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修习七觉支灭尽下分结

相应部46相应130经/上分经(觉支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有五种下分结,什么是下分结呢?就是陷入欲界中生起的烦恼,为什么会称为「下」呢?因为欲界在色界、无色界的境界之下,欲界没有色界、无色界所处的境界高,所以要用「下」来形容。


什么是界呢?「界」是领域、范围的意思,「界」是处于某种境界、状态之中的意思。


什么是欲界呢?就是处于感官欲望的境界、状态之中,处于感官欲望的领域、范围之内。


什么是感官欲望呢?


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生起贪欲、渴爱;


由耳朵与听见的声音生起贪欲、渴爱;


由鼻子与闻到的气味生起贪欲、渴爱;


由舌头与尝到的味道生起贪欲、渴爱;


由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或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贪欲、渴爱。


这些就是感官欲望,比如最常见的感官欲望就是男女之间产生的淫欲。一旦生起了感官欲望就会陷入感官欲望的境界、状态之中,就会处于感官欲望的领域、范围之内。


「欲界」简单的说就是:处于感官欲望的境界、状态之中。


比丘们,这就是欲界的法义。


什么是色界呢?就是已经熄灭、平息了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已经没有了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物欲。


什么是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呢?


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物欲;


由声音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声欲;


由气味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嗅欲;


由味道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味欲;


由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触欲。


由男女交合、结合生起贪欲、渴爱就叫做淫欲。


在色界的境界、状态之中,已经没有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物欲,还会由物质事物生起贪欲、渴爱,对物质事物的贪爱还存在;对物质事物、物质世界还有执着和挂念,还会分别、区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不同、存在与否,还处于分辨、识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境界、状态之中,还处于区分、辨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领域、范围之中,这就是色界的法义。


一旦对物质事物生起贪欲、渴爱,一旦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世界就会陷入色界的境界、状态之中,就会处于色界的领域、范围之内。


「色界」简单的说就是:已经没有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还有对物质事物的贪欲,还处于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境界、状态之中。


什么是无色界呢?已经熄灭、平息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已经没有了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见解、念想的执着和挂念,还会由见解、念想、思想生起欲望。


一旦对见解、念想、思想生起贪欲、渴爱,一旦执着和挂念见解、念想、思想就会陷入无色界的境界、状态之中,就会处于无色界的领域、范围之内。


「无色界」简单的说就是:已经没有了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淫欲,但是还有对见解、念想、思想的贪欲,还处于执着和挂念见解、念想、思想的境界、状态之中。


比丘们,这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法义。


比丘们,有哪五种下分结呢?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这五种下分结就是陷入欲界之中生起的烦恼。


什么是身见呢?就是执着有永远存在、永恒不变的「我」,对「我」执着挂念。由执着「我」生起各种见解、思想、念想。简单的说身见就是:对「自我」的执着和挂念。


什么是戒取呢?执着坚持对解脱毫无帮助、毫无益处的禁戒、禁忌,比如不穿衣服裸露身体,以为这样就能获得解脱;不吃饭、饿自己以为这样就能获得解脱;早晚用恒河水洗澡,以为这样就能获得解脱;学习动物的各种行为以为这样就能获得解脱;用各种苦行来折磨、摧残自己的身体,以为这样就能获得解脱等等,这些就是对解脱毫无帮助、毫无益处的禁戒、禁忌。简单的说戒取就是:执着坚持对修行解脱毫无帮助,毫无意义的禁戒、禁忌。


什么是「疑」呢?就是怀疑、疑惑、疑虑、狐疑不信、犹豫不决。对善法、正法、解脱法怀疑、疑惑、疑虑、狐疑不信,对佛法僧三宝怀疑、疑惑、疑虑、狐疑不信。简单的说「疑」就是:对善法、正法、解脱法怀疑、疑惑、疑虑、狐疑不信。


什么是贪欲呢?就是生起物欲、声欲、嗅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望。


由眼睛与看见的物质事物生起贪欲、渴爱;


由耳朵与听见的声音生起贪欲、渴爱;


由鼻子与闻到的气味生起贪欲、渴爱;


由舌头与尝到的味道生起贪欲、渴爱;


由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或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生起贪欲、渴爱。


简单的说贪欲就是:对物质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生起贪欲、渴爱。


什么是瞋恚呢?就是生起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的情绪、情感。


简单的说瞋恚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的情绪。


比丘们,这就是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这五种下分结的法义。


比丘们,如何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下分结」呢?如何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下分结」呢?如何舍离、除灭、灭尽五种「下分结」呢?修习七觉支就能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下分结」(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修习七觉支就能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下分结」,修习七觉支就能舍离、除灭、灭尽五种「下分结」。


比丘们,你们要修习七觉支,这样你们就能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下分结」,这样你们就能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下分结」,这样你们就能舍离、除灭、灭尽五种「下分结」,最终让自己进入清净涅槃的境界,这就是如来今天对你们的教导。”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6.130/(10) Uddhambhāgiyasuttaṃ

   311. Sāvatthinidānaṃ. “Pañcimāni, bhikkhave, uddhambhāgiyāni saṃyojanāni. Katamāni pañca? Rūparāgo, arūparāgo, māno, uddhaccaṃ, avijjā imāni kho, bhikkhave pañcuddhambhāgiyāni saṃyojanāni. Imesaṃ kho, bhikkhave, pañcannaṃ uddhambhāgiyānaṃ saṃyojanānaṃ abhiññāya pariññāya parikkhayāya pahānāya satta bojjhaṅgā bhāvetabbā. Katame satta? Idha, bhikkhave, bhikkhu satisambojjhaṅgaṃ bhāveti vivekanissitaṃ virāganissitaṃ nirodhanissitaṃ vossaggapariṇāmiṃ …pe… upekkhāsambojjhaṅgaṃ bhāveti rāgavinayapariyosānaṃ dosavinayapariyosānaṃ mohavinayapariyosānaṃ… amatogadhaṃ amataparāyanaṃ amatapariyosānaṃ… nibbānaninnaṃ nibbānapoṇaṃ nibbānapabbhāraṃ. Imes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pañcannaṃ uddhambhāgiyānaṃ saṃyojanānaṃ abhiññāya pariññāya parikkhayāya pahānāya ime satta bojjhaṅgā bhāvetabbā”ti. Dasamaṃ.

   Oghavaggo terasamo.

   Tassuddānaṃ–

   Ogho yogo upādānaṃ, ganthā anusayena ca.

   Kāmaguṇā nīvaraṇā, khandhā oruddhambhāgiyānīti.


“第七百三十二章 修习七觉支灭尽下分结” 的相关文章

第一章 不可轻视人,要对一切人都恭敬有礼

1.第一品相应部3相应1经/年轻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这是我亲身经历、听到和见到的,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与佛陀相互问候之后,波斯匿王在佛陀旁边坐下,对佛陀说:“乔达摩(佛陀),你自称:「我已经证悟了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

第七章 在公堂上说假话的原因

相应部3相应7经/法庭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对佛陀说:“世尊,我经常在公堂上看见很多有巨额财富,有大量黄金珠宝,有无数田地房产,有无数仆人粮食的王室贵族、祭司、富豪,他们因为贪得无厌的缘故,他们因为想要获得更多利益...

第九章 杀害生命的供养有福德可言吗?

相应部3相应9经/牲祭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准备举办为国家祈福的祭祀大会,波斯匿王为此预备好了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小公牛、五百头小母牛、五百只公山羊、五百只母山羊,他准备在祭祀大典上将这些公牛、山羊全部都捆绑到祭坛的大石柱上杀害掉作为对上天的供养。波斯匿王还为此预备...

第十章 什么才是世间最大的捆绑和束缚?

相应部3相应10经/繫缚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有一大群罪犯被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下令抓捕,这些罪犯一些人的身体被绳子捆绑,一些人的脚上被套上脚链,一些人全身都被套上锁链,他们垂头丧气的被官差押赴监狱关押。那个时候,有很多出家人在中午前穿好法衣,拿着饭钵到舍卫城中化缘饭食,他们看见了被...

第十三章 要知道控制自己的食量

相应部3相应13经/一桶煮好的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每天都要吃很多饭菜,他长的肥硕无比,稍微做点运动就会汗如雨下,有一天,波斯匿王吃完饭后,就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那时,佛陀看见肥头胖耳的波斯匿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用毛巾不住的擦着头上和身上的...

第十九章 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财富

相应部3相应19经/无子者经第一(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中午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佛陀对波斯匿王说:“大王,你今天这么早,中午就到如来这里来了,你从什么地方赶过来的呢?”波斯匿王说:“世尊,是这样的,舍卫城中最大钱庄的老板刚刚过世了,他是个孤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