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集中专注、专心观察的修习方法

相应部46相应28经/洞察分经(觉支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如来现在要教导你们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修习方法,如来现在要教导你们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修行轨迹、路线、道路。你们要认真的听,你们要仔细的思考。”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会认真听您说法的,我们会仔细思考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什么是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修习方法呢?什么是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修行轨迹、路线、道路呢?


七觉支就是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修习方法(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七觉支就是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修行轨迹、路线、道路。是哪七种觉支呢?即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


佛陀这样说法的时候,优陀夷尊者恭敬的对佛陀说:“世尊,修习七觉支,经常修习七觉支是如何指引、引导修行人进入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状态、境界之中的呢?”


佛陀说:“优陀夷!修行人依靠止与观的修行熄灭、平息贪欲、渴爱(止与观解释:见第六百一十四章),内心不再被世间的事物事情影响、污染、扰动,熄灭、平息妄想、杂念,熄灭、平息由执着「我」而生起的念想、见解、思想,放下所有的执着和挂念,圆满完成念觉支的修行:修习念觉支让无瞋恚的念想变的广大无边、无边无际、无量无边。


什么是瞋恚呢?瞋恚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对自己或别人心怀恶意、敌意、歹心,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


无瞋恚就是没有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没有对自己或别人的恶意、敌意、歹心,没有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


什么是念觉支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四念住就属于念觉支(四念住解释,见第二百七十八章),修习四念住就是在修习念觉支。


修习人集中专注在念觉支的修行上,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念觉支的修行,破除、灭除、灭尽贪欲、渴爱、瞋恚、无知、无智愚痴、执着等等烦恼。也就是在没有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修习之前,在没有修习念觉支之前,贪欲、渴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贪欲、渴爱的集团,瞋恚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瞋恚的集团,无知、无智愚痴、执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无知、无智愚痴、执着的集团,当修习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方法后,当修习念觉支的时候,就能用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方法,就能用念觉支的修行方法,让内心进入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境界之中,由此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瞋恚、无知、无智愚痴、执着等等烦恼,既然已经替换掉了这些烦恼,那么由这些烦恼生起的各种痛苦也就熄灭、平息、灭尽了,比如有一个人,他的孩子不幸死去,他一直都沉浸在孩子死去的烦恼和痛苦中,无法解脱出来,那么他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在数呼吸的修行上,数呼出了多少次气,或者数吸入了多少次气,数呼吸的次数,当他专心观察自己的呼吸,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呼吸的时候,那么他就不会再去想孩子不幸死去的事情,他的内心由于孩子死去的事情而生起的烦恼和痛苦就会被数呼吸次数的念想、思想替换掉,他的内心就会逐渐的平静、安宁、稳定下来,之后他的内心再集中专注在对无常的观想上,建立对无常的深切注意。


什么是对无常的观想呢?就是观想:「世间一切的事物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我的物质身体会生病、衰老、死亡;我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会消退、消失。我拥有的物质事物也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我也无法永远的拥有物质事物,我也会失去物质事物。


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会丧失功能,会衰败、坏灭。」这就是无常的观想。他能够用这种对无常观想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由于孩子死去而生起的烦恼和痛苦。


他经常这样的去修行,就能让自己的内心长久的保持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境界,他就能从孩子不幸死去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他就能从失去孩子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优陀夷!同样的道理,修行人依靠止与观的修行熄灭、平息贪欲、渴爱(止与观解释:见第六百一十四章),内心不再被世间的事物事情影响、污染、扰动,熄灭、平息妄想、杂念,熄灭、平息由执着「我」而生起的念想、见解、思想,放下所有的执着和挂念,圆满完成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六种觉支的修行: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让无瞋恚的念想变的广大无边、无边无际、无量无边。


什么是瞋恚呢?瞋恚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对自己或别人心怀恶意、敌意、歹心,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


无瞋恚就是没有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没有对自己或别人的恶意、敌意、歹心,没有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


什么是择法觉支呢?就是用已经开启的智慧,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邪法、恶法、不善法,能够判断出真法与假法,并且能够选择正确的法修行,能够选择善法、正法、解脱法修习,不选择邪法、恶法、不善法修习。


什么是精进觉支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熄灭、平息、灭尽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不让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再次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续的增长、增进。简单的说精进觉支,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四正勤就属于精进觉支(四正勤解释,见第五百五十四章),修习四正勤就是在修习精进觉支。


什么是喜觉支?就是持之以恒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时候,内心由于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而变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清净安宁,由此生起欢喜、喜悦、欣喜。


什么是轻安觉支?就是由于修行止与观(止与观解释:见第六百一十四章),由于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熄灭、平息、灭尽了烦恼和痛苦,由此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


什么是定觉支?内心不再混乱、散乱、胡思乱想,内心不会再生起烦恼和妄想,内心已经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定觉支也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什么是舍觉支?就是已经不再执着和挂念,内心平等,没有分别、区别、差别,内心平静、安宁、宁静,能够放下对世间一切事物事情的执着和挂念,既不会陷入回忆过去的念想之中,也不会陷入期待未来的念想之中,更不会陷入现在当前的念想之中,内心平静、坦荡。


修习人集中专注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六种觉支的修行上,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六种觉支的修行,破除、灭除、灭尽贪欲、渴爱、瞋恚、无知、无智愚痴、执着等等烦恼。也就是在没有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修习之前,在没有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六种觉支之前,贪欲、渴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贪欲、渴爱的集团,瞋恚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瞋恚的集团,无知、无智愚痴、执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无知、无智愚痴、执着的集团,当修习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方法后,当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六种觉支的时候,就能用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方法,就能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六种觉支的修行方法,让内心进入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境界,由此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瞋恚、无知、无智愚痴、执着等等烦恼,既然已经替换掉了这些烦恼,那么由这些烦恼生起的各种痛苦也就熄灭、平息、灭尽了。


优陀夷!修习七觉支,经常修习七觉支的世间人或众生就是这样被七觉支指引、引导进入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状态、境界之中的。


优陀夷!比丘们,你们也要去修习七觉支,你们也要去经常修习七觉支,这样你们也能用集中专注、深切注意、专心观察的方法,你们也能用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的修行方法,破除、灭除、灭尽贪欲、渴爱、瞋恚、无知、无智愚痴、执着等等烦恼,让内心进入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境界之中,你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七觉支,就能最终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优陀夷尊者和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6.28/(8) Nibbedhabhāgiyasuttaṃ

   209. “Nibbedhabhāgiyaṃ vo, bhikkhave, maggaṃ desessāmi; taṃ suṇātha. Katamo ca, bhikkhave, nibbedhabhāgiyo maggo? Yadidaṃ– satta bojjhaṅgā. Katame satta? Satisambojjhaṅgo …pe… upekkhāsambojjhaṅgo”ti. Evaṃ vutte āyasmā udāyī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kathaṃ bhāvitā nu kho, bhante, satta bojjhaṅgā kathaṃ bahulīkatā nibbedhāya saṃvattantī”ti?

   “Idha, udāyi, bhikkhu satisambojjhaṅgaṃ bhāveti vivekanissitaṃ virāganissitaṃ nirodhanissitaṃ vossaggapariṇāmiṃ vipulaṃ mahaggataṃ appamāṇaṃ abyāpajjaṃ. So satisambojjhaṅgaṃ bhāvitena cittena anibbiddhapubbaṃ appadālitapubbaṃ lobhakkhandhaṃ nibbijjhati padāleti anibbiddhapubbaṃ appadālitapubbaṃ dosakkhandhaṃ nibbijjhati padāleti; anibbiddhapubbaṃ appadālitapubbaṃ mohakkhandhaṃ nibbijjhati padāleti …pe… upekkhāsambojjhaṅgaṃ bhāveti vivekanissitaṃ virāganissitaṃ nirodhanissitaṃ vossaggapariṇāmiṃ vipulaṃ mahaggataṃ appamāṇaṃ abyāpajjaṃ. So upekkhāsambojjhaṅgaṃ bhāvitena cittena anibbiddhapubbaṃ appadālitapubbaṃ lobhakkhandhaṃ nibbijjhati padāleti; anibbiddhapubbaṃ appadālitapubbaṃ dosakkhandhaṃ nibbijjhati padāleti; anibbiddhapubbaṃ appadālitapubbaṃ mohakkhandhaṃ nibbijjhati padāleti. Evaṃ bhāvitā kho, udāyi, satta bojjhaṅgā evaṃ bahulīkatā nibbedhāya saṃvattantī”ti. Aṭṭhamaṃ.


“第六百八十三章 集中专注、专心观察的修习方法” 的相关文章

第八章 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人

相应部3相应8经/茉莉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与茉莉王后在王宫中最高的楼阁顶层眺望远方,波斯匿王这时对茉莉王后说:“茉莉,我现在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你如实的回答我,好吗?”茉莉王后回答:“大王,您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请说。”波斯匿王说:“茉莉,对于你来说,你对世间任何人...

第十二章 什么欲望是世间排名第一的欲望?

相应部3相应12经/五位国王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以波斯匿王为首的五位国王正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欲望是最让人贪爱不舍、恋恋不忘,排名第一的欲望呢?」五位国王有各自的说法,其中有位国王说:「眼睛看见的事物,比如看见黄金珠宝,看见国色天香的女子,看见等等的事物就是最让人陶醉,最让人贪...

第十六章 不可轻视女子

相应部3相应16经/茉莉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正在听佛陀说法,这个时候,有一个侍从前来拜见波斯匿王,他靠近波斯匿王的耳朵说:“陛下!祝贺您,茉莉王后,刚刚生了一位漂亮的公主。”这个侍从刚一说完话,波斯匿王立刻就闷闷...

第三十二章 清净是循序渐进修行出来的

相应部7相应7经/概要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清净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好。清净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所有的婆罗门修行人都不清净,即便他们受持戒律,修习各种苦行。这个世间只有智慧和身口意修行都圆满的人才是最清净的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受持戒律,由此让内心清净...

第四十二章 内心没有可以砍伐的树木

相应部7相应17经/监工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某处森林中,那时,有个婆罗门正在监督工人砍伐树木,他看见佛陀正在一颗大树下静坐,于是他心里就想:「我在这片森林里监督工人砍伐树木,我以监督工人砍伐树木为乐,而这个静坐的出家人,他以什么为乐呢?」想完,这个婆罗门就走到佛...

第五十二章 什么人才是如来认可的修行人?

相应部12相应14经/沙门婆罗门经第二(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弟子们,任何的修行人、出家人,如果他们不明白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就不明白老死,就不明白老死的根源是什么,就不明白如何灭除老死,就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