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如何保持不死的状态?
5.不死品
相应部47相应41经/不死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你们要经常的修习四念住(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你们要在内心中建立、保持四念住的修行状态, 这样你们不死的状态就能长久的保持下去。只要你们的内心中建立、保持了四念住的修行状态,你们不死的状态就不会消失。
比丘们,如何在内心中建立、保持四念住的修行状态呢?你们要去修行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
当你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的时候,就能在内心中建立、保持四念住的修行状态,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正知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正念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最终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也就是你们或者修习身念住,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你们选择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都能在内心中建立、保持四念住的修行状态,都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都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都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都能证悟解脱的果位,都能最终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比丘们,你们要注意不是同时修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念住,而是在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任意选择一种念住去修行,或者修习身念住,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
比丘们,什么是不死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烦恼、无智愚痴就叫做不死,不生就不死,这个不生不仅指不出生在世间,还指不生起贪欲、渴爱、愤怒烦恼、无智愚痴,既然没有生起贪欲、渴爱、愤怒烦恼、无智愚痴,就不会循环往复的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生死轮回也不仅指循环往复的在世间出生又死去,还指行为、言语、念想循环往复的产生和消失,喜怒哀乐情感的产生和消失,这也是生死轮回,生是产生、出现、显现,死是结束、灭没、消失。比如一件事情发生叫做生,这件事情结束叫做死。生死不仅是指身体的出生与死亡,还指世间一切事物的出现、显现和灭没、消失。
比丘们,修习四念住就能不生。不生什么呢?不生贪欲、渴爱、愤怒烦恼、无智愚痴,不生任何念想,既然不生就不死,没有产生、出现、显现,就谈不上结束、灭没、消失。比如没有生起行为、言语、念想,就不会有这些行为、言语、念想导致的结果;没有贪欲、渴爱、愤怒烦恼、无智愚痴、念想的生起就不会有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不生就不死。这个死不只是指身体的死亡,还指世间事物事情的结束、灭没、消失。世间的事物事情没有生起、发生、出现,就谈不上灭没、结束、消失。也即是修习四念住就能不生,不生就不死。
比丘们,经常修习四念住(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在内心中建立、保持四念住的修行状态, 这样不死的状态就能长久的保持下去。只要在内心中建立、保持四念住的修行状态,不死的状态就不会消失。你们也要经常的去修习四念住,这样你们不死的状态也能长久的保持下去,你们不死的状态也不会消失。”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5. Amatavaggo
SN.47.41/(1) Amatasuttaṃ
407. Sāvatthinidānaṃ “Catūsu, bhikkhave, satipaṭṭhānesu suppatiṭṭhitacittā viharatha. Mā vo amataṃ panassa. Katamesu catūsu?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p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Imesu, bhikkhave, catūsu satipaṭṭhānesu suppatiṭṭhitacittā viharatha. Mā vo amataṃ panassā”ti. Paṭh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