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43经
杂阿含43经[正闻本155经/佛光本89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这是我亲耳所听到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对众比丘说:
"因为执取所以产生执著;不执取就不会执著。请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
比丘们回答佛陀说:"是的,我们愿意听从教导。"
佛陀告诉比丘们:
"什么是因为执取而产生执著呢?
愚昧无知的凡夫对于色(物质形态)认为是我、与我不同、或存在于我中,把色看作是我、是我所拥有的而执取;执取之后,如果那色发生变化或改变,心也随之转变;心随之转变后,就会产生执著并执着于心;因为执着于心,就会产生恐惧、障碍和心乱,这都是因为执著的缘故。
愚昧无知的凡夫对于受(感受)……想(思想)……行(意志活动)……识(意识)认为是我、与我不同、或存在于我中,把识看作是我、是我所拥有的而执取;执取之后,如果那识发生变化或改变,心也随之转变;心随之转变后,就会产生执著并执着于心;因为执着于心,就会产生恐惧、障碍和心乱,这都是因为执著的缘故。这就是所谓的执著。
什么是不执取不执著呢?
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色不认为是我、与我不同、或存在于我中,对色不认为是我、是我所拥有的而执取;不认为有我、我所而执取色,即使那色发生变化或改变,心也不随之转变;因为心不随之转变,所以不会产生执著和执着于心;因为不执着于心,所以不会产生恐惧、障碍和心乱,这是因为不执著的缘故。
同样地,对于受……想……行……识不认为是我、与我不同、或存在于我中,不认为识是我、是我所拥有的而执取;不认为有我、我所而执取,即使那识发生变化或改变,心也不随之转变;因为心不随之转变,所以不会执著和执着于心;因为不执着于心,所以心不会恐惧、产生障碍和心乱,这是因为不执著的缘故。这就是所谓的不执著。
这就是执著和不执著的含义。"
佛陀说完这篇经文后,众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遵行奉持。
文言文原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比丘:
“云何取故生著?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
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于]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若异,彼心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云何名不取{不}著?
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色,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生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以]不取著故。
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识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彼识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
是名取著、不取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