了家乡房子被冲垮的事情,知道了家人被淹死的事情,他生起了烦恼和痛苦,他为了熄灭、平息、灭尽自己内心中生起的烦恼和痛苦,于是就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一片树叶上,除了观察这片树叶的念想外,他不再想其他的事情,或者他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专注在数呼吸的念想上,他数吸气的次数,或者数呼气的次数,比丘们,这里要注意,不是同时数吸气和呼气的次数,而是在吸气和呼气这两者中选择其中一种计数,或者数吸气的次数,或者数呼气的次数。那么这个人他就能用集中专注树叶的念想替换掉家破人亡的烦恼痛苦念想,或者这个人就能用集中专注数吸气次数的念想,或用集中专注数呼气次数的念想替换掉家破人亡的烦恼痛苦念想。比丘们,这就是用清净的念想替换掉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无学有点类似于第二种情况,就是因为熟悉有学阶段的各种修行方法,就是因为熟悉有学阶段体验到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当对各种修行方法熟练到一定的程度,就能极其快速的进入各种清净境界之中,当对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直接不假思索的进入这些清净境界之中,因为明白在这些清净境界之中的感觉是什么,所以就能直接进入这些清净境界之中。这里可能不太好理解,如来做个比喻:比如一个人他曾经吃过桃子,他知道桃子的味道是什么,当别人说起桃子的时候,他就能回想起桃子的味道是什么,当那些曾经进入过由低到高清净境界的圣弟子们想到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这些果位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在这些果位之中的感觉是什么,当他们熟悉在这些果位之中所体验到的清净境界后,就能依靠对这些果位中所体验到清净境界,直接进入到这些果位之中。


比丘们,无学证悟的是什么果位呢?无学证悟的是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证悟了阿罗汉果位就灭尽了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就从生死轮回中彻底的解脱出来,就进入了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比丘们,这就是有学与无学的法义,这就是「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有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有学的状态之中?修习什么法门,修习什么修行方法就能进入无学的阶段,就能进入无学的状态之中?」这个问题的解答。


比丘们,简单说有学需要明白四圣谛,需要修习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需要明白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需要灭尽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生起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而无学是建立在对有学阶段各种修行方法的熟练程度上的,是建立在对有学阶段各种由低到高清净境界的熟悉程度上的。


比丘们,更简要的说法就是:念想、思想、见解的生起就是烦恼和痛苦的生起,要想灭尽烦恼和痛苦就要知道如何去引导自己的念想、思想、见解,如来的修行方法就是用各种修行方法来转移烦恼和痛苦的念想、思想、见解,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们就明白了如来正法的核心。最终的修行目标就是不生起任何的念想、思想、见解,既然没有生起任何的念想、思想、见解,也就谈不上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了,因为烦恼和痛苦也只是一种念想、思想、见解而已。有学阶段训练的是用各种修行方法将烦恼和痛苦的念想、思想、见解转移成为清净的念想、思想、见解,配上已经开启的智慧能够加速烦恼和痛苦念想、思想、见解的转移。


无学阶段由于已经熟悉了进入清净境界的感觉,就能寻着清净境界的感觉,直接进入清净境界之中,不再借助于各种修行方法,不再借助于各种已经开启的智慧。在无学的阶段中不会生起任何的念想、思想、见解,因此烦恼和痛苦就被彻底的灭尽了,这种境界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8.53/(3) Sekhasuttaṃ

   523. Ev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kosambiyaṃ viharati ghositārāme. Tatra kho bhagavā bhikkhū āmantesi– “atthi nu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sekho bhikkhu 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sekhosmī’ti pajāneyya, asekho bhikkhu a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asekhosmī’ti pajāneyyā”ti?

   Bhagavaṃmūlakā no, bhante, dhammā …pe… “atthi,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sekho bhikkhu 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sekhosmī’ti pajāneyya, asekho bhikkhu a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asekhosmī’ti pajāneyya”.

   “Katamo ca,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sekho bhikkhu 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sekhosmī’ti pajānāti? Idha, bhikkhave, sekho bhikkhu ‘idaṃ dukkhan’ti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ayaṃ dukkhasamudayo’ti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ayaṃ dukkhanirodho’ti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ay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ayampi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sekho bhikkhu 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sekhosmī’ti pajānāti”.

   “Puna caparaṃ, bhikkhave, sekho bhikkhu iti paṭisañcikkhati – ‘atthi nu kho ito bahiddhā añño samaṇo vā brāhmaṇo vā yo evaṃ bhūtaṃ tacchaṃ tathaṃ dhammaṃ deseti yathā bhagavā’ti? So evaṃ pajānāti– ‘natthi kho ito bahiddhā añño samaṇo vā brāhmaṇo vā yo evaṃ bhūtaṃ tacchaṃ tathaṃ dhammaṃ deseti yathā bhagavā’ti. Ayampi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sekho bhikkhu 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sekhosmī’ti pajānāti”.

   “Puna caparaṃ, bhikkhave, sekho bhikkhu pañcindriyāni pajānāti– saddhindriyaṃ, vīriyindriyaṃ, satindriyaṃ, samādhindriyaṃ, paññindriyaṃ– yaṃgatikāni yaṃparamāni yaṃphalāni yaṃpariyosānāni. Na heva kho kāyena phusitvā viharati; paññāya ca ativijjha passati. Ayampi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sekho bhikkhu 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sekhosmī’ti pajānāti”.

   “Katamo ca,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asekho bhikkhu a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asekhosmī’ti pajānāti? Idha, bhikkhave, asekho bhikkhu pañcindriyāni pajānāti– saddhindriyaṃ, vīriyindriyaṃ, satindriyaṃ, samādhindriyaṃ, paññindriyaṃ– yaṃgatikāni yaṃparamāni yaṃphalāni yaṃpariyosānāni. Kāyena ca phusitvā viharati; paññāya ca ativijjha passati. Ayampi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asekho bhikkhu a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asekhosmī’ti pajānāti”.

   “Puna caparaṃ, bhikkhave, asekho bhikkhu cha indriyāni pajānāti. ‘Cakkhundriyaṃ, sotindriyaṃ, ghānindriyaṃ, jivhindriyaṃ, kāyindriyaṃ, manindriyaṃ– imāni kho cha indriyāni sabbena sabbaṃ sabbathā sabbaṃ aparisesaṃ nirujjhissanti, aññāni ca cha indriyāni na kuhiñci kismiñci uppajjissantī’ti pajānāti. Ayampi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asekho bhikkhu asekhabhūmiyaṃ ṭhito ‘asekhosmī’ti pajānātī”ti. Tatiyaṃ.


“第八百二十五章 修习什么法门就能进入有学、无学的状态?” 的相关文章

第八章 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人

相应部3相应8经/茉莉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与茉莉王后在王宫中最高的楼阁顶层眺望远方,波斯匿王这时对茉莉王后说:“茉莉,我现在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你如实的回答我,好吗?”茉莉王后回答:“大王,您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请说。”波斯匿王说:“茉莉,对于你来说,你对世间任何人...

第十章 什么才是世间最大的捆绑和束缚?

相应部3相应10经/繫缚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有一大群罪犯被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下令抓捕,这些罪犯一些人的身体被绳子捆绑,一些人的脚上被套上脚链,一些人全身都被套上锁链,他们垂头丧气的被官差押赴监狱关押。那个时候,有很多出家人在中午前穿好法衣,拿着饭钵到舍卫城中化缘饭食,他们看见了被...

第十一章 不可随便相信人

2.第二品相应部3相应11经/七位结髮者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一天,佛陀住在舍卫城的东园鹿母讲堂,傍晚的时候,佛陀停止静坐观想,起座来到屋外安坐,那时,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这时,有七位留着头发修行的人,有七位尼乾陀教徒,有七位裸体修行人,有七位只穿一...

第十二章 什么欲望是世间排名第一的欲望?

相应部3相应12经/五位国王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以波斯匿王为首的五位国王正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欲望是最让人贪爱不舍、恋恋不忘,排名第一的欲望呢?」五位国王有各自的说法,其中有位国王说:「眼睛看见的事物,比如看见黄金珠宝,看见国色天香的女子,看见等等的事物就是最让人陶醉,最让人贪...

第十七章 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长久的获益?

相应部3相应17经/不放逸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有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让自己的现在世获得利益,也可以让自己的未来世获得利益呢?有没有让自己的当世和来世都能获得好处的方法呢?”佛陀说:“大王,有...

第二十九章 愤怒只会伤害到自己

相应部7相应4经/酸粥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阿修罗王皈依佛陀后,与佛陀和波斯匿王一同进餐,在阿修罗王旁边站立的毗兰耆迦婆罗门横眉怒目、咬牙切齿。他一言不发,默默的独自生着闷气,他心里想:「这个秃头既然哄骗了大王,大王已经皈依他了,我现在也不好去反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