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如何保持正念、正知?
相应部47相应35经/念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你们要保持正念、正知,这是如来对你们的教诫。
比丘们,如何保持正念呢?修习四念住就能保持正念(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简单的说就是:你们要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身体上,专注在对身体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你们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你们要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感受上,专注在对感受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你们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你们要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内心上,专注在对内心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你们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你们要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念想上,专注在对念想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你们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
比丘们,如何保持正知呢?当感受生起的时候,知道感受已经生起,并只专注在已经生起的感受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感受保持延续的时候,知道感受正在保持延续,并只专注在保持延续的感受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感受消退的时候,知道感受正在消退,并只专注在消退的感受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感受灭没消失的时候,知道感受已经灭没消失,并只专注在灭没消失的感受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思索、思量、思考生起的时候,知道思索、思量、思考已经生起,并只专注在已经生起的思索、思量、思考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思索、思量、思考保持延续的时候,知道思索、思量、思考正在保持延续,并只专注在保持延续的思索、思量、思考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思索、思量、思考消退的时候,知道思索、思量、思考正在消退,并只专注在消退的思索、思量、思考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思索、思量、思考灭没消失的时候,知道思索、思量、思考已经灭没消失,并只专注在灭没消失的思索、思量、思考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念想、思想、见解生起的时候,知道念想、思想、见解已经生起,并只专注在已经生起的念想、思想、见解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念想、思想、见解保持延续的时候,知道念想、思想、见解正在保持延续,并只专注在保持延续的念想、思想、见解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念想、思想、见解消退的时候,知道念想、思想、见解正在消退,并只专注在消退的念想、思想、见解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当念想、思想、见解灭没消失的时候,知道念想、思想、见解已经灭没消失,并只专注在灭没消失的念想、思想、见解上,不专注其他的事物事情;
比丘们,也许你们会觉的刚才如来对「保持正知」的解释难以理解,你们这样去理解也可以:什么是保持正知呢?就是当你们走路前进、后退的时候,只关注前进、后退的身体行为,不关注其他的行为,这样就是保持正知;
当你们眼睛前看、后看的时候,只关注前看、后看的身体行为,不关注其他的行为,这样就是保持正知;
当你们的手臂或大腿伸展、收缩的时候,只关注肢体伸展、收缩的身体行为,不关注其他的行为,这样就是保持正知;
当你们穿法衣、拿饭钵、外出化缘饭食的时候,只关注穿法衣、拿饭钵、外出化缘饭食当前正在做的那个行为,不关注其他的行为,这样就是保持正知;
当你们喝水、吃食物、咀嚼食物、尝味道的时候,只关注喝水、吃食物、咀嚼食物、尝味道当前正在做的那个行为,不关注其他的行为,这样就是保持正知;
当你们上厕所解小便、大便的时候,只关注解小便、大便当前正在做的那个行为,不关注其他的行为,这样就是保持正知;
当你们行走、住宿、坐下、卧躺、清醒、说话、沉默的时候,只关注行走、住宿、坐下、卧躺、清醒、说话、沉默当前正在做的那个行为,不关注其他的行为,这样就是保持正知;
比丘们,这就是保持正知的法义。
比丘们,你们要保持正念、正知,这就是如来今天对你们的教导。”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7.35/(5) Satisuttaṃ
401. Sāvatthinidānaṃ. “Sato, bhikkhave, bhikkhu vihareyya sampajāno. Ayaṃ vo amhākaṃ anusāsanī”.
“Kathañca, bhikkhave, bhikkhu sat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p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Ev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sato hoti.
“Kathañca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ān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no viditā vedanā uppajjanti, viditā upaṭṭhahanti viditā abbhatthaṃ gacchanti. Viditā vitakkā uppajjanti viditā upaṭṭhahanti, viditā abbhatthaṃ gacchanti. Viditā saññā uppajjanti, viditā upaṭṭhahanti, viditā abbhatthaṃ gacchanti. Ev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āno hoti. Sato, bhikkhave, bhikkhu vihareyya sampajāno. Ayaṃ vo amhākaṃ anusāsanī”ti. Pañc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