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般涅槃

相应部47相应14经/乌迦支罗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般涅槃后不久(般涅槃解释:进入最后的涅槃境界,不再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佛陀与僧团共住在跋耆国一个名叫郁迦支罗的地方,这个地方位于恒河边,有一天,比丘僧众们围绕着佛陀,露天而坐,佛陀看见比丘僧众们沉默不语,就对僧众们说:“比丘们(出家人),舍利弗、目犍连已经般涅槃,这让今天的法会变得空荡荡的。比丘们,你们不要去关注,不要去在意舍利弗、目犍连曾经坐过的位置。对于如来来说,只要有一位圣弟子来听如来说法,法会就不是空的。


比丘们,过去的阿罗汉、圣者们,他们也会有像舍利弗、目犍连这样优秀、出色、杰出的圣弟子;未来的阿罗汉、圣者们,他们也必将有像舍利弗、目犍连这样优秀、出色、杰出的圣弟子。


比丘们,对于你们来说,舍利弗、目犍连是世间稀有的尊者,他们遵从如来的教导,严格的受持戒律,用他们自己的言行在诠释如来的正法!你们会赞叹他们的修行不可思议、世间少有,他们也会让如来的四众弟子生起修行的信心、欢喜心,他们会受到如来四众弟子的尊重、敬佩、虔诚供养(四众弟子解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是受持具足戒的男出家人;比丘尼是受持具足戒的女出家人;具足戒就是受持如来制定的所有戒律,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优婆塞是没有出家,尊敬、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在家修行男居士;优婆夷是没有出家,尊敬、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在家修行女居士。)


然而比丘们,舍利弗、目犍连般涅槃之后,如来不会悲伤与忧愁,如来不会因为他们的般涅槃生起喜怒哀乐的烦恼,为什么呢?


比丘们,「世间的一切人或事物都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世间一切所爱的、合意的人或事物最终都是会分离、离别的。」


比丘们,世间哪里有什么永远存在的人或事物,世间哪里有真正能够得到的事物。「凡是那些会生起的事物,已经存在的事物,被各种条件支配控制的事物,会衰败、消退、灭没的事物,想让他们在世间永远存在,永远保持不变,永远不坏灭,那是不可能的」。


比丘们,犹如参天大树最大、最坚固的树干也会有断落的一天,同样的,比丘僧团里遵从如来教导,严格受持戒律,用言行诠释如来正法的优秀、出色、杰出圣弟子舍利弗、目犍连也会般涅槃,也会离开你们,世间哪里有什么永远存在的人或事物!那些会生起、存在的事物,那些由条件支配的事物,那些会衰败、灭没的事物,最终都是会坏灭、消失的。


因此,比丘们,你们要以自己为依靠,要以自己为皈依,不要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你们要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要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


比丘们,如何修行才是以自己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呢?如何修行才是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呢?


比丘们,修习四念住,经常修习四念住,就是以自己为依靠,以自己为皈依,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


什么是四念住呢?就是将自己当前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感受、念想、思索的事物事情上,这样就不会沉浸在当前的烦恼和痛苦之中,也就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除灭已经生起的烦恼和痛苦。


是哪四种念住呢?即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


比丘们,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最终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也就是世间人或众生或者修习身念住,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他们选择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都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都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都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都能证悟解脱的果位,都能最终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正知呢?就是内心只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当前正在做的行为,只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活在当下,不想过去、未来的事情,比如行走的时候,只专注行走的行为;吃饭的时候只专注吃饭的行为;喝水的时候,只专注喝水的行为;穿衣服的时候,只专注穿衣服的行为等等。除了专注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除了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不专注其他任何的事情与念想,这就是正知。


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内心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在正确的念想或对象上,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这就是正念。


什么是「身念住」呢?「身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身体的行为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呼吸上,数呼吸的次数,建立对呼吸的深切注意。又比如:来回在同一条路径、道路上行走,内心集中专注在走路的行为上,数来回行走的次数,建立对行走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身念住。


简单的说身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身体行为,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什么是「受念住」呢?「受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感受上,比如呼吸的时候,内心集中专注在吸气时,冰冷的气体进入身体的感受,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呼气时,温暖的气体呼出身体的感受,建立对冰冷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或者建立对温暖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又比如:来回在同一条路径、道路上行走,内心集中专注在脚底板踩在地面上的感受,脚底板的感受是踩在平坦道路上那种高低平等、平整的感受,还是踩在崎岖山路上那种高低不平、凹凸的感受,建立对脚底板接触地面感受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感受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感受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受念住。


简单的说受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感受,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什么是「心念住」呢?「心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念想、思想、见解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对无常的观想上,建立对无常的深切注意。


什么是对无常的观想呢?就是观想:「世间一切的事物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我的物质身体会生病、衰老、死亡;我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会消退、消失。我拥有的物质事物也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我也无法永远的拥有物质事物,我也会失去物质事物。


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会丧失功能,会衰败、坏灭。」这就是无常的观想。用这种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心念住。


简单的说心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念想、思想、见解,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什么是「法念住」呢?「法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种对象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江河流水上,建立对江河流水的深切注意。又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森林、树木上,建立对森林、树木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某种对象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某种对象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法念住。


简单的说法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某种对象,通过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比丘们,你们要修习四念住,你们要经常修习四念住,你们修习四念住,就是以自己为依靠,就是以自己为皈依,就是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人或众生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事物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法为皈依,就是不以恶法、邪法、束缚法为皈依!


比丘们,不论是现在如来还在世间的时候,还是如来的身体死后,不论什么时候你们都要去修习四念住,都要去经常修习四念住,都要以自己为依靠,以自己为皈依,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为依靠、为皈依,不以其他恶法、邪法、束缚法为依靠、为皈依。比丘们,你们要明白,死去的只是由各种条件生起、出现的如来,只是如来的身体,如果你们将如来的身体当成是如来,那你们就陷入了生死轮回念想的陷阱之中,如来在世间所讲说的善法、正法、解脱法那才是真正的法身如来,只要世间人或众生内心中还有如来所说的善法、正法、解脱法,只要世间人或众生还在世间宣说讲解如来的法,只要世间人或众生还在按如来的法修行,只要世间人或众生由修行如来的法,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低到高的各种清净境界,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涅槃的清净境界,那么如来的圣弟子们、阿罗汉、如来、圣者们就会再次的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这里将如来所说的法比喻成了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宣说、讲解、弘扬如来的法,就相当于法身如来正在世间弘扬善法、正法、解脱法;如来也将各种清净境界、涅槃境界比喻成了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当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清净境界的时候,过去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们体验、体会、领悟到的清净境界就再次出现了,这些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清净境界,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清净境界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自己就成为了如来圣弟子、阿罗汉、如来、圣者们。


比丘们,如来说这些修习四念住,经常修习四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就是真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修行如来正法的圣弟子们,他们就是真正按如来的正法去修行的圣弟子们,他们就是如来认可的首座圣弟子,他们就是如来认可的能够最终证悟无上、极致、最高解脱智慧,进入涅槃清净境界的首席圣弟子!


比丘们,你们也要去修行四念住,也要经常去修习四念住,这样你们也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样你们也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这样你们也能成为未来的阿罗汉、如来、圣者们。”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7.14/(4) Ukkacelasuttaṃ

   380.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vajjīsu viharati ukkacelāyaṃ gaṅgāya nadiyā tīre mahatā bhikkhusaṅghena saddhiṃ aciraparinibbutesu sāriputtamoggallānesu. Tena kho pana samayena bhagavā bhikkhusaṅghaparivuto ajjhokāse nisinno hoti.

   Atha kho bhagavā tuṇhībhūtaṃ bhikkhusaṅghaṃ anuviloketvā bhikkhū āmantesi– “api myāyaṃ, bhikkhave, parisā suññā viya khāyati parinibbutesu sāriputtamoggallānesu. Asuññā me, bhikkhave, parisā hoti anapekkhā tassaṃ disāyaṃ hoti, yassaṃ disāyaṃ sāriputtamoggallānā viharanti. Ye hi te, bhikkhave, ahesuṃ atītamaddhānaṃ arahanto sammāsambuddhā, tesampi bhagavantānaṃ etapparamaṃyeva sāvakayugaṃ ahosi– seyyathāpi mayhaṃ sāriputtamoggallānā. Yepi te, bhikkhave, bhavissanti anāgatamaddhānaṃ arahanto sammāsambuddhā, tesampi bhagavantānaṃ etapparamaṃyeva sāvakayugaṃ bhavissati– seyyathāpi mayhaṃ sāriputtamoggallānā. Acchariyaṃ, bhikkhave, sāvakānaṃ! Abbhutaṃ, bhikkhave, sāvakānaṃ! Satthu ca nāma sāsanakarā bhavissanti ovādappaṭikarā, catunnañca parisānaṃ piyā bhavissanti manāpā garubhāvanīyā ca! Acchariyaṃ, bhikkhave, tathāgatassa, abbhutaṃ, bhikkhave, tathāgatassa! Evarūpepi nāma sāvakayuge parinibbute natthi tathāgatassa soko vā paridevo vā! Taṃ kutettha, bhikkhave, labbhā! Yaṃ taṃ jātaṃ bhūtaṃ saṅkhataṃ palokadhammaṃ, taṃ vata mā palujjīti– 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 Seyyathāpi, bhikkhave, mahato rukkhassa tiṭṭhato sāravato ye mahantatarā khandhā te palujjeyyuṃ; evameva kho, bhikkhave, mahato bhikkhusaṅghassa tiṭṭhato sāravato sāriputtamoggallānā parinibbutā. Taṃ kutettha, bhikkhave, labbhā! Yaṃ taṃ jātaṃ bhūtaṃ saṅkhataṃ palokadhammaṃ, taṃ vata mā palujjīti– 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 Tasmātiha, bhikkhave, attadīpā viharatha att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dhammadīpā dhamm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Kathañca, bhikkhave, bhikkhu attadīpo viharati att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dhammadīpo dhamm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p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Ev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attadīpo viharati att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dhammadīpo dhammasaraṇo anaññasaraṇo. Ye hi keci, bhikkhave, etarahi vā mamaccaye vā attadīpā viharissanti att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dhammadīpā dhamm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tamatagge mete, bhikkhave, bhikkhū bhavissanti ye keci sikkhākāmā”ti. Catutthaṃ.


“第七百四十八章 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般涅槃” 的相关文章

第九章 杀害生命的供养有福德可言吗?

相应部3相应9经/牲祭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准备举办为国家祈福的祭祀大会,波斯匿王为此预备好了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小公牛、五百头小母牛、五百只公山羊、五百只母山羊,他准备在祭祀大典上将这些公牛、山羊全部都捆绑到祭坛的大石柱上杀害掉作为对上天的供养。波斯匿王还为此预备...

第三十三章 佛陀说法随顺因缘,不为利养

相应部7相应8经/拜火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那个时候,有个拜火教的婆罗门正在为火供做准备,他煮好奶酪乳粥,放置好各种祭火的供品,准备举行拜火祭祀的仪式。这时,佛陀在中午前穿好法衣,拿着饭钵,进入舍卫城不分贫富贵贱挨家挨户的化缘饭食。当佛陀化缘来到拜...

第三十四章 祭祀心中的解脱火

相应部7相应9经/孙陀利葛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孙陀利迦河边。那个时候,有个婆罗门在孙陀利迦河边供养火神。他举行完祭祀火神的仪式后,就站起来,四处观望,他心里想:「给谁吃这些供养火神后的祭品呢?」婆罗门看见佛陀坐在一棵大树下,当时佛陀用毛巾包裹着头,婆罗门就左手拿...

第三十九章 不孝的孩子不如拐杖

相应部7相应14经/大财富者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舍卫城中一位家财万贯的婆罗门,他穿着破烂的衣服,灰头土脸的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这位婆罗门在一旁坐下。佛陀对这位婆罗门说:“婆罗门,你穿的衣服为何如此的破烂?如来看你好像很久都没有洗过澡了。你应该是舍卫城中的富翁吧,你怎么会变成...

第四十五章 出家人和乞丐的区别

相应部7相应20经/乞食者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舍卫城里的一个乞丐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对佛陀说:“大德,我是一个乞丐,沿街乞讨为生,然而我看见你们出家人也是挨家挨户的讨饭吃,我与你们出家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都是向别人乞讨饭食,都是沿街乞讨,难道我也是出家人吗?”佛陀说:“...

第四十八章 如何除灭生死的轮回

因缘篇12.因缘相应1.佛陀品相应部12相应1经/缘起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时,佛陀召集出家弟子们坐在他的身边,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弟子们,我现在要对你们说因缘法,你们要认真的听,你们要仔细的思考。”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会认真的听,我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