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何灭尽、根除烦恼

相应部35相应56经/漏的捨断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

相应部35相应57经/漏的根除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

相应部35相应58经/烦恼潜在趋势的捨断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

相应部35相应59经/烦恼潜在趋势的根除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有一位比丘(出家人)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这位比丘对佛陀说:“世尊,知道什么样的法理,明白什么样的见解才能除灭烦恼呢?才能灭尽、根除烦恼呢?


世尊,知道什么样的法理,明白什么样的见解才能除灭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呢?才能灭尽、根除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呢?


佛陀对这位比丘说:“比丘!当知道、明白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时候,当知道、明白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是会生病、衰老、丧失功能的时候,就能除灭烦恼,就能除灭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


当知道、明白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时候(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解释,见第一百八十八章),当知道、明白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就能除灭烦恼,就能除灭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


当知道、明白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时候(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解释,见第一百八十九章),当知道、明白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就能除灭烦恼,就能除灭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


当知道、明白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时候,当知道、明白物质事物是会衰败、灭亡、消失的,物质身体是会生病、衰老、死亡的,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就能除灭烦恼,就能除灭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


当知道、明白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时候,当知道、明白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就能除灭烦恼,就能除灭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


比丘!当你有了这些正确的见解,那就是已经受到了如来的教导,就能除灭烦恼,就能除灭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


比丘!对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解释,见第一百八十八章)、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解释,见第一百八十九章)、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或者内部,或者外部;或者粗糙,或者细滑;或者低劣,或者优质;或者遥远,或者邻近等等世间一切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都应该用正确的智慧,这样来看待:「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不是我所拥有的;我不是这个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这个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思想、见解、念想,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简单的说就是:「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


比丘!当你有了这个正确的见解,那就是已经受到了如来的教导,就能灭尽、根除烦恼,就能灭尽、根除随着世间事物变化而生起的潜在烦恼。”


佛陀说法后,这位比丘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35.56/(4). Āsavapahānasuttaṃ

   56. “Kathaṃ nu kho, bhante, jānato, kathaṃ passato āsavā pahīyantī”ti …pe…. Catutthaṃ.


SN.35.57/(5). Āsavasamugghātasuttaṃ

   57. “Kathaṃ nu kho, bhante, jānato, kathaṃ passato āsavā samugghātaṃ gacchantī”ti …pe… Pañcamaṃ.


SN.35.58/(6). Anusayapahānasuttaṃ

   58. “Kathaṃ nu kho …pe… anusayā pahīyantī”ti …pe…. Chaṭṭhaṃ.


SN.35.59/(7). Anusayasamugghātasuttaṃ

   59. “Kathaṃ nu kho …pe… anusayā samugghātaṃ gacchantī”ti? “Cakkhuṃ kho, bhikkhu, anattato jānato passato anusayā samugghātaṃ gacchanti …pe… sotaṃ… ghānaṃ… jivhaṃ… kāyaṃ… manaṃ… dhamme… manoviññāṇaṃ… manosamphassaṃ… yampidaṃ manosamphassapaccayā uppajjati vedayitaṃ sukhaṃ vā dukkhaṃ vā adukkhamasukhaṃ vā tampi anattato jānato passato anusayā samugghātaṃ gacchanti. Evaṃ kho, bhikkhu, jānato evaṃ passato anusayā samugghātaṃ gacchantī”ti. Sattamaṃ.


“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何灭尽、根除烦恼” 的相关文章

第三章 世间有谁可以不衰老和死亡?

相应部3相应3经/老死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已经出生在世间的人或者有生命的众生,有哪一个是可以永远不衰老、永远不死的呢?有那种出生在世间可以免除衰老和死亡的人或者众生吗?”佛陀说:“大王,只要出生在世间,任何的人...

第十三章 要知道控制自己的食量

相应部3相应13经/一桶煮好的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每天都要吃很多饭菜,他长的肥硕无比,稍微做点运动就会汗如雨下,有一天,波斯匿王吃完饭后,就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那时,佛陀看见肥头胖耳的波斯匿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用毛巾不住的擦着头上和身上的...

第十五章 抢劫别人就是抢劫自己

相应部3相应15经/战斗经第二(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摩揭陀国的阿闍世王率领军队突袭占领了迦尸国,并且率领军队入侵骄萨罗国,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仓促应战,由于准备不足,波斯匿王的军队出师不利,被阿闍世王的军队击败。波斯匿王退守骄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波斯匿王在舍卫城中与大臣们紧急的召开军事...

第三十章 如何做到真正的不害?

相应部7相应5经/无害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不害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不害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我的名字叫做不害,请您为我说法。”佛陀说:“婆罗门,你的名字叫不害,什么才是名副其实的不害呢?也就是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不伤害别人这才是真...

第三十四章 祭祀心中的解脱火

相应部7相应9经/孙陀利葛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孙陀利迦河边。那个时候,有个婆罗门在孙陀利迦河边供养火神。他举行完祭祀火神的仪式后,就站起来,四处观望,他心里想:「给谁吃这些供养火神后的祭品呢?」婆罗门看见佛陀坐在一棵大树下,当时佛陀用毛巾包裹着头,婆罗门就左手拿...

第三十五章 丢失十四头牛的忧愁

相应部7相应10经/许多女儿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某个密林中。那个时候,有个婆罗门丢失了十四头牛,他到处寻找这些自己丢失的牛,不知不觉的来到佛陀的住所,他看见佛陀正在密林中静坐。就对静坐中的佛陀说到:“我的十四头牛在六天前丢失了,我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然而在这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