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舍利弗尊者圆寂

相应部47相应13经/纯陀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舍利弗尊者身患重病,纯陀沙弥在舍利弗尊者的身边照顾他,虽然舍利弗尊者已经吃过很多治疗病症的汤药了,可是舍利弗尊者最后还是般涅槃了。


纯陀沙弥,很伤心的拿着舍利弗尊者化缘用的饭钵与他的法衣,准备将舍利弗尊者般涅槃的消息告诉佛陀,在去佛陀住所的路上,纯陀沙弥遇见了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得闻舍利弗尊者般涅槃的消息后,顿时心中好像少了什么一样,他愣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才对纯陀沙弥说:“纯陀学友,我们一同去见世尊吧。”


纯陀沙弥说:“好的,阿难尊者。”


阿难尊者似乎在想什么,好像没有听见纯陀沙弥的回复。


纯陀沙弥说:“阿难尊者,您在想什么呢?小心您的脚下,不要踩在水坑里面去了。”


阿难尊者说:“纯陀学友,我在回想与舍利弗尊者修行的那些日子。我都不敢相信,他居然般涅槃了,前几天我还看见他在舍卫城里为信众说法,他怎么就般涅槃了?怎么就般涅槃了?”


阿难尊者与纯陀沙弥来到佛陀的住所,他们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纯陀沙弥将舍利弗尊者的饭钵与法衣放在佛陀的面前,对佛陀说:“世尊,舍利弗尊者已经般涅槃,这是他的饭钵与法衣。”


纯陀沙弥刚一说完话,阿难尊者就对佛陀说:“世尊,我听闻舍利弗尊者般涅槃的消息后,实在是不敢相信呀,他怎么就般涅槃了?难道我现在是在梦境之中吗?这怎么可能呢?他既然已经般涅槃了,我实在是无法接受。世尊,我现在的内心很混乱,我的身体犹如被麻醉了一样,我的内心与身体都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我好像已经迷失了方向,我好像已经变迷糊了,世尊您的正法在我的内心中好像已经不太清楚了,世尊,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我得闻舍利弗尊者般涅槃的消息后,太悲痛了吧,这导致了我各种不知所措的念想与行为。”


佛陀说:“阿难,舍利弗般涅槃后,带走了你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了吗?”


阿难尊者回答:“世尊,舍利弗尊者般涅槃后,并没有带走我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


世尊,您曾经对我讲解过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的法义,现在纯陀学友在这里,他并不明白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的法义,恭请世尊您,为纯陀学友讲解一下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的法义。”


佛陀说:“纯陀,如来现在来为你讲解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的法义。


纯陀,什么是「戒身」呢?「戒身」又被称为「戒蕴」。「蕴」是什么意思呢?「蕴」是一类相同属性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戒蕴」就是戒律这一类状态、境界等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为什么要将「戒蕴」称为「戒身」呢?因为戒律需要身体受持执行!戒律的主要作用是管束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让身体行为不做恶事,让口嘴不说恶言,让内心不生恶念,防非止恶。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立即熄灭停止,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要再次生起;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之以恒的坚持做下去,让其增长、增进,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要立刻生起。


戒律需要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受持。行为、言语、念想与身体有关系,戒律由身体的行为、言语、内心修行生起,所以又将「戒蕴」称为「戒身」。


什么是「定身」呢?「定身」又被称为「定蕴」。


什么是「定」呢?「定」又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定蕴」就是「定」这一类状态、境界等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为什么要将「定蕴」称为「定身」呢?因为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与身体有关,「定」由身体的修行生起,所以又将「定蕴」称为「定身」。


什么是「慧身」呢?「慧身」又被称为「慧蕴」。「慧」是智慧的意思,是什么智慧呢?就是明白和理解世间、世界的真相、真谛;明白获得解脱,进入涅槃境界的道理、知识、修行方法,用智慧熄灭、停止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解除一切的束缚与捆绑;用智慧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证悟解脱的果位,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


简单的说「智慧」就是:明白世间的真相、真谛,明白熄灭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实践的去熄灭、平息烦恼和痛苦,让内心进入清净的境界之中。


「慧蕴」就是「慧」这一类状态、境界等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为什么要将「慧蕴」称为「慧身」呢?因为内心生起解脱的智慧与身体有关,「慧」由身体的修行生起,所以又将「慧蕴」称为「慧身」。


什么是「解脱身」呢?「解脱身」又被称为「解脱蕴」。


什么是解脱?「解脱」就是熄灭、停止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解除了一切的束缚与捆绑。不执着和挂念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耳朵与听到的声音,鼻子与闻到的气味,舌头与尝到的味道,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想到的念想、思想、见解,已经完全解除了世间对自己的束缚捆绑,已经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已经从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中彻底的解脱出来。


「解脱蕴」就是「解脱」这一类状态、境界等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为什么要将「解脱蕴」称为「解脱身」呢?因为解除束缚捆绑获得解脱与身体有关,「解脱」由身体的修行达成,所以又将「解脱蕴」称为「解脱身」。


什么是「解脱智见身」呢?「解脱智见身」又被称为「解脱智见蕴」。什么是解脱智见?「解脱智见」就是知道自己已经开启了解脱的智慧,知道自己已经证悟了解脱的果位,已经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低到高的各种清净境界,已经证悟了层次由低到高的解脱果位。


「解脱智见蕴」就是「解脱智见」这一类状态、境界等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为什么要将「解脱智见蕴」称为「解脱智见身」呢?因为知道、明白解脱的智慧,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各种清净境界,证悟各种层次由低到高的解脱果位与身体有关,「解脱智见」由身体的修行生起,所以又将「解脱智见蕴」称为「解脱智见身」。


纯陀,这就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的法义。”


佛陀为纯陀沙弥说法后,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舍利弗尊者他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教导了很多人,他让很多人走上了正道,他鼓励了很多信心不足的修行人,他说法的方式很特别,他能够直接讲解出世尊正法的核心内容,让听法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明白世尊您的正法,同时舍利弗尊者又是一位善于用比喻来说法的人,他做的比喻恰到好处,能够让听法人形象的理解世尊您的正法。听闻舍利弗尊者说法后的人,都会很欢喜,因为他们明白了世尊的正法;他们都会很乐意的按着世尊您的正法去修行,因为他们对世尊您的正法生起了坚固的信心。舍利弗尊者每天都在为大众说法,他精进勤勉而不知道疲倦。很多人跟随舍利弗尊者修行,他们效法学习舍利弗尊者的言行,这对他们的修行很有帮助,很有益处。在舍利弗尊者身边修行能够帮助到他们,一旦他们遇上修行上的问题就可以直接请问舍利弗尊者,而舍利弗尊者总是非常和蔼和耐心的解答他们的问题。


世尊,当我回想起与舍利弗尊者参学修行的点点滴滴,回想起舍利弗尊者为我耐心的解释世尊您的正法,由此让我获得世尊您正法的滋养,让我获得世尊您正法的助益,让我获得世尊您正法的核心内容, 知道该如何有效的去修行。舍利弗尊者真的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与修行同伴。世尊,我一想起这些内心就悲痛不已,舍利弗尊者怎么就般涅槃了?我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佛陀说:“阿难,如来不是曾经说过吗:「世间的一切人或事物都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世间一切所爱的、合意的人或事物最终都是会分离、离别的」阿难,世间哪里有什么永远存在的人或事物,世间哪里有真正能够得到的事物。「凡是那些会生起的事物,已经存在的事物,被各种条件支配控制的事物,会衰败、消退、灭没的事物,想让他们在世间永远存在,永远保持不变,永远不坏灭,那是不可能的」。阿难,犹如参天大树最大、最坚固的树干也会有断落的一天,同样的,比丘僧团里弘扬如来正法的舍利弗般涅槃了,阿难,世间哪里有什么永远存在的人或事物,那些会生起、存在的事物,那些由条件支配的事物,那些会衰败、灭没的事物,最终都是会坏灭、消失的。


阿难,因此你与僧团里的比丘们,要以自己为依靠,要以自己为皈依,不要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你们要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要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


阿难,如何修行才是以自己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呢?如何修行才是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呢?


阿难,修习四念住,经常修习四念住,就是以自己为依靠,以自己为皈依,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


什么是四念住呢?就是将自己当前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感受、念想、思索的事物事情上,这样就不会沉浸在当前的烦恼和痛苦之中,也就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除灭已经生起的烦恼和痛苦。


是哪四种念住呢?即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


阿难,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最终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也就是世间人或众生或者修习身念住,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他们选择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都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都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都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都能证悟解脱的果位,都能最终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正知呢?就是内心只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当前正在做的行为,只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活在当下,不想过去、未来的事情,比如行走的时候,只专注行走的行为;吃饭的时候只专注吃饭的行为;喝水的时候,只专注喝水的行为;穿衣服的时候,只专注穿衣服的行为等等。除了专注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除了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不专注其他任何的事情与念想,这就是正知。


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内心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在正确的念想或对象上,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这就是正念。


什么是「身念住」呢?「身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身体的行为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呼吸上,数呼吸的次数,建立对呼吸的深切注意。又比如:来回在同一条路径、道路上行走,内心集中专注在走路的行为上,数来回行走的次数,建立对行走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身念住。


简单的说身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身体行为,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什么是「受念住」呢?「受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感受上,比如呼吸的时候,内心集中专注在吸气时,冰冷的气体进入身体的感受,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呼气时,温暖的气体呼出身体的感受,建立对冰冷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或者建立对温暖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又比如:来回在同一条路径、道路上行走,内心集中专注在脚底板踩在地面上的感受,脚底板的感受是踩在平坦道路上那种高低平等、平整的感受,还是踩在崎岖山路上那种高低不平、凹凸的感受,建立对脚底板接触地面感受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感受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感受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受念住。


简单的说受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感受,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什么是「心念住」呢?「心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念想、思想、见解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对无常的观想上,建立对无常的深切注意。


什么是对无常的观想呢?就是观想:「世间一切的事物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我的物质身体会生病、衰老、死亡;我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会消退、消失。我拥有的物质事物也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我也无法永远的拥有物质事物,我也会失去物质事物。


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会丧失功能,会衰败、坏灭。」这就是无常的观想。用这种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心念住。


简单的说心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念想、思想、见解,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什么是「法念住」呢?「法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种对象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江河流水上,建立对江河流水的深切注意。又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森林、树木上,建立对森林、树木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某种对象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某种对象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法念住。


简单的说法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某种对象,通过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阿难,你们要修习四念住,你们要经常修习四念住,你们修习四念住,就是以自己为依靠,就是以自己为皈依,就是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人或众生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事物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法为皈依,就是不以恶法、邪法、束缚法为皈依!


阿难,不论是现在如来还在世间的时候,还是如来的身体死后,不论什么时候你们都要去修习四念住,都要去经常修习四念住,都要以自己为依靠,以自己为皈依,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阿难你要明白,死去的只是由各种条件生起、出现的如来,只是如来的身体,如果你将如来的身体当成是如来,那你就陷入了生死轮回念想的陷阱之中,如来在世间所讲说的善法、正法、解脱法那才是真正的法身如来,只要世间人或众生内心中还有如来所说的善法、正法、解脱法,只要世间人或众生还在世间宣说讲解如来的法,只要世间人或众生还在按如来的法修行,只要世间人或众生由修行如来的法,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低到高的各种清净境界,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涅槃的清净境界,那么如来的圣弟子们、阿罗汉、如来、圣者们就会再次的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这里将如来所说的法比喻成了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宣说、讲解、弘扬如来的法,就相当于法身如来正在世间弘扬善法、正法、解脱法;如来也将各种清净境界、涅槃境界比喻成了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当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清净境界的时候,过去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们体验、体会、领悟到的清净境界就再次出现了,这些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清净境界,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清净境界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自己就成为了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们。


阿难,如来说这些修习四念住,经常修习四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就是真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修行如来正法的圣弟子们,他们就是真正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的圣弟子们,他们就是如来认可的首座圣弟子,他们就是如来认可的能够最终证悟无上、极致、最高解脱智慧,进入涅槃清净境界的首席圣弟子!


阿难,你与僧团里的比丘们,也要去修行四念住,也要经常去修习四念住,这样你们也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样你们也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这样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阿罗汉、如来、圣者们。”


佛陀说法后,阿难尊者与纯陀沙弥再次虔诚恭敬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7.13/(3) Cundasuttaṃ

   379.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 Tena kho pana samayena āyasmā sāriputto magadhesu viharati nālakagāmake ābādhiko dukkhito bāḷhagilāno. Cundo ca samaṇuddeso āyasmato sāriputtassa upaṭṭhāko hoti.

   Atha kho āyasmā sāriputto teneva ābādhena parinibbāyi. Atha kho cundo samaṇuddeso āyasmato sāriputtassa pattacīvaramādāya yena sāvatthi jetavanaṃ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o yenāyasmā ānando tenupasaṅkami; upasaṅkamitvā āyasmantaṃ ānandaṃ abhivādetvā ekamantaṃ nisīdi. Ekamantaṃ nisinno kho cundo samaṇuddeso āyasmantaṃ ānandaṃ etadavoca– “āyasmā, bhante, sāriputto parinibbuto. Idamassa pattacīvaran”ti.

   “Atthi kho idaṃ, āvuso cunda, kathāpābhataṃ bhagavantaṃ dassanāya. Āyāmāvuso cunda,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ssāma; upasaṅkamitvā bhagavato etamatthaṃ ārocessāmā”ti. “Evaṃ, bhante”ti kho cundo samaṇuddeso āyasmato ānandassa paccassosi.

   Atha kho āyasmā ca ānando cundo ca samaṇuddeso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ṃsu; upasaṅkamitvā bhagavantaṃ abhivādetvā ekamantaṃ nisīdiṃsu. Ekamantaṃ nisinno kho āyasmā ānando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ayaṃ, bhante, cundo samaṇuddeso evamāha– ‘āyasmā, bhante, sāriputto parinibbuto; idamassa pattacīvaran’ti. Api ca me, bhante, madhurakajāto viya kāyo, disāpi me na pakkhāyanti, dhammāpi maṃ nappaṭibhanti ‘āyasmā sāriputto parinibbuto’ti sutvā”.

   “Kiṃ nu kho te, ānanda, sāriputto sīlakkhandhaṃ vā ādāya parinibbuto, samādhikkhandhaṃ vā ādāya parinibbuto, paññākkhandhaṃ vā ādāya parinibbuto, vimuttikkhandhaṃ vā ādāya parinibbuto, vimuttiñāṇadassanakkhandhaṃ vā ādāya parinibbuto”ti? “Na ca kho me, bhante, āyasmā sāriputto sīlakkhandhaṃ vā ādāya parinibbuto, samādhikkhandhaṃ vā …pe… paññākkhandhaṃ vā… vimuttikkhandhaṃ vā… vimuttiñāṇadassanakkhandhaṃ vā ādāya parinibbuto. Api ca me, bhante, āyasmā sāriputto ovādako ahosi otiṇṇo viññāpako sandassako samādapako samuttejako sampahaṃsako, akilāsu dhammadesanāya, anuggāhako sabrahmacārīnaṃ. Taṃ mayaṃ āyasmato sāriputtassa dhammojaṃ dhammabhogaṃ dhammānuggahaṃ anussarāmā”ti.

   “Nanu taṃ, ānanda, mayā paṭikacceva akkhātaṃ– ‘sabbehi piyehi manāpehi nānābhāvo vinābhāvo aññathābhāvo Taṃ kutettha, ānanda, labbhā! Yaṃ taṃ jātaṃ bhūtaṃ saṅkhataṃ palokadhammaṃ, taṃ vata mā palujjīti– 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 Seyyathāpi, ānanda, mahato rukkhassa tiṭṭhato sāravato yo mahantataro khandho so palujjeyya; evameva kho ānanda, mahato bhikkhusaṅghassa tiṭṭhato sāravato sāriputto parinibbuto. Taṃ kutettha, ānanda, labbhā! Yaṃ taṃ jātaṃ bhūtaṃ saṅkhataṃ palokadhammaṃ, taṃ vata mā palujjī’ti– 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 Tasmātihānanda, attadīpā viharatha att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dhammadīpā dhamm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Kathañcānanda, bhikkhu attadīpo viharati att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dhammadīpo dhamm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Idhānanda,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p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Evaṃ kho, ānanda, bhikkhu attadīpo viharati att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dhammadīpo dhamm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Ye hi keci, ānanda, etarahi vā mamaccaye vā attadīpā viharissanti att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dhammadīpā dhamm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tamatagge mete, ānanda, bhikkhū bhavissanti ye keci sikkhākāmā”ti. Tatiyaṃ.


“第七百四十七章 舍利弗尊者圆寂” 的相关文章

第十二章 什么欲望是世间排名第一的欲望?

相应部3相应12经/五位国王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以波斯匿王为首的五位国王正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欲望是最让人贪爱不舍、恋恋不忘,排名第一的欲望呢?」五位国王有各自的说法,其中有位国王说:「眼睛看见的事物,比如看见黄金珠宝,看见国色天香的女子,看见等等的事物就是最让人陶醉,最让人贪...

第十七章 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长久的获益?

相应部3相应17经/不放逸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有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让自己的现在世获得利益,也可以让自己的未来世获得利益呢?有没有让自己的当世和来世都能获得好处的方法呢?”佛陀说:“大王,有...

第二十七章 如何面对辱骂和指责?

相应部7相应2经/辱骂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有一个叫婆罗堕婆阇的婆罗门,他听说婆罗堕若婆罗门已经皈依佛陀,并出家修行,就非常的生气和愤怒,他气急败坏的来到佛陀的住所,对佛陀破口大骂、恶语中伤。婆罗堕婆阇婆罗门怒骂佛陀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口干舌燥,...

第三十章 如何做到真正的不害?

相应部7相应5经/无害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不害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不害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我的名字叫做不害,请您为我说法。”佛陀说:“婆罗门,你的名字叫不害,什么才是名副其实的不害呢?也就是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不伤害别人这才是真...

第三十八章 世间的圣者也不能免除病痛

相应部7相应13经/提婆西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患上了重感冒,那时尊者优波哇那侍奉在佛陀的左右,佛陀对尊者优波哇那说:“优波哇那,请你为如来找些热水来。”尊者优波哇那回答:“世尊,好的,我现在就去为您找热水。”于是,尊者优波哇那穿上法衣,拿着饭钵,挨家挨户,不分贫富贵贱的化缘...

第四十三章 如来修行不是为了获得好处

相应部7相应18经/打柴者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某处森林中,那个时候,有个姓婆罗堕若的婆罗门,他让他的众多弟子们,到森林中砍柴,他们进入森林的深处,看见佛陀在一棵大树下盘腿静坐,一动不动,感到非常的吃惊,于是他们就立刻转身回去见他们的老师,他们对老师说:“尊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