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什么是善法的聚集?

相应部47相应5经/不善聚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当如来说「恶法、不善法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指的就是五盖的生起与聚集。是哪五种盖呢?即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这五种盖。


什么是盖呢?「盖」是修行障碍的意思,遮蔽、掩盖、覆盖、包裹内心,阻碍、障碍内心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烦恼。


什么是贪欲盖呢?执着五欲,陷入五欲的状态之中,内心被五欲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五欲?就是由眼睛与物质事物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耳朵与声音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鼻子与气味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舌头与味道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身体与触觉,或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的贪欲、渴爱。


比丘们,这就是五欲。


「贪欲盖」简单的说就是:贪欲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贪欲盖会障碍、遮蔽、覆盖内心,让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智慧减弱、衰退、消失。


什么是瞋恚盖呢?陷入瞋恚的状态之中,内心被瞋恚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瞋恚呢?瞋恚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对自己或别人心怀恶意、敌意、歹心,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


「瞋恚盖」简单的说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对自己或别人心怀恶意、敌意、歹心,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瞋恚盖会障碍、遮蔽、覆盖内心,让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智慧减弱、衰退、消失。


什么是睡眠盖?陷入睡眠的状态之中,内心被睡眠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睡眠呢?睡眠是一种比喻,比喻的是沉迷的状态,陷入沉迷的状态之中如同熟睡一样。对某一种境界、状态入迷、沉醉、着迷、迷恋、陶醉就叫做睡眠。


「睡眠盖」简单的说就是:沉迷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睡眠盖会障碍、遮蔽、覆盖内心,让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智慧减弱、衰退、消失。


什么是掉悔盖?陷入掉悔的状态之中,内心被掉悔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掉悔呢?「掉」是心浮气躁,内心混乱、散乱的意思;「悔」是对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忧虑不安、后悔不已。


「掉悔盖」简单的说就是:心浮气躁与后悔不安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掉悔盖会障碍、遮蔽、覆盖内心,让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智慧减弱、衰退、消失。


什么是疑盖?陷入「疑」的状态之中,内心被「疑」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疑」呢?「疑」就是怀疑、疑惑、疑虑、狐疑不信、犹豫不决。


「疑盖」简单的说就是:疑惑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疑盖会障碍、遮蔽、覆盖内心,让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智慧减弱、衰退、消失。


比丘们,这就是五种盖的法义,五种盖会障碍、遮蔽、覆盖内心,让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智慧减弱、衰退、消失。


比丘们,你们要记住生起五盖能让「恶法、不善法聚集在一起」,五盖就是纯粹的恶法。


比丘们,当如来说「善法、正法、解脱法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指的就是修习四念住。因为修习四念住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能熄灭、平息、灭尽一切的恶法、有罪法、低劣法、黑法、邪法,由此结束、停止由恶法、有罪法、低劣法、黑法、邪法导致的不祥、危险、不幸、污染、束缚的结果,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能证悟解脱的果位,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正知呢?就是内心只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当前正在做的行为,只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活在当下,不想过去、未来的事情,比如行走的时候,只专注行走的行为;吃饭的时候只专注吃饭的行为;喝水的时候,只专注喝水的行为;穿衣服的时候,只专注穿衣服的行为等等。除了专注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除了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不专注其他任何的事情与念想,这就是正知。


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内心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在正确的念想或对象上,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这就是正念。


是哪四种念住呢?即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


比丘们,你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身念住,就能生起、保持正念、正知,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烦恼、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身念住」呢?「身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身体的行为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呼吸上,数呼吸的次数,建立对呼吸的深切注意。又比如:来回在同一条路径、道路上行走,内心集中专注在走路的行为上,数来回行走的次数,建立对行走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身念住。


简单的说身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身体行为,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比丘们,你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受念住,就能生起、保持正念、正知,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烦恼、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受念住」呢?「受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感受上,比如呼吸的时候,内心集中专注在吸气时,冰冷的气体进入身体的感受,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呼气时,温暖的气体呼出身体的感受,建立对冰冷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或者建立对温暖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又比如:来回在同一条路径、道路上行走,内心集中专注在脚底板踩在地面上的感受,脚底板的感受是踩在平坦道路上那种高低平等、平整的感受,还是踩在崎岖山路上那种高低不平、凹凸的感受,建立对脚底板接触地面感受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感受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感受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受念住。


简单的说受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感受,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比丘们,你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心念住,就能生起、保持正念、正知,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烦恼、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心念住」呢?「心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念想、思想、见解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对无常的观想上,建立对无常的深切注意。


什么是对无常的观想呢?就是观想:「世间一切的事物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我的物质身体会生病、衰老、死亡;我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会消退、消失。我拥有的物质事物也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我也无法永远的拥有物质事物,我也会失去物质事物。


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会丧失功能,会衰败、坏灭。」这就是无常的观想。用这种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心念住。


简单的说心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念想、思想、见解,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比丘们,你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法念住,就能生起、保持正念、正知,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烦恼、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法念住」呢?「法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种对象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江河流水上,建立对江河流水的深切注意。又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森林、树木上,建立对森林、树木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某种对象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某种对象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法念住。


简单的说法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某种对象,通过对某种对象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比丘们,你们要记住修习四念住能让「善法、正法、解脱法聚集在一起」,四念住就是纯正、纯一的善法、正法、解脱法。”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7.5/(5) Akusalarāsisuttaṃ

   371. Sāvatthinidānaṃ Tatra kho bhagavā etadavoca– “‘akusalarāsī’ti, bhikkhave, vadamāno pañca nīvaraṇe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Kevalo hāyaṃ, bhikkhave, akusalarāsi, yadidaṃ– pañca nīvaraṇā. Katame pañca? Kāmacchandanīvaraṇaṃ byāpādanīvaraṇaṃ, thinamiddhanīvaraṇaṃ, uddhaccakukkuccanīvaraṇaṃ, vicikicchānīvaraṇaṃ. ‘Akusalarāsī’ti, bhikkhave, vadamāno ime pañca nīvaraṇe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Kevalo hāyaṃ, bhikkhave, akusalarāsi, yadidaṃ– pañca nīvaraṇā.

   “‘Kusalarāsī’ti, bhikkhave, vadamāno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e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Kevalo hāyaṃ, bhikkhave, kusalarāsi, yadidaṃ–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Katame cattāro?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p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Kusalarāsī’ti, bhikkhave, vadamāno ime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e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Kevalo hāyaṃ, bhikkhave, kusalarāsi, yadidaṃ–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ti. Pañcamaṃ.


“第七百三十九章 什么是善法的聚集?” 的相关文章

第二章 内心生起哪三种念想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相应部3相应2经/男子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问佛陀:“世尊,当人的内心生起什么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安乐?”佛陀说:“大王,当人的内心生起了三种念想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

第三章 世间有谁可以不衰老和死亡?

相应部3相应3经/老死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已经出生在世间的人或者有生命的众生,有哪一个是可以永远不衰老、永远不死的呢?有那种出生在世间可以免除衰老和死亡的人或者众生吗?”佛陀说:“大王,只要出生在世间,任何的人...

第十三章 要知道控制自己的食量

相应部3相应13经/一桶煮好的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每天都要吃很多饭菜,他长的肥硕无比,稍微做点运动就会汗如雨下,有一天,波斯匿王吃完饭后,就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那时,佛陀看见肥头胖耳的波斯匿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用毛巾不住的擦着头上和身上的...

第十八章 要与善友、善人、善的群体在一起

相应部3相应18经/善友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心中生起了这样的念想:世尊您曾经说过,要与善的团体、善的朋友、善的伴侣、善人在一起,不要与恶的团体、恶的朋友、恶的伴侣、恶人在一起...

第二十九章 愤怒只会伤害到自己

相应部7相应4经/酸粥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阿修罗王皈依佛陀后,与佛陀和波斯匿王一同进餐,在阿修罗王旁边站立的毗兰耆迦婆罗门横眉怒目、咬牙切齿。他一言不发,默默的独自生着闷气,他心里想:「这个秃头既然哄骗了大王,大王已经皈依他了,我现在也不好去反驳他...

第三十二章 清净是循序渐进修行出来的

相应部7相应7经/概要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清净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好。清净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所有的婆罗门修行人都不清净,即便他们受持戒律,修习各种苦行。这个世间只有智慧和身口意修行都圆满的人才是最清净的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受持戒律,由此让内心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