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被扯断的芦苇

10.花品

相应部22相应93经/河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就如同从高山上急流而下的河水一样,如果大河的两岸边长满了芦苇,或者长满了茅草,或者长满了灯心草,或者长满了弱小的树丛,这时有个人掉入河水之中,他奋力的想抓住河岸边的东西,想以此从湍急的河水中爬上岸,他抓住河岸边的芦苇,芦苇就会被拔断、扯断,与他一同被湍急流淌的河水吞没遭遇不幸和厄运,他抓住河岸边的茅草、灯心草、弱小的树丛,那么茅草、灯心草、弱小的树丛就会被他拔断、扯断,与他一同被湍急流淌的河水吞没遭遇不幸和厄运。


比丘们!同样的道理,那些还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他们不知道圣者的正法是什么,他们不会按圣者的正法去修行;那些还没有受到善人教导的世间人,他们不知道善人的善法是什么,他们不会按善人的善法去修行。这些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他们会认为:「物质身体就是我,我拥有物质事物」,或者认为:「物质身体是我的一部分,物质身体在我中」,或者认为:「我是物质身体的一部分,我在物质身体中」。他们会认为:「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就是我,我拥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或者认为:「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我的一部分,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在我中」,或者认为:「我是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一部分,我在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


当他们认为是「我」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当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幸和厄运,就如同在湍急河水中挣扎的人,他为了爬上岸奋力的抓断、扯断芦苇、茅草、灯心草、弱小的树丛一样,这些被他抓断、扯断的芦苇、茅草、灯心草、弱小的树丛就会与他一同遭遇不幸和厄运。世间的人会随着这些,他们自认为是「我」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形成、存续、发展、衰败、灭亡、消失而循环往复的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他们会沉浸、沉迷于贪欲、渴爱之中。他们会堕入烦恼和痛苦的陷阱之中。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物质事物是会衰败、灭亡、消失的,物质身体是会生病、衰老、死亡的。”


佛陀说:“比丘们!既然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那么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还是最终带来快乐的呢?”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世间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佛陀说:“比丘们!世间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是最终带来痛苦的。那么你们会认为:「物质事物是我所拥有的,我就是这个物质身体,这个物质身体就是真实不变、永远存在的我。」吗?简单的说就是,你们会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真实不变、永远存在的我。」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不会这样认为,我不会有这样的见解。”


佛陀说:“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


佛陀说:“比丘们!既然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那么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还是最终带来快乐的呢?”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世间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佛陀说:“比丘们!世间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那么你们会认为:「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我所拥有的,我就是这个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这个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就是真实不变、永远存在的我。」吗?简单的说就是,你们会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真实不变、永远存在的我。」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不会这样认为,我们不会有这样的见解。”


佛陀说:“比丘们!对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或者内部,或者外部;或者粗糙,或者细滑;或者低劣,或者优质;或者遥远,或者邻近等等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都应该用正确的智慧,这样来看待:「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是我所拥有的,我不是这个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这个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是真实不变、永远存在的我。」简单的说就是:「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真实不变、永远存在的我。」


比丘们!当你们有了这个正确的见解,那就是已经受到了如来的教导。已经受到如来教导的圣弟子们,他们不会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当他们不执着和挂念这些事物的时候,就不会被这些事物束缚捆绑,就不会因为这些事物胡思乱想、胡作非为,就不会让这些事物污染自己内心清净的境界。当他们彻底从这些事物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彻底的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时候,他们就开启了解脱的智慧,他们就证悟了解脱的果位,他们自己就明白了:「从这一世开始已经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行为、言语、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不会再有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的轮回状态了,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已经彻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10. Pupphavaggo

SN.22.93/(1). Nadīsuttaṃ

   93. Sāvatthinidānaṃ “Seyyathāpi, bhikkhave, nadī pabbateyyā ohārinī dūraṅgamā sīghasotā. Tassā ubhosu tīresu kāsā cepi jātā assu, te naṃ ajjholambeyyuṃ; kusā cepi jātā assu, te naṃ ajjholambeyyuṃ; pabbajā cepi jātā assu, te naṃ ajjholambeyyuṃ; bīraṇā cepi jātā assu, te naṃ ajjholambeyyuṃ; rukkhā cepi jātā assu, te naṃ ajjholambeyyuṃ. Tassā puriso sotena vuyhamāno kāse cepi gaṇheyya, te palujjeyyuṃ. So tatonidānaṃ anayabyasanaṃ āpajjeyya. Kuse cepi gaṇheyya, pabbaje cepi gaṇheyya, bīraṇe cepi gaṇheyya, rukkhe cepi gaṇheyya, te palujjeyyuṃ So tatonidānaṃ anayabyasanaṃ āpajjeyya. Evameva kho, bhikkhave, assutavā puthujjano ariyānaṃ adassāvī ariyadhammassa akovido ariyadhamme avinīto, sappurisānaṃ adassāvī sappurisadhammassa akovido sappurisadhamme avinīto rūpaṃ attato samanupassati, 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 attani vā rūpaṃ, 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 Tassa taṃ rūpaṃ palujjati. So tatonidānaṃ anayabyasanaṃ āpajjati. Vedanaṃ… saññaṃ… saṅkhāre… viññāṇaṃ attato samanupassati, viññāṇavantaṃ vā attānaṃ attani vā viññāṇaṃ viññāṇasmiṃ vā attānaṃ. Tassa taṃ viññāṇaṃ palujjati. So tatonidānaṃ anayabyasanaṃ āpajjati. Taṃ kiṃ maññatha, bhikkhave, rūpaṃ niccaṃ vā aniccaṃ vā”ti? “Aniccaṃ bhante”. “Vedanā… saññā… saṅkhārā… viññāṇaṃ niccaṃ vā aniccaṃ vā”ti? “Aniccaṃ bhante”. “Tasmātiha …pe… evaṃ passaṃ …pe… nāparaṃ itthattāyāti pajānātī”ti. Paṭhamaṃ.


“第二百八十六章 被扯断的芦苇” 的相关文章

第十三章 要知道控制自己的食量

相应部3相应13经/一桶煮好的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每天都要吃很多饭菜,他长的肥硕无比,稍微做点运动就会汗如雨下,有一天,波斯匿王吃完饭后,就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那时,佛陀看见肥头胖耳的波斯匿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用毛巾不住的擦着头上和身上的...

第十六章 不可轻视女子

相应部3相应16经/茉莉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正在听佛陀说法,这个时候,有一个侍从前来拜见波斯匿王,他靠近波斯匿王的耳朵说:“陛下!祝贺您,茉莉王后,刚刚生了一位漂亮的公主。”这个侍从刚一说完话,波斯匿王立刻就闷闷...

第十八章 要与善友、善人、善的群体在一起

相应部3相应18经/善友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心中生起了这样的念想:世尊您曾经说过,要与善的团体、善的朋友、善的伴侣、善人在一起,不要与恶的团体、恶的朋友、恶的伴侣、恶人在一起...

第二十五章 衰老死亡来临的时候怎么办?

相应部3相应25经/如山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佛陀对波斯匿王说:“大王,你今天风尘仆仆的来到如来这里,你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波斯匿王说:“世尊,我刚刚巡视地方而来,我作为骄萨罗国的国王,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国家大事,当然我有...

第三十二章 清净是循序渐进修行出来的

相应部7相应7经/概要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清净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好。清净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所有的婆罗门修行人都不清净,即便他们受持戒律,修习各种苦行。这个世间只有智慧和身口意修行都圆满的人才是最清净的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受持戒律,由此让内心清净...

第三十三章 佛陀说法随顺因缘,不为利养

相应部7相应8经/拜火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那个时候,有个拜火教的婆罗门正在为火供做准备,他煮好奶酪乳粥,放置好各种祭火的供品,准备举行拜火祭祀的仪式。这时,佛陀在中午前穿好法衣,拿着饭钵,进入舍卫城不分贫富贵贱挨家挨户的化缘饭食。当佛陀化缘来到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