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终带来痛苦
相应部22相应67经/苦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一位比丘(出家人),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这位比丘对佛陀说:“世尊,请您教导给我一个简要的修行方法,让我独自修行的时候,能够管束好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让我不放逸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肆意妄为、胡作非为,让我不胡思乱想,能长久的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让我能够精进努力的去修行,世尊,如果您教导给我的正法能够让我这样的话,那就很好了。”
佛陀说:“比丘!对于那些最终带来痛苦的事物,你不应该对它们生起欲望、渴爱。”
这位比丘对佛陀说:“世尊,我已经明白您所说的法义了。”
佛陀说:“比丘!你既然明白了如来所说的法义,那么你现在就在如来面前详细的讲说这个法义吧。”
这位比丘说:“世尊,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最终带来的是痛苦。
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世间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世间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因此,不应该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欲望、渴爱,应该除灭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欲望、渴爱。”
佛陀说:“比丘!很好!很好!你已经完全明白如来刚才所说的法义了,你就应该这样去修行。”
佛陀说法后,这位出家人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站起来向右围绕着佛陀转圈,以此表示他对佛陀的最高敬意,之后他就离开了。
这位出家人,他按着佛陀所说的正法独自的去修行,他管束好了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不让自己胡思乱想、胡作非为,他让自己的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没有过多久,这位出家人他就开启了解脱的智慧,他就证悟了解脱的果位,他自己彻底明白:「从这一世开始已经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行为、言语、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不会再有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的轮回状态了,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已经彻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这位出家人成为了佛陀阿罗汉弟子中的一员。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22.67/(5). Dukkhasuttaṃ
67. Sāvatthinidānaṃ Atha kho aññataro bhikkhu …pe… ekamantaṃ nisinno kho so bhikkhu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sādhu me, bhante, bhagavā saṃkhittena dhammaṃ desetu …pe… ātāpī pahitatto vihareyyan”ti. “Yaṃ kho, bhikkhu, dukkhaṃ; tatra te chando pahātabbo”ti. “Aññātaṃ bhagavā; aññātaṃ sugatā”ti.
“Yathā kathaṃ pana tvaṃ, bhikkhu, mayā saṃkhittena bhāsitassa vitthārena atthaṃ ājānāsī”ti “Rūpaṃ kho, bhante, dukkhaṃ; tatra me chando pahātabbo. Vedanā… saññā… saṅkhārā… viññāṇaṃ dukkhaṃ; tatra me chando pahātabbo. Imassa khvāhaṃ, bhante, bhagavatā saṃkhittena bhāsitassa evaṃ vitthārena atthaṃ ājānāmī”ti.
“Sādhu sādhu, bhikkhu! Sādhu kho tvaṃ, bhikkhu, mayā saṃkhittena bhāsitassa vitthārena atthaṃ ājānāsi. Rūpaṃ kho bhikkhu, dukkhaṃ; tatra te chando pahātabbo. Vedanā… saññā… saṅkhārā… viññāṇaṃ dukkhaṃ; tatra te chando pahātabbo. Imassa kho, bhikkhu, mayā saṃkhittena bhāsitassa evaṃ vitthārena attho daṭṭhabbo”ti …pe… aññataro ca pana so bhikkhu arahataṃ ahosīti. Pañc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