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如来认可的法师

相应部22相应115经/说法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位比丘(出家人)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这位比丘对佛陀说:“世尊,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弘扬您正法的法师呢?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为众生讲解您正法的法师呢?世尊,简单的说就是:谁是您认可、承认真正讲说您正法的法师呢?”


佛陀说:“比丘!如果世间的人,他们用言语教导众生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他们用言语教导众生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用言语教导众生灭尽烦恼和痛苦,那么他们就是如来认可、承认真正讲说如来正法的法师,他们的这些教导众生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灭尽众生烦恼和痛苦的言语就是适当的教导,就是如来认可的言教。


比丘!如果世间的人,他们按如来的正法循序渐进实践的去修行,他们用循序渐进实践的修行行为来教导众生,他们由此不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他们不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他们灭尽了自己的烦恼和痛苦,那些跟随他们一起循序渐进实践修行如来正法的众生也由此不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不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也灭尽了自己的烦恼和痛苦,那么这些按如来的正法循序渐进实践修行,用循序渐进实践的修行行为来教导众生的人,他们就是如来认可、承认的法师。他们按如来的正法去实践修行,他们这种践行如来正法的行为就是适当的身体行为教导,就是如来认可的行为身教。


比丘!如果世间的人,他们按如来的正法实践的去修行,他们由此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他们由此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他们由此灭尽了自己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彻底的解脱出来,证悟了解脱的果位,进入了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跟随他们修行的世间人也由此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由此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也由此灭尽了自己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彻底的解脱出来,证悟了解脱的果位,进入了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那么这些证悟解脱果位,达到涅槃境界的人,他们是用最终达到的解脱果位和涅槃境界来教导众生,他们就是如来认可、承认的法师,他们用达成修行目标的解脱果位和涅槃境界来教导众生,就是适当的圆满成就教导,就是如来认可的证果教。


讲说如来正法,让众生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灭尽众生烦恼和痛苦的言教法师。


按如来的正法循序渐进实践的去修行,用循序渐进实践的修行行为来教导众生,让众生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贪欲、渴爱,灭尽众生烦恼和痛苦的身教法师。


按如来的正法实践的去修行,用最终达到的解脱果位和涅槃境界来教导众生,让众生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中彻底的解脱出来,让众生也证悟解脱果位,也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念想涅槃境界的证果教法师。


他们就是如来认可的真正法师。”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22.115/(3). Dhammakathikasuttaṃ

   115. Sāvatthinidānaṃ Ekamantaṃ nisinno kho so bhikkhu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dhammakathiko dhammakathiko’ti, bhante, vuccati. Kittāvatā nu kho, bhante, dhammakathiko hotī”ti “Rūpassa ce, bhikkhu,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dhammaṃ deseti ‘dhammakathiko bhikkhū’ti alaṃ vacanāya. Rūpassa ce, bhikkhu,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paṭipanno hoti, ‘dhammānudhammappaṭipanno bhikkhū’ti alaṃ vacanāya. Rūpassa ce, bhikkhu, nibbidā virāgā nirodhā anupādāvimutto hoti, ‘diṭṭhadhammanibbānappatto bhikkhū’ti alaṃ vacanāya. Vedanāya ce, bhikkhu …pe… saññāya ce, bhikkhu… saṅkhārānaṃ ce, bhikkhu… viññāṇassa ce, bhikkhu,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dhammaṃ deseti, ‘dhammakathiko bhikkhū’ti alaṃ vacanāya. Viññāṇassa ce, bhikkhu,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paṭipanno hoti, ‘dhammānudhammappaṭipanno bhikkhū’ti alaṃ vacanāya. Viññāṇassa ce, bhikkhu, nibbidā virāgā nirodhā anupādāvimutto hoti, ‘diṭṭhadhammanibbānappatto bhikkhū’ti alaṃ vacanāyā”ti. Tatiyaṃ.


“第三百零四章 如来认可的法师” 的相关文章

第五章 谁才是真正保护好了自己的人?

相应部3相应5经/已自己守护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坐下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内心生起了这样的念想:「谁保护好了自己?谁没有保护好自己?」世尊,我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任何人只要他们的身体行为做恶事,口说恶语,内心生...

第六章 富有后能够管束好自己的人很少

相应部3相应6经/少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内心生起这样的念想:在世间获得大量财富、富甲天下的人,他们在获得巨额财富后,不沉迷享受,不放任自己胡作非为,不贪求对欲望的满足,不侵害别...

第十一章 不可随便相信人

2.第二品相应部3相应11经/七位结髮者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一天,佛陀住在舍卫城的东园鹿母讲堂,傍晚的时候,佛陀停止静坐观想,起座来到屋外安坐,那时,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这时,有七位留着头发修行的人,有七位尼乾陀教徒,有七位裸体修行人,有七位只穿一...

第十七章 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长久的获益?

相应部3相应17经/不放逸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有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让自己的现在世获得利益,也可以让自己的未来世获得利益呢?有没有让自己的当世和来世都能获得好处的方法呢?”佛陀说:“大王,有...

第三十一章 如何才能解开束缚和捆绑?

相应部7相应6经/结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结缚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结缚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的人被自己内心生起的念想束缚捆绑,被世间的事物事情束缚捆绑,世尊,谁才能解开这个束缚捆绑,谁才能从自己的念想和世间的事物事情中解脱出来呢?”这时,结缚婆罗门...

第三十五章 丢失十四头牛的忧愁

相应部7相应10经/许多女儿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骄萨罗国的某个密林中。那个时候,有个婆罗门丢失了十四头牛,他到处寻找这些自己丢失的牛,不知不觉的来到佛陀的住所,他看见佛陀正在密林中静坐。就对静坐中的佛陀说到:“我的十四头牛在六天前丢失了,我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然而在这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