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跌落悬崖更恐怖的事情

相应部56相应42经/断崖经(谛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外的耆阇崛山,有一天,佛陀对众多的出家人说:“比丘们(比丘解释:受持具足戒的男出家人;具足戒解释:受持如来制定的所有戒律,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我们走到巴低邦那山顶再做午休吧。”


出家弟子们回答:“好的世尊,我们到达巴低邦那山顶再休息。”


当佛陀和比丘僧众到达巴低邦那山顶的时候,其中一位比丘看见巴低邦那山顶上的悬崖峭壁后对佛陀说:“世尊,您看这个悬崖实在是太恐怖了,真是深不见底呀,如果掉下去,肯定会摔死,如果这个悬崖上的岩石发生崩塌,滚下山去,我估计也会将山下的人砸死,我离这个悬崖这么远,往下看都感觉到头昏。世尊,有比这个悬崖更恐怖的事物或事情吗?”


佛陀说:“比丘,世间有比这个悬崖更恐怖的事物或事情。”


这位比丘吃惊的问佛陀:“世尊,什么事物或事情比这个悬崖还恐怖呢?请您告诉我。”


佛陀说:“比丘们,那些不知道、不明白四圣谛的众生,那些不知道、不明白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灭苦之道圣谛,这四种圣谛的众生(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他们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什么是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呢?就是会导致出现、显现、产生、发生的欢乐、喜悦、快乐,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钱财,他认为钱财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挣钱的行为,或者做生意,或者做工作,为了寻求、追求钱财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挣钱的行为,这样他挣钱的行为就出现、产生、发生了,这就是「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的法义。


他们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什么是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呢?就是会导致消退、衰败、萧条、老化的欢乐、喜悦、快乐,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这样他的钱财数量就会在消费享受中逐渐的减少、消退、消减,这就是「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的法义。


他们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什么是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呢?就是会导致灭没、消失、消散、消逝的欢乐、喜悦、快乐,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这样他最终会花光自己的钱财,他的钱财最终会在消费享受中用完、消散、消失,这就是「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的法义。


他们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什么是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呢?就是会导致内心情绪负面变化的欢乐、喜悦、快乐,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当他花钱后却没有达到他心中所愿,没有满足他欲望需求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当他花钱后却被欺骗、诈骗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本来他花钱是为了享受到欢乐、喜悦、快乐,但是他花钱却给自己带来了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这就是「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的法义。


这些众生,他们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会导致出生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出生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持续不断的寻求、追求钱财,他认为钱财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持续不断的做挣钱的行为,或者持续不断的做生意,或者持续不断的做工作,为了寻求、追求钱财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持续不断的做挣钱的行为,这样他挣钱的行为就循环往复的出现、产生、发生了,这就是「出生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某种行为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造作、出现、产生、发生。


这些众生,他们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会导致衰老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衰老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这样他的钱财数量就会在消费享受中逐渐的减少、消退、消减,当他的钱财用完的时候,他又会去赚钱,赚到钱后,他又会去花钱享受,他的钱财数量会再一次的在消费享受中逐渐的减少、消退、消减,如此他的钱财循环往复的减少、消退、消减,这就是「衰老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某种事物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减少、消退、消减。


这些众生,他们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会导致死亡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死亡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这样他最终会花光自己的钱财,他的钱财最终会在消费享受中用完、消散、消失,当他花光钱后,又去挣钱,挣到钱后,他又去花钱享受,他的钱又一次在消费享受中用完、消散、消失,如此他的钱财就循环往复的用完、消散、消失了,这就是「死亡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某种事物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灭没、消失、消散、消逝。


这些众生,他们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当他花钱后却没有达到他心中所愿,没有满足他欲望需求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当他花钱后却被欺骗、诈骗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当他花钱后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没有获得心中所愿,没有满足自己各种欲望需求的时候,当他花钱后持续不断、循环往复被欺骗、诈骗的时候,他的内心中就会循环往复的生起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这就是「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生起、出现、显现、产生。


这些众生,他们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当寻求、追求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他们就会堕入循环往复出生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会从出生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然而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他们的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的贪欲、渴爱带来的。循环往复出生的陷阱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持续不断的寻求、追求钱财,他认为钱财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持续不断的做挣钱的行为,或者持续不断的做生意,或者持续不断的做工作,为了寻求、追求钱财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持续不断的做挣钱的行为,这样他挣钱的行为就循环往复的出现、产生、发生了,这个人就堕入了循环往复挣钱行为的陷阱之中,这就是「循环往复出生陷阱」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某种行为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造作、出现、产生、发生,众生这种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行为会将他们束缚捆绑起来,会让他们堕入循环往复的行为陷阱之中,会让他们从循环往复的行为悬崖上跌落下来。


这些众生,他们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当寻求、追求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他们就会堕入循环往复衰老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会从衰老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然而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他们的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的贪欲、渴爱带来的。循环往复衰老的陷阱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这样他的钱财数量就会在消费享受中逐渐的减少、消退、消减,当他的钱财用完的时候,他又会去赚钱,赚到钱后,他又会去花钱享受,他的钱财数量会再一次的在消费享受中逐渐的减少、消退、消减,如此他的钱财就循环往复的减少、消退、消减了,这个人就堕入了循环往复钱财消减的陷阱之中,这就是「循环往复衰老陷阱」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某种事物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减少、消退、消减,这种事物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减少、消退、消减会将众生束缚捆绑起来,会让众生堕入循环往复的事物消减陷阱之中,会让众生从循环往复事物消减的悬崖上跌落下来。


这些众生,他们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当寻求、追求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他们就会堕入循环往复死亡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会从死亡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然而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他们的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的贪欲、渴爱带来的。循环往复死亡的陷阱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这样他最终会花光自己的钱财,他的钱财最终会在消费享受中用完、消散、消失,当他花光钱后,又去挣钱,挣到钱后,他又去花钱享受,他的钱又一次在消费享受中用完、消散、消失,如此他的钱财就循环往复的用完、消散、消失了,这个人就堕入了循环往复钱财耗尽的陷阱之中,这就是「循环往复死亡陷阱」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某种事物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灭没、消失、消散、消逝,这种事物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灭没、消失、消散、消逝会将众生束缚捆绑起来,会让众生堕入循环往复的事物灭没、消散陷阱之中,会让众生从循环往复事物灭没、消散的悬崖上跌落下来。


这些众生,他们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当寻求、追求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他们就会堕入循环往复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会从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然而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他们的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他们的贪欲、渴爱带来的。循环往复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陷阱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他寻求、追求花钱享受,他认为花钱享受能够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快乐,于是他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或者吃喝玩乐,或者到处旅游,为了寻求、追求花钱享受带来的欢乐、喜悦、快乐,就去做花钱享受的行为,当他花钱后却没有达到他心中所愿,没有满足他欲望需求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当他花钱后却被欺骗、诈骗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当他花钱后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没有获得心中所愿,没有满足自己各种欲望需求的时候,当他花钱后持续不断、循环往复被欺骗、诈骗的时候,他的内心中就会循环往复的生起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这样此人就堕入了循环往复生起的情绪陷阱之中,这就是「循环往复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陷阱」的法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寻求、追求欢乐、喜悦、快乐,而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情绪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生起、出现、显现、产生,众生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生起负面情绪,会将他们束缚捆绑起来,会让他们堕入循环往复的情绪陷阱之中,会让他们从循环往复情绪的悬崖上跌落下来。


如来就说:「这些堕入循环往复行为陷阱之中的众生,这些堕入循环往复事物消减陷阱之中的众生,这些堕入循环往复事物灭没、消散陷阱之中的众生,这些堕入循环往复情绪陷阱之中的众生,他们无法从出生、衰老、死亡、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中解脱出来,他们被出生、衰老、死亡、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监牢关押,无法被释放出来。」,如来说:「这些众生无法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被关押进了烦恼和痛苦的牢狱,无法被释放出来。」


比丘们,那些知道、明白四圣谛的众生,那些知道、明白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灭苦之道圣谛,这四种圣谛的众生(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他们不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


他们不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


他们不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


他们不会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不会导致出生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不会导致衰老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不会导致死亡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持续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那么这就不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循环往复的出现、显现、产生、发生。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出生的欢乐、喜悦、快乐,他们就不会堕入循环往复出生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不会从出生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他们熄灭、平息、灭尽了贪欲、渴爱,或者他们没有生起贪欲、渴爱,就不会给他们带来烦恼和痛苦。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衰老的欢乐、喜悦、快乐,他们就不会堕入循环往复衰老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不会从衰老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他们熄灭、平息、灭尽了贪欲、渴爱,或者他们没有生起贪欲、渴爱,就不会给他们带来烦恼和痛苦。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死亡的欢乐、喜悦、快乐,他们就不会堕入循环往复死亡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不会从死亡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他们熄灭、平息、灭尽了贪欲、渴爱,或者他们没有生起贪欲、渴爱,就不会给他们带来烦恼和痛苦。


这些众生,他们不会重复的去寻求、追求那些会导致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欢乐、喜悦、快乐,他们就不会堕入循环往复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他们就不会从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悬崖上跌落下来受尽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拷打、煎熬,他们熄灭、平息、灭尽了贪欲、渴爱,或者他们没有生起贪欲、渴爱,就不会给他们带来烦恼和痛苦。


如来就说:「这些没有堕入循环往复行为陷阱之中的修行者,这些没有堕入循环往复事物消减陷阱之中的修行者,这些没有堕入循环往复事物灭没、消散陷阱之中的修行者,这些没有堕入循环往复情绪陷阱之中的修行者,他们能够最终从出生、衰老、死亡、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中解脱出来,他们不会被出生、衰老、死亡、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的监牢永远关押,他们最终会被释放出来。」,如来说:「这些修行者能够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不会被永远的关押在烦恼和痛苦的牢狱之中,他们最终会被释放出来。」


比丘们,是哪四种圣谛呢?即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灭苦之道圣谛,这四种圣谛(四圣谛解释,见第九百三十二章)。


「出生在世间的众生是很痛苦的」这是「苦圣谛」的法义(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痛苦的根源是贪爱」这是「苦集圣谛」的法义;


「只有先灭除了贪爱才能灭除痛苦」这是「苦灭圣谛」的法义;


「灭除痛苦的方法就是修习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九百三十二章)」这是「灭苦之道圣谛」的法义。


比丘们,你们要彻底弄明白四圣谛的法义,你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去忆念、回想四圣谛,你们要按着道谛中灭尽苦的方法去修行(道谛中灭尽苦的方法解释,即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九百三十二章)。”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56.42/(2) Papātasuttaṃ

   1112.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rājagahe viharati gijjhakūṭe pabbate. Atha kho bhagavā bhikkhū āmantesi– “āyāma, bhikkhave, yena paṭibhānakūṭo tenupasaṅkamissāma divāvihārāyā”ti. “Evaṃ, bhante”ti kho te bhikkhū bhagavato paccassosuṃ. Atha kho bhagavā sambahulehi bhikkhūhi saddhiṃ yena paṭibhānakūṭo tenupasaṅkami. Addasā kho aññataro bhikkhu paṭibhānakūṭe mahantaṃ papātaṃ. Disvāna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mahā vatāyaṃ, bhante, papāto subhayānako, bhante, papāto. Atthi nu kho, bhante, imamhā papātā añño papāto mahantataro ca bhayānakataro cā”ti? “Atthi kho, bhikkhu, imamhā papātā añño papāto mahantataro ca bhayānakataro cā”ti.

   “Katamo pana, bhante, imamhā papātā añño papāto mahantataro ca bhayānakataro cā”ti? “Ye hi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idaṃ dukkhan’ti yathābhūtaṃ nappajānanti, ‘ayaṃ dukkhasamudayo’ti yathābhūtaṃ nappajānanti, ‘ayaṃ dukkhanirodho’ti yathābhūtaṃ nappajānanti, ‘ay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yathābhūtaṃ nappajānanti, te jāti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manti, jarā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manti maraṇ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m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manti. Te jāti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tā jarā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tā maraṇ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tā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bhiratā jāti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onti, jarā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onti, maraṇ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o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onti. Te jāti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itvā jarā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itvā maraṇ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itvā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bhisaṅkharitvā jātipapātampi papatanti, jarāpapātampi papatanti, maraṇapapātampi papat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papātampi papatanti. Te na parimuccanti jātiyā jarāya maraṇena sokehi paridevehi dukkhehi domanassehi upāyāsehi. ‘Na parimuccanti dukkhasmā’ti vadāmi”.

   “Ye ca kho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idaṃ dukkhan’ti yathābhūtaṃ pajānanti …pe… ‘ay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yathābhūtaṃ pajānanti, te jāti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nābhiramanti, jarā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nābhiramanti, maraṇ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nābhiram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nābhiramanti. Te jāti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nabhiratā, jarā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nabhiratā, maraṇ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nabhiratā,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su saṅkhāresu anabhiratā, jāti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nābhisaṅkharonti, jarā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nābhisaṅkharonti, maraṇ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nābhisaṅkharo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nābhisaṅkharonti. Te jāti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nabhisaṅkharitvā, jarā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nabhisaṅkharitvā, maraṇ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nabhisaṅkharitvā,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saṃvattanikepi saṅkhāre anabhisaṅkharitvā, jātipapātampi nappapatanti, jarāpapātampi nappapatanti, maraṇapapātampi nappapat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apapātampi nappapatanti. Te parimuccanti jātiyā jarāya maraṇena sokehi paridevehi dukkhehi domanassehi upāyāsehi. ‘Parimuccanti dukkhasmā’ti vadāmi”.

   “Tasmātiha, bhikkhave, ‘idaṃ dukkhan’ti yogo karaṇīyo …pe… ‘ay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yogo karaṇīyo”ti. Dutiyaṃ.


返回列表

上一篇:第九百七十一章 虚假的白日梦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跌落悬崖更恐怖的事情” 的相关文章

第四章 谁才是让别人喜欢和拥护的人?

相应部3相应4经/可爱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好,他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心里面生起了这样的念想:「什么样的人是让大家喜欢和拥护的人?什么样的人是让大家不喜欢、厌恶的人?」世尊,我自己是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第五章 谁才是真正保护好了自己的人?

相应部3相应5经/已自己守护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坐下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内心生起了这样的念想:「谁保护好了自己?谁没有保护好自己?」世尊,我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任何人只要他们的身体行为做恶事,口说恶语,内心生...

第八章 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人

相应部3相应8经/茉莉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与茉莉王后在王宫中最高的楼阁顶层眺望远方,波斯匿王这时对茉莉王后说:“茉莉,我现在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你如实的回答我,好吗?”茉莉王后回答:“大王,您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请说。”波斯匿王说:“茉莉,对于你来说,你对世间任何人...

第九章 杀害生命的供养有福德可言吗?

相应部3相应9经/牲祭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准备举办为国家祈福的祭祀大会,波斯匿王为此预备好了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小公牛、五百头小母牛、五百只公山羊、五百只母山羊,他准备在祭祀大典上将这些公牛、山羊全部都捆绑到祭坛的大石柱上杀害掉作为对上天的供养。波斯匿王还为此预备...

第十五章 抢劫别人就是抢劫自己

相应部3相应15经/战斗经第二(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摩揭陀国的阿闍世王率领军队突袭占领了迦尸国,并且率领军队入侵骄萨罗国,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仓促应战,由于准备不足,波斯匿王的军队出师不利,被阿闍世王的军队击败。波斯匿王退守骄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波斯匿王在舍卫城中与大臣们紧急的召开军事...

第二十章 什么是死后可以带走的?

相应部3相应20经/无子者经第二(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中午去拜见佛陀,他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佛陀说:“大王,你从什么地方而来?”波斯匿王说:“世尊,还是昨天那件事情,世尊,我昨天来过您这里,告诉过您我正在处理钱庄老板财产的事情,昨天我们舍卫城里有个钱庄的老板过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