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24经
杂阿含24经[正闻本30经/佛光本24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对罗睺罗说:
"比丘啊!怎样认知、怎样观察,才能使我们对这个识别的身体和外界的一切现象,不产生'我'、'我所'的见解,不被'我慢'的习气所束缚呢?"
罗睺罗对佛陀说:
"世尊是法的主宰、引导者和庇护者。太好了!世尊!请为诸位比丘解释这个道理吧。诸位比丘听了佛陀的教导后,一定会牢记在心并且实践的。"
佛陀对罗睺罗说:"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就为你解释。"
罗睺罗回答说:"是的,我洗耳恭听。"
佛陀对罗睺罗说:
"应当观察所有的色法(色解释:物质事物),无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无论是粗糙的还是细腻的,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无论是远的还是近的,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不异于'我',也不存在于'我'之中。应当用平等的智慧如实地观察。
同样地,对于受、想、行、识,无论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无论是粗糙的还是细腻的,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无论是远的还是近的,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不异于'我',也不存在于'我'之中。应当用平等的智慧如实地观察。
比丘如果能这样认知、这样观察我们的识别身体和外界的一切现象,就不会产生'我'、'我所'的见解,不会被'我慢'的习气所束缚(慢解释:傲慢,骄傲自大)。
罗睺罗啊!如果比丘能够对识别身体和外界的一切现象,不产生'我'、'我所'的见解,不被'我慢'的习气所束缚,那么他就能超越疑惑,远离各种相,达到寂静、解脱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比丘断除了爱欲,摆脱了各种束缚,正确无间断地修行,最终达到了苦的尽头。"
当时,罗睺罗听了佛陀的教导,欢喜地接受并奉行。
(这里列举了几个相关的经题:使、增诸数、非我、非彼、结系、动摇、劫波所问,以及另外两篇罗睺罗所问的经)
文言文原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罗睺罗: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繫著?”
罗睺罗白佛言:
“世尊为法主、为导、为覆,善哉!世尊!当为诸比丘演说此义,诸比丘从佛闻已,当受持奉行。”
佛告罗睺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罗睺罗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罗睺罗:
“当观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繫著。
罗睺罗!比丘如是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繫著者,超越疑心,远离诸相,寂静、解脱,是名比丘断除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时,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使、增诸数、非我、非彼、结繫、动摇、劫波所问、亦罗睺罗所问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