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除灭念想有用的修行方法

相应部35相应31经/适当根绝的经第一(处相应/处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如来现在要教导你们:除灭一切见解、思想、念想适当有用的修行方法;熄灭、灭尽一切见解、思想、念想适当有用的修行方法,这都是过去如来修行的时候,已经亲自验证是切实有效的修行方法,如来要开始说法了,你们要认真的听,你们要仔细的思考。”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会认真听您说法的,我们会仔细的思考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什么是除灭一切见解、思想、念想的修行方法呢?什么是熄灭、灭尽一切见解、思想、念想的修行方法呢?


比丘们!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之中。


不由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比丘们!因为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沉迷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之中。由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生起见解、思想、念想;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就会错认为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是可以永远保持不变的,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是可以永远拥有的,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或者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就会随着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的变化而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就会执着和挂念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就会被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束缚捆绑,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折磨、奴役、拷打、伤害的,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关进监狱、栓上锁链、严刑拷打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之中。


不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比丘们!因为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之中。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就会错认为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是可以永远保持不变的,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是可以永远拥有的,当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或者当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就会随着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的变化而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就会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就会被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束缚捆绑,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折磨、奴役、拷打、伤害的,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关进监狱、栓上锁链、严刑拷打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解释,见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中。


不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比丘们!因为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沉迷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中。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生起见解、思想、念想;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就会错认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可以永远保持不变的,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是可以永远拥有的,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或者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就会随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变化而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就会执着和挂念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会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束缚捆绑,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折磨、奴役、拷打、伤害的,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关进监狱、栓上锁链、严刑拷打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解释,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之中。


不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比丘们!因为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沉迷于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之中。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见解、思想、念想;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就会错认为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可以永远保持不变的,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是可以永远拥有的,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或者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就会随着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的变化而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就会执着和挂念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就会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束缚捆绑,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折磨、奴役、拷打、伤害的,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关进监狱、栓上锁链、严刑拷打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之中。


不对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产生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比丘们!因为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之中。对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产生见解、思想、念想;思索、思虑、想念、惦记、牵挂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就会错认为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是可以永远保持不变的,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是可以永远拥有的,当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或者当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就会随着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感受的变化而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就会执着和挂念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就会被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束缚捆绑,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折磨、奴役、拷打、伤害的,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关进监狱、栓上锁链、严刑拷打的。


比丘们!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解释,见第一百零三章),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什么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呢?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接触外界事物的地方。也就是眼睛看事物的地方,耳朵听声音的地方,鼻子闻气味的地方,舌头尝味道的地方,身体触摸事物产生触觉、感觉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的地方,内心接触思想、念想的地方,要注意只是接触的地方,还没有对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思想、念想产生认知。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简称为「六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之中。


不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世间的一切事物;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之中。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之中。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世间的一切事物「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世间的一切事物之中。


不由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由世间的一切事物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世间的一切事物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比丘们!当你们有了这个正确的见解,那就是已经受到了如来的教导。比丘们!当这些圣弟子们,他们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世间任何的事物,他们不执着和挂念世间任何的事物,就不会生起贪欲、渴爱,他们没有生起贪欲、渴爱,那么他们的内心就不会被世间的事物扰动、影响、污染,他们就不会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这样他们就能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他们那个时候自己就明白了:「从这一世开始已经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行为、言语、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不会再有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的轮回状态了,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已经彻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比丘们!这就是除灭一切见解、思想、念想适当有用的修行方法,这就是熄灭、灭尽一切见解、思想、念想适当有用的修行方法。”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35.31/(9). Paṭhamasamugghātasappāyasuttaṃ

   31. “Sabbamaññitasamugghātasappāyaṃ vo, bhikkhave, paṭipadaṃ desessāmi. Taṃ suṇātha. Katamā ca sā, bhikkhave, sabbamaññitasamugghātasappāyā paṭipadā? Idha, bhikkhave, bhikkhu cakkhuṃ na maññati, cakkhusmiṃ na maññati, cakkhuto na maññati, cakkhuṃ meti na maññati. Rūpe na maññati …pe… cakkhuviññāṇaṃ na maññati, cakkhusamphassaṃ na maññati, yampidaṃ cakkhusamphassapaccayā uppajjati vedayitaṃ sukhaṃ vā dukkhaṃ vā adukkhamasukhaṃ vā tampi na maññati, tasmimpi na maññati, tatopi na maññati, taṃ meti na maññati. Yañhi, bhikkhave, maññati, yasmiṃ maññati, yato maññati, yaṃ meti maññati, tato taṃ hoti aññathā. Aññathābhāvī bhavasatto loko bhavamevābhinandati …pe… jivhaṃ na maññati, jivhāya na maññati, jivhāto na maññati, jivhā meti na maññati. Rase na maññati …pe… jivhāviññāṇaṃ na maññati, jivhāsamphassaṃ na maññati. Yampidaṃ jivhāsamphassapaccayā uppajjati vedayitaṃ sukhaṃ vā dukkhaṃ vā adukkhamasukhaṃ vā tampi na maññati, tasmimpi na maññati, tatopi na maññati, taṃ meti na maññati. Yañhi, bhikkhave, maññati, yasmiṃ maññati, yato maññati, yaṃ meti maññati, tato taṃ hoti aññathā. Aññathābhāvī bhavasatto loko bhavamevābhinandati …pe… manaṃ na maññati, manasmiṃ na maññati, manato na maññati, mano meti na maññati. Dhamme na maññati …pe… manoviññāṇaṃ na maññati, manosamphassaṃ na maññati. Yampidaṃ manosamphassapaccayā uppajjati vedayitaṃ sukhaṃ vā dukkhaṃ vā adukkhamasukhaṃ vā tampi na maññati, tasmimpi na maññati, tatopi na maññati, taṃ meti na maññati. Yañhi, bhikkhave, maññati, yasmiṃ maññati, yato maññati, yaṃ meti maññati, tato taṃ hoti aññathā. Aññathābhāvī bhavasatto loko bhavamevābhinandati. Yāvatā, bhikkhave, khandhadhātu-āyatanaṃ tampi na maññati, tasmimpi na maññati, tatopi na maññati, taṃ meti na maññati. So evaṃ amaññamāno na ca kiñci loke upādiyati. Anupādiyaṃ na paritassati. Aparitassaṃ paccattaññeva parinibbāyati. ‘Khīṇā jāti, vusitaṃ brahmacariyaṃ, kataṃ karaṇīyaṃ, nāparaṃ itthattāyā’ti pajānāti Ayaṃ kho sā, bhikkhave, sabbamaññitasamugghātasappāyā paṭipadā”ti. Navamaṃ.


“第三百七十五章 除灭念想有用的修行方法” 的相关文章

第六章 富有后能够管束好自己的人很少

相应部3相应6经/少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内心生起这样的念想:在世间获得大量财富、富甲天下的人,他们在获得巨额财富后,不沉迷享受,不放任自己胡作非为,不贪求对欲望的满足,不侵害别...

第二十九章 愤怒只会伤害到自己

相应部7相应4经/酸粥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阿修罗王皈依佛陀后,与佛陀和波斯匿王一同进餐,在阿修罗王旁边站立的毗兰耆迦婆罗门横眉怒目、咬牙切齿。他一言不发,默默的独自生着闷气,他心里想:「这个秃头既然哄骗了大王,大王已经皈依他了,我现在也不好去反驳他...

第三十章 如何做到真正的不害?

相应部7相应5经/无害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不害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不害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我的名字叫做不害,请您为我说法。”佛陀说:“婆罗门,你的名字叫不害,什么才是名副其实的不害呢?也就是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不伤害别人这才是真...

第三十五章 丢失十四头牛的忧愁

相应部7相应10经/许多女儿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某个密林中。那个时候,有个婆罗门丢失了十四头牛,他到处寻找这些自己丢失的牛,不知不觉的来到佛陀的住所,他看见佛陀正在密林中静坐。就对静坐中的佛陀说到:“我的十四头牛在六天前丢失了,我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然而在这里打...

第三十七章 多次的播种才能多次的收获果实

相应部7相应12经/优达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中午穿好法衣,拿着饭钵,进入舍卫城挨家挨户,不分贫富贵贱的化缘饭食,有个叫优陀亚的婆罗门看见佛陀来到自己的住处,就将佛陀的饭钵盛满米饭和斋菜。几天后,佛陀第二次来到优陀亚婆罗门的住处,优陀亚婆罗门又恭敬的供养给佛陀可口的饭菜。又过...

第四十五章 出家人和乞丐的区别

相应部7相应20经/乞食者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舍卫城里的一个乞丐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对佛陀说:“大德,我是一个乞丐,沿街乞讨为生,然而我看见你们出家人也是挨家挨户的讨饭吃,我与你们出家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都是向别人乞讨饭食,都是沿街乞讨,难道我也是出家人吗?”佛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