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修习四念住所能体会到的境界
相应部52相应16经/业之受持经(阿那律相应/大篇/弟子记说)
相应部52相应17经/导向一切处经(阿那律相应/大篇/弟子记说)
相应部52相应18经/不同界经(阿那律相应/大篇/弟子记说)
相应部52相应19经/不同志向经(阿那律相应/大篇/弟子记说)
相应部52相应20经/根之优劣经(阿那律相应/大篇/弟子记说)
相应部52相应21经/禅等经(阿那律相应/大篇/弟子记说)
相应部52相应24经/漏的灭尽经(阿那律相应/大篇/弟子记说)
有个时候,阿那律尊者住在舍卫城的安陀林,有一天,他对众多的出家人说:“学友们,经常修习四念住(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就能明白过去、现在、未来各种行为、言语、念想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就能明白过去、现在、未来各种法所导致的不同结果。
善行、善言、善念会导致吉祥、平安、幸福的结果,恶行、恶言、恶念会导致不祥、危险、不幸的结果。
善法、正法、解脱法会导致吉祥、平安、幸福、清净、解脱的结果,恶法、邪法、束缚法会导致不祥、危险、不幸、污染、束缚的结果。
学友们,经常修习四念住就能明白导致不同结果的前因是什么,就能明白导致不同结果的道路、路径是什么。学友们,在这里道路、路径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各种行为、言语、念想,因为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就如同走不同的道路、路径会到达不同的目的地一样。
经常修习四念住就能明白什么行为、言语、念想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友们,经常修习四念住还能明白界是什么,还能明白各种界的不同。
什么是界呢?「界」是领域、范围的意思,「界」是处于某种境界、状态之中的意思。
什么是欲界呢?就是处于感官欲望的境界、状态之中,处于感官欲望的领域、范围之内。
什么是感官欲望呢?
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生起贪欲、渴爱;
由耳朵与听见的声音生起贪欲、渴爱;
由鼻子与闻到的气味生起贪欲、渴爱;
由舌头与尝到的味道生起贪欲、渴爱;
由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或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贪欲、渴爱。
这些就是感官欲望,比如最常见的感官欲望就是男女之间产生的淫欲。一旦生起了感官欲望就会陷入感官欲望的境界、状态之中,就会处于感官欲望的领域、范围之内。
「欲界」简单的说就是:处于感官欲望的境界、状态之中。
学友们,这就是欲界的法义。
什么是色界呢?就是已经熄灭、平息了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已经没有了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物欲。
什么是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呢?
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物欲;
由声音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声欲;
由气味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嗅欲;
由味道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味欲;
由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触欲。
由男女交合、结合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淫欲。
在色界的境界、状态之中,已经没有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物欲,还会由物质事物生起贪欲、渴爱,对物质事物的贪爱还存在;对物质事物、物质世界还有执着和挂念,还会分别、区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不同、存在与否,还处于分辨、识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境界、状态之中,还处于区分、辨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领域、范围之中,这就是色界的法义。
一旦对物质事物生起贪欲、渴爱,一旦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世界就会陷入色界的境界、状态之中,就会处于色界的领域、范围之内。
「色界」简单的说就是:已经没有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还有对物质事物的贪欲,还处于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境界、状态之中。
什么是无色界呢?已经熄灭、平息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已经没有了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见解、念想的执着和挂念,还会由见解、念想、思想生起欲望。
一旦对见解、念想、思想生起贪欲、渴爱,一旦执着和挂念见解、念想、思想就会陷入无色界的境界、状态之中,就会处于无色界的领域、范围之内。
「无色界」简单的说就是:已经没有了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对见解、念想、思想的贪欲,还处于执着和挂念见解、念想、思想的境界、状态之中。
学友们,这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法义。
学友们,界还有: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气味界、鼻识界,舌界、味道界、舌识界,身界、所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学友们,什么是眼界呢?就是眼睛能够持续看见外界事物的范围。什么是色界呢?就是有形事物、物质世界的范围。什么是眼识界?就是眼睛感知、分别、判断不同外界物质事物的大小、形状、高低等等特性,区分辨别不同的外界物质事物。
什么是耳界?就是耳朵能够持续听见外界声音的范围。什么是声界?就是外界声音传播的范围。什么是耳识界?就是耳朵感知、分别、判断不同外界声音的大小、远近、高低等等特性,区分辨别不同的外界声音。
什么是鼻界?就是鼻子能够持续闻到外界气味的范围。什么是气味界?就是外界气味传播的范围。什么是鼻识界?就是鼻子感知、分别、判断不同外界气味的香臭、浓淡、腥臊等等特性,区分辨别不同的外界气味。
什么是舌界?就是舌头能够持续尝到外界味道的范围。什么是味道界?就是外界味道传播的范围。什么是舌识界?就是舌头感知、分别、判断不同外界味道的苦甜、酸咸、鲜辣等等特性,区分辨别不同的外界味道。
什么是身界?就是身体能够持续触摸、感受到外界事物、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环境)的范围。什么是所触界?就是外界能够被触摸、感受到的物质事物、环境范围。什么是身识界?就是身体感知、分别、判断不同外界事物、环境的细滑、柔嫩、冷热、舒适等等特性,区分辨别不同的外界事物、环境。
什么是意界?就是内心能够持续生起念想、思想的领域、范围。什么是法界?就是遇见外界事物、思想而生起的各种念想、思想。什么是意识界?就是内心感知、分别、判断不同念想、思想的喜厌、善恶、美丑等等特性,区分辨别不同的念想、思想。学友们,你们要注意:意界与法界的区别。意界是生起念想、思想的领域、范围,法界是已经生起的念想、思想,我在这里做个比喻:意界相当于是一个空房子,法界相当于是在这个空房子中由于时间过长而生长出来的蘑菇。在这个比喻中意界就是空房子能够容纳的空间,代表的是领域、范围,法界就是这个房子空间中生起、产生出来的事物。我再做一个比喻,女子在没有怀孕前,她的子宫是空的,没有容纳任何的事物,这就相当于意界只是一个领域、范围而已,还没有容纳事物。当这个女子怀孕后,她的子宫中就孕育出孩子了,这个就相当于法界是在意界的领域、范围中产生出了念想、思想。简单的说意界与法界的区别就在于:意界是产生法界的地方,法界是在意界里产生出来的事物,就如同内心是生起念想的地方,念想从内心中生起,内心就相当于是意界,是念想生起的地方,念想就相当于是法界,是在内心这个范围、领域中生起的事物。还如同大地上生长起来的树木,大地相当于是意界,是一种领域、范围,而在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树木就相当于是法界,是在大地这片范围、领域里生长、产生出来的事物。学友们,这就是意界与法界的区别。
学友们,这就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气味界、鼻识界,舌界、味道界、舌识界,身界、所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的法义。
学友们,经常修习四念住,就能明白内心的不同状态与境界,就能明白内心处于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中的状态是什么,就能明白内心安住在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等等清净境界之中的状态是什么(向入流果、向一来果、向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六章;入流果、一来果、不还果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
经常修习四念住就能明白内心状态与境界的优劣、高低、深浅。
内心处于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状态之中就是恶劣的境界。
内心安住在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等等清净境界之中就是优良的境界。
修习四念住所进入的由浅入深的清净境界与所证悟的由低到高的果位是: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
学友们,经常修习四念住就能明白「禅定」,「保持定的状态」,「定的烦恼」,「解脱」,「清净」,「不执着定的状态」。
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什么是「保持定的状态」?就是让内心持续、长时间的保持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让内心持续、长时间的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保持定的状态」简单说就是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保持下去。
什么是「定的烦恼」?就是对进入「定」的那种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生起欢喜,贪爱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这就是「定的烦恼」。简单的说:「定的烦恼」就是贪爱「定」中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贪爱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解脱?「解脱」就是熄灭、停止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解除了一切的束缚与捆绑。不执着和挂念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耳朵与听到的声音,鼻子与闻到的气味,舌头与尝到的味道,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想到的念想、思想、见解,已经完全解除了世间对自己的束缚捆绑,已经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已经从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中彻底的解脱出来。
什么是「清净」?就是不被各种行为、言语、念想扰动内心,内心不会随着世间事物事情的变化而生起各种烦恼和痛苦。远离善法、恶法的污染,既不会陷入由恶法生起的烦恼和痛苦之中,也不会沉迷在由善法生起的快乐和幸福之中。
什么是「不执着定的状态」?就是已经将「定」当作是很平常的事情,不会刻意的去验证自己是否已经进入「定」的状态之中,虽然自己的内心已经在平静、安宁、清净的状态之中,虽然自己的内心已经进入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但是内心不会生起已经进入安宁、清净状态的念想,不会生起内心已经进入单个、纯一清净境界的念想,这就如同世间人或众生会忽略呼吸一样,虽然自己在持续的呼吸但是会忽略呼吸的行为,不会生起自己正在呼吸的念想。
学友们,经常这样去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其中一种念住,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开启完全的智慧,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在这一世、这一生就进入没有烦恼和痛苦的心解脱、慧解脱境界(心解脱、慧解脱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八章)。”
阿那律尊者说法后,听法的出家人们都虔诚的顶礼阿那律尊者,随喜赞叹阿那律尊者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阿那律尊者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52.16/(6) Kammasamādānasuttaṃ
914. “Imesañca panāhaṃ, āvuso,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ānaṃ kammasamādānānaṃ ṭhānaso hetuso vipākaṃ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mī”ti. Chaṭṭhaṃ.
SN.52.17/(7) Sabbatthagāminisuttaṃ
915. “Imesañca panāhaṃ, āvuso,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sabbatthagāminippaṭipadaṃ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mī”ti. Sattamaṃ.
SN.52.18/(8) Nānādhātusuttaṃ
916. “Imesañca panāhaṃ, āvuso,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anekadhātunānādhātulokaṃ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mī”ti. Aṭṭhamaṃ.
SN.52.19/(9) Nānādhimuttisuttaṃ
917. “Imesañca panāhaṃ, āvuso,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sattānaṃ nānādhimuttikataṃ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mī”ti. Navamaṃ.
SN.52.20/(10) Indriyaparopariyattasuttaṃ
918. “Imesañca panāhaṃ, āvuso,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parasattānaṃ parapuggalānaṃ indriyaparopariyattaṃ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mī”ti. Dasamaṃ.
SN.52.21/(11) Jhānādisuttaṃ
919. “Imesañca panāhaṃ, āvuso,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jhānavimokkhasamādhisamāpattīnaṃ saṃkilesaṃ vodānaṃ vuṭṭhānaṃ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mī”ti. Ekādasamaṃ.
SN.52.24/(14) Āsavakkhayasuttaṃ
922. “Imesañca panāhaṃ, āvuso,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āsavānaṃ khayā anāsavaṃ cetovimuttiṃ paññāvimuttiṃ diṭṭhe dhamme sayaṃ abhiññā sacchikatvā upasampajja viharāmī”ti. Cuddasamaṃ.
Dutiyo vaggo.
Tassuddānaṃ–
Mahābhiññaṃ iddhi dibbaṃ, cetopariyaṃ ṭhānaṃ kammaṃ.
Sabbatthadhātudhimutti, indriyaṃ jhānaṃ tisso vijjāti.
Anuruddhasaṃyuttaṃ aṭṭh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