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证悟两种果位
相应部47相应36经/完全智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去修习四念住(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就能预料、预见他们将会证悟两种果位中的其中一种果位,是哪两种果位呢?一种是证悟完全智,另一种是证悟有余依的不还果。
什么是完全智呢?就是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世间、世界的真相、真谛;完全明白获得解脱,进入涅槃境界的道理、知识、修行方法。
已经熄灭、停止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解除了一切的束缚与捆绑。
已经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证悟解脱的果位,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
简单的说「完全智」就是:已经解除一切的束缚捆绑,已经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已经进入涅槃清净的境界。
这就是完全智的法义。
什么是有余依的不还果呢?什么是有余依呢?有余依就是还有细微的烦恼,烦恼还有残留,还没有完全灭尽烦恼。如同大火熄灭后,灰烬中还有残留的火星,火星还没有完全熄灭。同样的,有余依就是还有残留的烦恼,这种烦恼虽然很微小,但是还是存在,还是没有被完全灭尽。也可以将这种烦恼认为是细微的执着烦恼。
什么是不还果?证悟不还果位的圣者,他们死后不会再投生在欲界,什么是欲界呢?也就是还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欲望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不再投生到欲界,因此被称为不还果。
不还果也被称为阿那含果位,什么是阿那含果位呢?就是除灭了有「我」真实、永远存在的见解;灭尽了那些对解脱毫无帮助的苦行、禁戒、禁忌;消除了对如来正法的疑惑,消除了对如来,对如来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的疑惑。对如来,对如来的正法,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对如来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生起了坚固的信心,灭尽了贪欲、愤怒、疑惑。阿那含果位也称为三果,这些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也被称为证悟三果的圣者。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死后不会再投生在欲界,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死后直接投生到色界与无色界天界,并在这些天界中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天界解释,见第四百四十一章),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什么是色界天界?也就是没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的欲望,这些有情众生的物质身体以及他们住的宫殿等等他们所在地方的物质事物非常的殊胜、精致、净妙,他们对这些殊胜、精致、净妙的物质事物还有微细的执着和挂念,他们还会被这些这些殊胜、精致、净妙的物质事物轻微的束缚捆绑,这就是色界天界,没有欲望,还有对物质事物的轻微执着和挂念。什么是无色界天界?也就是没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欲望,也没有对物质事物的执着和挂念,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念想的执着和挂念,这就是无色界天界,没有欲望,没有对物质事物的执着和挂念,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念想的执着和挂念。
比丘们,你们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去修习四念住,这样也能预料、预见你们将会证悟完全智与有余依不还果这两种果位中的其中一种果位。”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7.36/(6) Aññāsuttaṃ
402. “Cattārome, bhikkhave, satipaṭṭhānā. Katame cattāro?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p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Ime kho, bhikkhave,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Imesaṃ kho, bhikkhave,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dvinnaṃ phalānaṃ aññataraṃ phalaṃ pāṭikaṅkhaṃ– diṭṭheva dhamme aññā, sati vā upādisese anāgāmitā”ti. Chaṭṭh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