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修习四念住的基础是什么?

8.力量所作品

相应部47相应 73-84经/力量等经十二则(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如同世间人或众生要做任何的工作与事业都要脚踏在大地上一样,都要依靠大地一样。不依靠大地,不踏在大地上,世间任何的工作与事业就无法开始,就无法开展与完成。只有依靠大地,只有脚踏在大地上,世间人或众生才有力量去工作,才有力量去做各项事业。同样的,比丘们,世间人或众生要依靠受持戒律,以戒律作为修行的立足点,才能经常的去修习四念住(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受持戒律就相当于四念住的基础,受持戒律就相当于世间人或众生做各项工作与事业需要依靠大地,需要脚踏在大地上一样,受持戒律就是四念住安立、安住的大地。


比丘们,世间人或众生是如何依靠受持戒律,以戒律作为修行的立足点去经常修习四念住的呢?


比丘们!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身念住(身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正知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正念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受念住(受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正知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正念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心念住(心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法念住(法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比丘们,你们要注意不是同时修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念住,而是在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任意选择一种念住去修行,或者修习身念住,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


比丘们,你们选择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就能最终灭尽一切的烦恼、痛苦、欲望,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的涅槃清净境界之中。


比丘们,受持戒律,以戒律作为修行立足点的世间人或众生就是这样修习四念住的,就是这样经常修习四念住的。


世间人或众生受持戒律,经常修习四念住,他们就能进入不死的状态之中,不死的境界就会有坚固的立足点,不生就不死,不生什么呢?不生贪欲、渴爱、愤怒烦恼、无智愚痴,不生任何念想,既然不生就不死,没有产生、出现、显现,就谈不上结束、灭没、消失。比如没有生起行为、言语、念想,就不会有这些行为、言语、念想导致的结果;没有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念想的生起就不会有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不生就不死,这个不死不只是指身体的死亡,还指世间事物事情的结束、灭没、消失。世间的事物事情没有生起、发生、出现,就谈不上灭没、结束、消失。受持戒律,经常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就能不生,不生就不死。


这些受持戒律,经常修习四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就能到达不生不死的解脱彼岸,从循环往复生起又熄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行为、言语、念想、思想、见解、喜怒哀乐等等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比丘们,当结束了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执着和挂念的时候,生与死的念想也会彻底的熄灭、灭尽。当内心不生起任何念想的时候,也就没有各种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与灭没了,也就没有生与死的界限了,也就没有生与死的执着和挂念了,生与死也不过是一种内心的念想、思想、见解而已。


世间人或众生把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当成是自己,就会有生与死的念想,当他们知道了:实际上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都是由各种条件生起、出现、衰败、消退、灭没、消失的,他们就会明白:对这些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的烦恼和痛苦是多么的无知,是多么的愚昧。


当熄灭、平息、灭尽循环往复生起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等等一切的烦恼和痛苦的时候,就灭尽了生死的轮回,就进入了不死的状态之中,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之中。


什么是生死轮回呢?生死轮回不仅指世间人或众生循环往复的出生和死去,不仅指世间人或众生无有穷尽、循环往复的出生了又死去,死去了又出生,还指循环往复的生起和结束行为、言语、念想,循环往复的生起和结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情感。简单的说:生指出现、显现,死指结束、消失,生死轮回指循环往复的出现和结束,循环往复的显现和消失。


比丘们,受持戒律,经常修习四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不死的状态就会有坚固的立足点,他们就能到达不死的解脱彼岸,他们就能结束循环往复出现又消失的生死状态,他们就能结束循环往复生起又熄灭的烦恼痛苦状态。


比丘们,受持戒律,经常修习四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就是这样向涅槃的方向前行的。越接近涅槃的境界,他们的烦恼和痛苦就会越少,他们最终会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进入涅槃的清净境界,比丘们,受持戒律,以戒律作为修行立足点的世间人或众生就是这样修习四念住的,就是这样经常修习四念住的。比丘们,你们要受持戒律,你们要经常修习四念住,你们要以戒律作为自己的依靠、皈依,你们要以四念住作为自己的依靠、皈依,你们要凭借受持戒律,修习四念住去接近涅槃的境界,去进入涅槃的境界。这就是如来今天对你们的教导。”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8. Balakaraṇīyavaggo

SN.47.73- 84/(1- 12) Balādisuttadvādasakaṃ

   439-450. Seyyathāpi bhikkhave, ye keci balakaraṇīyā kammantā karīyantīti vitthāretabbaṃ.

   Balakaraṇīyavaggo aṭṭhamo.

   Tassuddānaṃ–

   Balaṃ bījañca nāgo ca, rukkho kumbhena sūkiyā.

   Ākāsena ca dve meghā, nāvā āgantukā nadīti.


“第七百八十一章 修习四念住的基础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第十六章 不可轻视女子

相应部3相应16经/茉莉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正在听佛陀说法,这个时候,有一个侍从前来拜见波斯匿王,他靠近波斯匿王的耳朵说:“陛下!祝贺您,茉莉王后,刚刚生了一位漂亮的公主。”这个侍从刚一说完话,波斯匿王立刻就闷闷...

第二十二章 没有谁可以逃过死亡

相应部3相应22经/祖母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佛陀对波斯匿王说:“大王,你为什么脸上挂着泪珠?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从何而来?”波斯匿王回答:“世尊,我慈祥的老祖母过世了,我正在王宫为老祖母举行丧礼,每当我想到老祖母在世...

第四十章 应该对谁恭敬有礼?

相应部7相应15经/慢刚愎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有个叫骄慢的婆罗门住在舍卫城,他不尊敬父母,不尊敬老师,不尊敬兄长。那时,佛陀正在为大众说法,那个骄慢婆罗门心里就想:「出家人乔达摩(佛陀)正在为大众说法,我也去凑凑热闹吧,看看他长什么样子。如果出家人乔达摩对我说话,我就对他说话,如...

第五十四章 什么人才是真正说法的人?

相应部12相应16经/说法者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有个出家人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这个出家人对佛陀说:“世尊,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说法的人呢?什么人是真正的说法者呢?”佛陀说:“比丘(出家人),你先要弄明白如来所说的缘起法(...

第六十章 证悟解脱果位的方法

相应部12相应23经/近因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弟子们,如来说开启智慧的人才能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弟子们,要开启什么智慧才能除灭烦恼和痛苦呢?那就是要知道和明白:「世间的物质事物,包括世间人的物质身体是如何聚集形成出...

第六十五章 修行如同将多罗树连根拔起

相应部12相应35经/无明为缘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弟子们,以「无明」为前提条件就会产生「行」,以「行」为前提条件就会产生「识」,以「识」为前提条件就会产生「名色」,以「名色」为前提条件就会产生「六处」,以「六处」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