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三,白话直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
那时,世尊对大慧菩萨摩诃萨说:"我现在要讲解意生身的分类和共同特征。你要仔细听,好好思考。"大慧菩萨回答说:"好的,世尊。我会认真听讲。"
佛告诉大慧:"有三种意生身。哪三种呢?就是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悟法自性的意生身,以及种类俱生无作为意生身。修行者了解初地以上的进步情况,就能获得这三种身。
大慧,什么是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呢?这是指在第三、第四、第五地,因为享受三昧之乐,使各种自心寂静,安住在心的海洋中,不再产生起伏的识相,知道自心显现的境界本质上是无实性的。这就叫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大慧,什么是觉悟法自性的意生身呢?这是指在第八地,观察并领悟到如幻等法都是虚无的,身心发生转变,获得如幻三昧和其他无数三昧门,拥有无量相的力量和自在明了,就像美妙的花朵装饰一样,能迅速如意,如同幻梦、水中月影、镜中影像,既非造作也非被造作,却又像是造作和被造作,具备一切色彩和各种部分,庄严完备,能随意进入所有佛国土的大众中,通达法的自性。这就叫觉悟法自性的意生身。
大慧,什么是种类俱生无作为意生身呢?这是指觉悟一切佛法,自然获得快乐相。这就叫种类俱生无作为意生身。
大慧,对于这三种身相,你应当观察领悟,努力修学。"
这时,世尊为了重复强调这个意思,说了一首偈语:
"不是我乘坐大乘,也不是说法或文字,
不是真理也不是解脱,也不是无有境界,
然而乘坐大乘,能自在入三昧,
各种意生身,自在如花般庄严。"
这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就像您所说的,如果男子女人造作五无间业,不会堕入无间地狱。世尊,为什么男子女人造作五无间业,不会堕入无间地狱呢?"
佛告诉大慧:"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为你解释。"大慧回答说:"好的,世尊,我会认真听讲。"
佛告诉大慧:"什么是五无间业呢?就是杀父母、杀害阿罗汉、破坏僧团、恶心让佛身流血。大慧,什么是众生之母呢?就是爱,再次受生时的贪爱和喜悦,就像依靠母亲而生存。无明是父,生入六道之处。断除这两个根本,就叫做杀害父母。那些烦恼不再显现,就像鼠毒发作一样。彻底断除那些法,就叫做杀害阿罗汉。什么是破坏僧团呢?就是彻底断除那些不同相的五蕴和合积聚。大慧,不觉察外在的共相和自相是自心显现,用三种解脱的无漏善想彻底断除七识身,就叫做恶心让佛身流血。如果男子女人造作这些无间罪,就叫五无间事,也叫无间业。"
"再者,大慧,还有外在的无间罪。我现在要讲解。你和其他菩萨摩诃萨听了这个道理后,在未来世就不会陷入愚昧。什么是五种外在无间罪呢?就是前面所说的无间罪。如果造作这些罪,就不能在三种解脱中得到任何一种无间等法。除此之外,其余的都是用神通力变现出的无间等罪。比如声闻的神通力、菩萨的神通力、如来的神通力,为了帮助其他造作无间罪的人消除疑惑悔恨,鼓励他们修行,所以用神通力变化显现无间等罪。没有人会一味地造作无间罪而不得到无间等法,除非他觉悟到自心显现的道理,远离对身体财物的妄想,远离我和我所的执着。有时遇到善知识,就能解脱其他轮回的相续妄想。"
这时,世尊为了重复强调这个意思,又说了一首偈语:
"贪爱称为母,无明则为父,
觉悟境界的识是佛,烦恼使是阿罗汉,
五蕴聚集称为僧,按顺序断除这些,
就是所谓的五无间,不会堕入无间地狱。"
这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们讲解佛的知觉。世尊,什么是佛的知觉呢?"
佛告诉大慧:"觉悟人法无我,了知两种障碍,远离两种死亡,断除两种烦恼,这就叫做佛的知觉。声闻和缘觉得到这种法,也可以称为佛。因为这个原因,我说一乘法。"
这时,世尊为了重复强调这个意思,又说了一首偈语:
"善于了知两种无我,断除两种障碍烦恼,
永远远离两种死亡,这就叫做佛的知觉。"
这时,大慧菩萨对佛说:"世尊,为什么您在大众中宣称:'我是过去所有佛,经历过各种不同的生命形态。我那时曾是曼陀转轮圣王、六牙大象、鹦鹉鸟、帝释天、善眼仙人'等等,在百千生经中都有记载。"
佛告诉大慧:"因为有四种平等的缘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在大众中这样宣称:'我那时曾是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什么是四种平等呢?就是名字平等、语言平等、法平等、身体平等。这就是四种平等。因为这四种平等,如来应供等正觉在大众中这样宣称。
什么是名字平等呢?如果用'佛'这个名字称呼我,这个名字也同样可以称呼所有的佛,这个名字的本质没有差别,这就叫名字平等。
什么是语言平等呢?就是我用六十四种梵音说法,那些如来应供等正觉也是用六十四种梵音说法,没有增减,没有差别,都具有迦陵频伽梵音的本质。
什么是身体平等呢?就是我和诸佛的法身以及色身相好没有差别,只是为了调伏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才显现出各种不同的色身,这就叫身体平等。
什么是法平等呢?就是我和那些佛都获得三十七种菩提分法,简单来说就是佛法无障碍智慧,这就叫四种平等。
因此,如来应供等正觉在大众中这样宣称。"
这时,世尊为了重复强调这个意思,又说了一首偈语:
"迦葉、拘留孫、拘那含都是我,
因为这四种平等,我为佛子们如此说法。"
大慧又对佛说:"就像世尊所说的,'我从某一天晚上获得最正确的觉悟,直到某一天晚上进入涅槃。在这期间,我没有说过一个字,也没有说过,将来也不会说。不说才是佛说。'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佛告诉大慧:"我因为两种法而这样说。哪两种法呢?就是缘自得法和本住法。这就是两种法,因为这两种法,我才这样说。什么是缘自得法呢?如果那些如来所获得的,我也同样获得,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缘自得法是究竟的境界,离开言说和妄想,超越文字的两种趋向。什么是本住法呢?就是古老圣人的道路,像金银等物质的本性一样,法界常住。无论如来出世与否,法界都是常住的。就像走向那里成道一样。
比如一个人走在旷野中,看到一条通向古城的平坦正道,就顺着这条路进入城中,享受如意的快乐。大慧,你怎么看?那个人是创造了这条路和城中的各种快乐吗?"大慧回答说:"不是的。"
佛告诉大慧:"我和过去所有诸佛的法界常住,也是如此。因此我说,'我从某一天晚上获得最正确的觉悟,直到某一天晚上进入涅槃。在这期间,我没有说过一个字,也没有说过,将来也不会说。'"
这时,世尊为了重复强调这个意思,又说了一首偈语:
"我某天晚上成道,到某天晚上涅槃,
在这两个时间之间,我什么都没有说。
因为安住于自己所得的法,所以我这样说,
那些佛和我,完全没有差别。"
这时,大慧菩萨又请求世尊:"请为我们讲解一切法有无的特征,让我和其他菩萨摩诃萨远离有无的特征,快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告诉大慧:"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为你解释。"大慧回答说:"好的,世尊,我会认真听讲。"
佛告诉大慧说:"这个世间依靠两种东西存在。一种是依靠有和无,另一种是陷入本性和非本性的欲望见解,不能脱离这些相状。大慧,什么是世间依靠'有'呢?就是说世间是由因缘而生的,不是不存在的。是从'有'而生的,不是从'无'而生的。大慧,那些这样说的人,其实是在说世间无因而生。大慧,什么是世间依靠'无'呢?就是接受了贪欲、愤怒、愚痴的本性后,又妄想执著于贪欲、愤怒、愚痴的本性是非本性。大慧,如果不执取'有'的本性,本性的相状就会寂静。所以说诸如来、声闻、缘觉,不会把贪欲、愤怒、愚痴的本性当作有或无。大慧,在这其中,什么是破坏者呢?"
大慧对佛说:"世尊,如果那些人先执取贪欲、愤怒、愚痴的本性,后来又不再执取,这就是破坏者。"
佛告诉大慧说:"很好,很好。你是这样理解的。大慧,不仅仅是贪欲、愤怒、愚痴的本性非本性是破坏者,对于声闻、缘觉和佛来说,这也是破坏者。为什么呢?因为内外都不可得到。烦恼的本性既不相同也不相异。大慧,贪欲、愤怒、愚痴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不可得到,贪欲、愤怒、愚痴的本性没有实体,没有可执取的,所以佛、声闻、缘觉不是破坏者。佛、声闻、缘觉自性解脱,束缚和束缚的原因都不是实在的本性。大慧,如果有束缚,就应该有被束缚的,这就是束缚的原因。大慧,这样说的破坏者,就是所谓的无所有相。大慧,因此我说宁可执取如须弥山那样高的我见,也不要产生无所有的增上慢空见。大慧,无所有的增上慢,就是所谓的破坏者。陷入自相共相见解的希望中,不知道自心的实际情况,看到外在事物无常瞬息万变地毁坏,五蕴、十八界、十二入相续不断地流转变化消灭,离开文字相的妄想,这就是破坏者。"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有和无是两个极端,
直到心的境界,
清净那个境界,
平等心就会寂灭。
不执取境界的本性,
灭却并非是无所有,
一切事物都如如不动,
就像圣贤的境界。
无种子而有生,
生了又会灭,
因缘既有又非有,
不住在我的教法中。
既非外道也非佛,
既非我也非其他,
因缘所集合而起,
怎么能说是无呢?
谁集合因缘而有,
又说它是无呢?
邪见论说生法,
妄想计较有无。
如果知道无所生,
也就无所灭,
观察这一切都是空寂的,
有和无两者都远离了。"
这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和诸位菩萨讲解宗通的特征。如果能够善于分别宗通的特征,我和诸位菩萨就能通达这个特征。通达了这个特征后,就能迅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不会随从觉想和众多魔王外道。"
佛告诉大慧说:"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为你讲解。"
大慧对佛说:"是的,我接受教导。"
佛告诉大慧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两种通达的特征,就是宗通和说通。大慧,什么是宗通呢?就是缘于自己获得殊胜进步的相状,远离言说文字的妄想,趋向无漏界、自觉境界、自身特征,远离一切虚妄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和众魔,缘于自觉的境界光明发亮,这就是宗通的特征。什么是说通的特征呢?就是说九部经典的各种教法,远离异同、有无等相状,用巧妙的方法顺应众生,根据实际情况说法,让他们得到解脱,这就是说通的特征。大慧,你和其他菩萨应当修学这两种通达。"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宗通和说通的特征,
一个是缘于自身,一个是教法。
如果能善于分别,
就不会随从各种觉想。
没有真实的本性,
就像愚人的妄想。
怎么会产生欲望的想法呢?
非本性就是解脱。
观察一切有为法,
生灭等相续不断,
增长两种见解,
颠倒无所知。
一就是真谛,
无罪就是涅槃。
观察世间的妄想,
如幻如梦如芭蕉。
虽然有贪欲、愤怒、愚痴,
但实际上并没有人。
从爱欲生出五蕴,
一切都如幻如梦。"
这时,大慧菩萨对佛说:"世尊,请为我讲解不实妄想的相状。不实妄想是怎么产生的?说什么法叫做不实妄想?在什么法中有不实妄想?"
佛告诉大慧说:"很好,很好。你能问如来这样的道理,多有利益,多有安乐,怜悯世间一切天人。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为你讲解。"
大慧对佛说:"很好,世尊。是的,我接受教导。"
佛告诉大慧说:"各种意义、各种不实的妄想执著,妄想就是这样产生的。大慧,执著能取所取,不知道自心的实际情况,陷入有无见解中,增长外道见解的妄想习气,执著外在的各种意义,心和心所法的妄想,执著我和我所就这样产生了。"
大慧对佛说:"世尊,如果各种意义、各种不实的妄想执著,妄想就是这样产生的。执著能取所取,不知道自心的实际情况,陷入有无见解中,增长外道见解的妄想习气,执著外在的各种意义,心和心所法的妄想,我和我所的执著就这样产生了。世尊,如果像这样外在的各种意义相状,陷入有无相中,离开了性非性,离开了见相。世尊,第一义谛也是这样吗?离开了量度、界限、分别、比喻、因相吗?世尊,为什么在一处有妄想不实的各种性质执著,妄想就产生了,而在执著第一义谛处相时,妄想却不产生呢?难道世尊说的不是邪因论吗?说一生一不生。"
佛告诉大慧说:"妄想并非一生一不生。为什么呢?因为有无的妄想不生的缘故。外在现象的性非性,觉察到自心的实际情况,妄想就不会产生。大慧,我说其他愚人自心有各种妄想相的缘故。事业在前,各种妄想性质的执著就产生了。愚人怎样才能离开我和我所的执著见解呢?离开作者和所作、因和缘的过失,觉察到自己妄想的心量,身心转变,最终明白理解一切地如来自觉的境界,离开五法、自性、事、见、妄想。因为这个缘故,我说妄想是从各种不实的意义执著而生的。知道如实的意义就能得到解脱,息灭各种妄想。"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各种因和缘,
从这里产生世间。
妄想执著四句,
不知我所通达的。
世间并非有生,
也不是无生,
不从有无而生,
也不是非有非无。
各种因和缘,
愚人怎么会妄想呢?
非有也非无,
也不是亦有亦无。
这样观察世间,
心转变就得无我。
一切性不生,
因为从缘而生的缘故。
一切缘所作,
所作非自有。
事不自生事,
有两种过失的缘故。
无两种过失的缘故,
就没有性可得。
观察诸有为法,
离开能攀缘所缘,
无心之心量,
我说为心量。
量就是自性处,
离开缘性两者。
性究竟妙净,
我说名为量。
施设世俗谛我,
那就没有实在的事。
诸蕴蕴的施设,
无事也是这样。
有四种平等,
相及因性生。
第三无我等,
第四修习者。
妄想习气转变,
有各种心生。
境界在外显现,
这是世俗的心量。
外显而非有,
心见那些种种。
建立于身财,
我说为心量。
离开一切诸见,
及离开想所想,
无所得也无生,
我说为心量。
非性非非性,
性非性都远离,
说那心解脫,
我说为心量。
如如与空际,
涅槃及法界,
各种意生身,
我说为心量。"
这时,大慧菩萨对佛说:"世尊,就像世尊所说的,菩萨摩诃萨应当善于理解语言和意义。什么是菩萨善于理解语言和意义?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意义?"
佛告诉大慧说:"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为你讲解。"
大慧对佛说:"很好,世尊。是的,我接受教导。"
佛告诉大慧说:"什么是语言呢?就是言语文字的妄想组合。依靠喉咙、嘴唇、舌头、牙齿、牙床、脸颊、腮帮,因为那些我的言说妄想习气的执著而产生。这就叫做语言。大慧,什么是意义呢?就是远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这就叫做意义。大慧,菩萨摩诃萨对于这样的意义,独自一人在寂静处通过闻、思、修三慧,缘于自觉了悟趋向涅槃之城。习气身转变后,在自觉境界中观察地地之间殊胜进步的意义相状,这就叫做菩萨摩诃萨善于理解意义。"
"再者,大慧,善于理解语言和意义的菩萨摩诃萨,观察语言与意义既不相异也不是不相异。观察意义与语言也是如此。如果语言与意义不同,那么就不能因语言而辨别意义了。而是用语言进入意义,就像灯照亮颜色一样。再者,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果执著于言说的意义,就会陷入建立和诽谗的见解中。不同的建立,不同的妄想,就像幻术一样呈现各种妄想。比如各种幻术,凡夫众生产生不同的妄想,这不是圣贤的做法。"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那言语既是妄想,
建立于诸法,
因为那建立的缘故,
死后堕入地狱中。
五蕴中没有我,
五蕴也不是我,
不像那样妄想,
也不是没有我。
一切都有本性,
如凡夫愚人妄想,
如果像他们所见,
一切应该见到真理。
一切法无有本性,
清净污秽都没有,
不像他们所见那样不实,
也不是一无所有。"
"再者,大慧,我现在要讲解智和识的特征。如果能善于分别智和识的特征,你和诸位菩萨就能通达智和识的特征,迅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大慧,智有三种,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什么是世间智呢?就是一切外道凡夫执著于有无。什么是出世间智呢?就是一切声闻缘觉,陷入自相共相的希望执著中。什么是出世间上上智呢?就是诸佛菩萨观察无所有法,看到不生不灭,离开有无种类,进入如来地,人法无我,缘于自得而生。大慧,那生灭的是识,不生不灭的是智。再者,陷入相无相,以及陷入有无种种相因的是识,超越有无相的是智。再者,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再者,还有三种智,即知道生灭、知道自相共相、知道不生不灭。再者,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障碍相是识。再者,三事和合生起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再者,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所以如同水中的月亮。"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采集业为识,
不采集为智,
观察一切法,
通达无所有。
获得自在力,
这就叫做慧,
束缚境界为心,
觉想生为智。
无所有及殊胜,
慧则从这里生,
心意以及识,
远离思惟想。
得到无思想法,
佛子非声闻,
寂静殊胜进步忍,
如来清净智。
生于善胜义,
所行悉远离,
我有三种智,
圣开发真实。
于那想思惟,
悉摄受诸性,
二乘不相应,
智离诸所有。
执著于自性,
从诸声闻生,
超越诸心量,
如来智清净。"
"再者,大慧,外道有九种转变论。外道转变见解所生的,即所谓形处转变、相转变、因转变、成转变、见转变、性转变、缘分明转变、所作分明转变、事转变。大慧,这就叫做九种转变见,一切外道因此而产生有无生转变论。什么是形处转变呢?就是形处异见。比如金子变成各种器物,就会显现出各种形状,但金子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一切性的变化也是如此。有些外道产生这样的妄想,乃至事转变的妄想。他们不是如也不是异的妄想,所以这样一切性转变,应当知道就像乳、酪、酒、果等成熟一样。外道的转变妄想,其实并没有转变,无论是有还是无,都是自心显现外在的性非性。大慧,就是这样,凡夫众生因为自己的妄想修习而产生。大慧,没有任何法是生或灭的,就像看到幻术、梦中的色彩生起一样。"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形状、处所、时间的转变,
四大种和诸根,
中阴逐渐生,
是妄想非明智。
最殊胜的缘起,
不像那样妄想,
然而世间的缘起,
如同乾闼婆城。"
这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讲解一切法相续的意义和解脱的意义。如果能善于分别一切法相续和不相续的特征,我和诸位菩萨就能善解一切相续的巧妙方法,不会陷入如所说义理的执著相续中。善于理解一切诸法相续和不相续的特征,以及远离言说文字的妄想觉知,游行于一切诸佛国土中的无量大众中,拥有力量、自在、神通、总持之印,各种变化的光明照耀,觉悟智慧善于进入十无尽句,无方便的行为就像日月、摩尼宝、四大一样,在一切地中远离自己妄想的相见,看到一切法如幻如梦,进入佛地的身体,对一切众生界,随其所应而为他们说法引导,使他们都安住于一切诸法如幻如梦等,远离有无种类及生灭妄想,异于言说的意义,他们的身体更加殊胜。"
佛告诉大慧说:"很好,很好。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现在为你讲解。"
大慧对佛说:"是的,我接受教导。"
佛告诉大慧说:"无量一切诸法,如所说义理执著相续,所谓相的执著相续、缘的执著相续、性非性的执著相续、生不生妄想的执著相续、灭不灭妄想的执著相续、乘非乘妄想的执著相续、有为无为妄想的执著相续、地地自相妄想的执著相续、自妄想无间妄想的执著相续、有无种类外道依据妄想的执著相续、三乘一乘无间妄想的执著相续。再者,大慧,这些以及其他凡夫众生自己的妄想相续,因为这个相续,凡夫的妄想就像蚕做茧一样,用妄想的丝线缠绕自己也缠绕他人,执著于有无相续的相状。再者,大慧,在那里也没有相续和不相续的相状,看到一切法寂静,妄想不生,所以菩萨摩诃萨看到一切法寂静。再者,大慧,觉察到外在性非性是自心显现的相状,无所有随顺观察自心显现的程度,有无一切性无相,看到相续寂静,所以对于一切法,没有相续不相续的相状。再者,大慧,在那里既没有束缚也没有解脱,其他的不如实觉知,有束缚有解脱。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一切法有无,没有众生可得。"
"再者,大慧,愚人有三种相续,即贪欲、愤怒、愚痴以及爱。未来会有喜爱俱生。因为这个相续,所以有趣向的相续。那个相续者续于五趣。大慧,相续断绝的人,没有相续不相续的相状。再者,大慧,三和合缘、作、方便的执著,识相续无间生起的方便执著,就有相续。三和合缘识断见三解脱,一切相续不生。"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不真实的妄想,
是说相续的相状,
如果知道那真实,
相续的网就会断。
对诸性无知,
随言说摄受,
譬如那蚕虫,
结网而自缠。
愚人妄想束缚,
相续不观察。"
大慧又对佛说:"如世尊所说,以那些妄想,妄想那些性,并非有那自性,只是妄想的自性罢了。世尊,如果只是妄想的自性,不是性自性相待,难道不是世尊这样说烦恼清净无性过头了吗?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的缘故。"
佛告诉大慧说:"是这样,是这样,如你所说。大慧,不像愚人性自性妄想的真实,这个妄想自性,并非有性自性相状。然而,大慧,如圣智有性自性,圣人知、圣人见、圣人慧眼,就是这样知道性自性的。"
大慧对佛说:"如果像圣人以圣知圣见圣慧眼,不是天眼不是肉眼,性自性是这样知道的,不像愚人的妄想。世尊,愚人怎样才能离开这种妄想呢?因为不觉悟圣性事的缘故。世尊,那也不是颠倒也不是不颠倒。为什么呢?因为不觉悟圣事性自性的缘故,不见离开有无相的缘故。世尊,圣人也不是这样看这样妄想的,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的缘故。世尊,那也是性自性相,妄想自性是这样显现的,不说因无因的缘故,即陷入性相见的缘故。不同的境界,不像那些,这样就有无穷的过失。世尊,因为不觉悟性自性相的缘故。世尊,也不是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那怎么是妄想非妄想呢?如实知道妄想。世尊,妄想不同,自性相不同。世尊,不相似的原因,妄想自性想,那怎么各各不妄想呢?愚人不如实知道。然而为了让众生离开妄想而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世尊,为什么阻止众生有无见,事自性执著,圣智所行境界执著,陷入有见,说空法非性,而说圣智自性事呢?"
佛告诉大慧说:"我不是说空法非性,也不是陷入有见说圣智自性事。然而为了让众生离开恐怖句的缘故。众生从无始以来,执著于性自性相,圣智事自性执著相见说空法。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大慧,我只是住于自得如实空法,离开惑乱相见,离开自心现性非性见,得到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离开有无事见相。再者,大慧,一切法不生,菩萨摩诃萨不应立这个宗旨。为什么呢?因为宗旨一切性非性的缘故,以及那个因生相的缘故。说一切法不生宗,那个宗旨就会破坏。那个宗旨一切法不生,那个宗旨破坏,是因为宗旨有待而生的缘故。又那个宗旨不生进入一切法的缘故,不破坏相不生的缘故。立一切法不生宗的人,他们的说法就会破坏。大慧,有无不生宗,那个宗旨进入一切性,有无相不可得。大慧,如果那个宗旨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这样那个宗旨就破坏了,因为有无性相不生的缘故。不应立宗旨。五分论多有过失的缘故,展转因不同相的缘故,以及为作的缘故,不应立宗旨分,即一切法不生。这样一切法空,这样一切法无自性,不应立宗旨。大慧,然而菩萨摩诃萨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性,现不现相的缘故,以及见觉过的缘故,应当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性,除了为愚人离开恐怖句的缘故。大慧,愚人陷入有无见,不要让他们恐怖远离大乘。"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无自性无说,
无事无相续,
那愚人妄想,
如死尸恶觉。
一切法不生,
不是那外道宗,
到底无所生,
性缘所成就。
一切法不生,
智者不作想,
那宗因生故,
觉者悉除灭。
譬如翳眼视,
妄见垂发相,
执著性也是,
愚人邪妄想。
施设于三有,
无有事自性,
施设事自性,
思惟起妄想。
相事设言教,
意乱极震动,
佛子能超出,
远离诸妄想。
非水水相受,
这从渴爱生,
愚人如是惑,
圣见则不然。
圣人见清净,
三脱三昧生,
远离于生死,
游行无所畏。
修行无所有,
也无性非性,
性非性平等,
从这生圣果。
怎么是性非性?
怎么是平等?
即那心不知,
内外极漂动。
如果能破坏那个,
心就平等见。"
这时,大慧菩萨对佛说:"世尊,如世尊所说,对攀缘事物的智慧不能获得,这是施设量建立的。施设所摄受的不是实性,摄受也不是实性。因为没有摄受,所以智慧就不生。只是施设名称而已。世尊,是因为不觉悟性的自相共相是异还是不异,所以智慧不能获得吗?是因为自相共相各种性自性相隐蔽,所以智慧不能获得吗?是因为山岩石壁、地水火风阻碍,所以智慧不能获得吗?是因为极远或极近,所以智慧不能获得吗?是因为老人、小孩、盲人、愚昧、诸根不具足,所以智慧不能获得吗?世尊,如果因为不觉悟自相共相是异还是不异,智慧不能获得,就不应该说是智慧,应该说是无智,因为有事物不可得的缘故。如果又因为各种自相共相性自性相隐蔽,智慧不能获得,那也是无智,不是智慧。世尊,因为有那样的火焰,所以智慧生起,不是无性。会合那火焰,所以称为智慧。如果因为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极远极近、老小盲愚、诸根不具,智慧不能获得,这也不是智慧,应该是无智,因为有事物不可得的缘故。"
佛告诉大慧说:"不是这样的无智,应该是智慧,不是非智慧。我不是这样隐蔽地说,攀缘事物智慧不得,这是施设量建立。觉察到自心现量,有无有外性非性的智慧而事物不得。因为不得,所以智慧对那火焰不生,顺应三解脱智也不得。非妄想者无始性非性虚假习气智慧作如是知,是知道他们不知道,所以对外事处所相性作无性。妄想不断,自心现量建立说我我所相,摄受执著,不觉察自心现量,对智慧那火焰而起妄想。因为妄想,所以外性非性观察不得,依于断见。"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说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有各种攀缘事物,
智慧不观察,
这无智非智慧,
是妄想者说的。
对不异相性,
智慧不观察,
障碍及远近,
这叫做邪智。
老小诸根愚昧,
而智慧不生,
而实有那火焰,
这也说是邪智。"
"再者,大慧,愚昧无知的凡人,从无始以来就被虚假邪恶的妄想所困扰。他们在这种困扰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宗通和说通。因为他们执着于外在的事物,所以只能用方便的言说来表达。对于自宗四句清净的道理,他们也不能很好地分别理解。
大慧对佛说:"确实如您所教导的。恳请世尊,为我解释说通和宗通。这样我和其他大菩萨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两种通达,将来的凡夫、声闻和缘觉就不会找到我们的缺点了。"
佛告诉大慧:"很好,很好。仔细听着,好好思考,我现在就为你解释。"
大慧说:"是的,我洗耳恭听。"
佛告诉大慧:"三世如来有两种通达的方法,一种叫做说通,一种叫做自宗通。说通是指根据众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讲解各种契合的经典,这就叫做说通。自宗通是指修行者远离自心产生的各种妄想,不落入一、异、俱、不俱等见解中,超越一切心意识,自觉圣境,远离因成见相。所有外道、声闻、缘觉等落入两边的人都无法理解这种境界。我说这就叫做自宗通法。大慧,这就是自宗通和说通的特征。你和其他大菩萨们应当好好学习。"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强调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我有两种通达方法,
一是宗通,二是言说。
说法是为了教导初学者,
宗通是为了修行者。"
这时,大慧菩萨对佛说:"世尊,您曾经说过,对于世间的各种学说和辩论,要谨慎不要接近。如果接近了,就会接受贪欲而不接受法。世尊,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佛告诉大慧:"世间的言论有各种华丽的词句,运用因缘譬喻来修饰,引诱迷惑愚昧的凡夫。这些言论不能让人进入真实的自我觉悟,不能觉悟一切法的本质。愚昧的人被这些言论迷惑,陷入两边的见解,自己破坏了自己,在各种轮回中不断相续,无法得到解脱。他们不能觉知自心的真实情况,不能远离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只是妄想计较。所以世间的各种言论和辩说,不能让人摆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只会欺骗迷惑人。"
"大慧,帝释天曾经广泛研究各种学说,自己创造了声明论。有一个世间论者的弟子,变成龙的形象来到帝释天宫,要与帝释辩论。他说如果自己输了就砍掉一个头来认输。结果他用帝释自己的理论击败了帝释,帝释输了就毁坏了自己的千辐轮,回到了人间。"
"大慧,就像这样,世间的言论运用各种譬喻修饰,连畜生都能用各种华丽的词句迷惑那些天人和阿修罗,让他们执着于生灭的见解,更何况是人呢?所以大慧,应当远离世间的言论,因为它们会招致痛苦的原因。千万不要接近它们。"
"大慧,世间的学说只是讲述身体感受的境界而已。那些世间论者虽然有成百上千种,但在后来的五十年里,他们的学说就会被破坏瓦解。因为邪恶的见解盛行,邪恶的弟子们接受了这些学说。"
"大慧,世间的学说被破坏瓦解后,就用各种华丽的词句和譬喻来讲述外道的事情,执着于自己的因缘,没有自我觉悟。大慧,那些外道没有自我觉悟的理论,他们在其他世间学说中广泛讲述无数的事情,但没有自我觉悟,也不知道自己的学说是愚昧的。"
这时,大慧对佛说:"世尊,如果外道的世间学说用各种华丽的词句和譬喻修饰,没有自我觉悟,只是执着于自己的事情,那么世尊您也讲述世间的学说,为各地来的天人阿修罗等广泛讲解无数种词句,是不是也没有自我觉悟呢?是不是也属于外道智慧的言说范畴呢?"
佛告诉大慧:"我不讲述世间的学说,也不讲述来去。我只讲述不来不去。大慧,来是指趋向聚集而生,去是指散坏。不来不去就是不生不灭,这是我所说的,不落入世间学说的妄想范畴。为什么呢?因为不计较外在事物的有无,只观察自心的显现,就不会被两边的妄想所转。当觉悟到一切相都是自心显现时,妄想就不会生起。妄想不生就是空、无相、无作,进入三解脱门,这就叫做解脱。"
"大慧,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地方,有个研究世间学说的婆罗门来找我,不请自来就问我:'乔答摩,一切都是所作的吗?'我回答说:'婆罗门,一切都是所作的,这是第一种世间学说。'他又问:'一切都不是所作的吗?'我又回答:'一切都不是所作的,这是第二种世间学说。'他又问:'一切都是常的吗?一切都是无常的吗?一切都是生的吗?一切都是不生的吗?'我回答说:'这是六种世间学说。'"
"大慧,他又问我:'一切都是一吗?一切都是异吗?一切都是俱吗?一切都是不俱吗?一切都是因各种因缘而生现的吗?'我回答说:'这是十一种世间学说。'"
"大慧,他又问:'一切都是无记的吗?一切都是有记的吗?有我吗?无我吗?有此世吗?无此世吗?有他世吗?无他世吗?有解脱吗?无解脱吗?一切都是刹那的吗?一切都不是刹那的吗?是虚空吗?是非数灭吗?是涅槃吗?乔答摩,是作的吗?不是作的吗?有中阴吗?无中阴吗?'我回答说:'婆罗门,这些说法都是世间学说,不是我说的,是你们的世间学说。我只说无始以来虚假妄想的习气是各种恶业三有的原因,人们不能觉知自心的真实情况,而生起妄想攀缘外在的事物,就像外道的法一样。我说我的诸根义理是三和合而生的智慧,我不是这样说的。婆罗门,我不说因,也不说无因,我只说妄想所执取的性质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不是你和其他执着于我相续的人所能觉知的。大慧,涅槃、虚空、灭并不是三种实有的东西,只是数目上有三种而已。'"
"大慧,当时那个研究世间学说的婆罗门又问我:'是因为愚痴、爱欲、业力的缘故有三有吗?还是无因而有的呢?'我回答说:'这两种说法也是世间学说。'他又问:'一切性质都包含在自相和共相中吗?'我又回答说:'这也是世间学说。婆罗门,乃至于心意识流动妄想计度外在的尘境,都是世间学说。'"
"大慧,那时那个研究世间学说的婆罗门又问我:'有没有不是世间学说的呢?我是一切外道的宗师,能说各种华丽的词句,运用因缘譬喻来修饰。'我回答说:'婆罗门,有不是你所有的,不是为了建立宗派,不是为了说或不说各种词句,也不是因为用譬喻来修饰。'婆罗门问:'什么是不是世间学说,不是为了建立宗派,不是为了说或不说呢?'我回答说:'婆罗门,有不是世间学说的,你们外道所不能知道的。因为你们对外在的事物有不实在的妄想虚假计较,所以说妄想不生起,觉悟有无都是自心的显现,妄想不生起就不接受外在的尘境,妄想永远止息,这就叫做不是世间学说。这是我的法,不是你所有的。婆罗门,简单来说,那些识如果来去、死生、苦乐、沉溺、见闻、触著各种相貌,如果和合相续,如果接受或因为计较而执著,婆罗门,像这样的都是你们的世间学说,不是我所有的。'"
"大慧,那个研究世间学说的婆罗门问了这些问题,我这样回答他,他就默然不语,不辞而退。他心里想:'沙门释子超出了一般的见解,说无生无相无因,觉悟到自己的妄想显现,妄想就不生起。'大慧,这就是你刚才问我为什么说接近世间的各种辩论会接受贪欲而不接受法的原因。"
大慧问佛:"世尊,接受贪欲和法有什么含义呢?"
佛告诉大慧:"很好,很好。你能为未来的众生思考询问这样的含义。仔细听着,好好思考,我现在就为你解释。"
大慧说:"是的,我洗耳恭听。"
佛告诉大慧:"所谓贪欲,就是取舍、触味、执著外境,落入两边的见解,又生出苦恼的五蕴,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这些烦恼都是从爱欲而起的。这是因为接近世间学说和研究世间学说的人。我和诸佛称之为贪。这就叫做接受贪欲而不接受法。"
"大慧,什么是接受法呢?就是善于觉知自心的真实情况,看到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相貌,妄想不生起。善于了知上下地的情况,远离心意识,得到一切佛的智慧灌顶,具足接受十种无尽的句义,对一切法都能自在无碍,这就叫做法。也就是说,不落入一切见解、一切虚假、一切妄想、一切性质、一切两边。大慧,很多愚昧的外道落入常见或断见两边,不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接受无因的学说就会产生常见,如果认为外在的因缘没有实在的性质就会产生断见。大慧,我不见有生住灭,所以说名为法。大慧,这就是贪欲和法的含义。你和其他大菩萨们应当好好学习。"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强调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所有世间的学说,
都是外道虚妄的言论。
他们妄见有作者和所作,
因此没有自己的宗旨。
只有我有一个自己的宗旨,
远离作者和所作的观念。
我为弟子们讲解,
要远离所有世间的学说。
心的本质是不可见的,
不应观察能观和所观两种心。
能取和所取都没有实在的性质,
要远离常见和断见两种极端。
乃至于心的流转,
这些都是世间的学说。
如果妄想不再转动,
这个人就能见到自己的心。
来是指事物生起,
去是指事物消失不见。
明白了解来去的道理,
妄想就不会再生起。
有常和无常,
有所作和无所作,
这个世界和其他世界等等,
这些都属于世间学说的范畴。
这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所说的涅槃是指什么样的法呢?为什么各种外道都对此产生妄想?"
佛告诉大慧:"仔细听着,好好思考,我现在就为你解释。外道们对涅槃的妄想,并不符合真正的涅槃。"
大慧说:"是的,我洗耳恭听。"
佛告诉大慧:"有些外道认为,五蕴、十八界、十二入都灭尽,离开欲望的境界,看到法是无常的,心和心所法不再生起,不再念着过去、未来、现在的境界,所有感受的五蕴都尽了,就像灯火熄灭,种子坏掉一样,妄想不再生起,他们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大慧,不是因为看到毁坏就叫做涅槃。"
"大慧,有些人认为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就叫做解脫,境界的想象消灭了就像风停止了一样。或者有人认为能觉和所觉都毁坏了就叫做解脫。或者有人看到常和无常就以为是解脫。或者有人看到各种相貌和想象会招致痛苦的生因,思考这些之后,不能很好地觉知自心的真实情况,害怕有相就看到无相,深深地爱好这种状态,把它当作是涅槃。"
"或者有人觉知内外诸法的自相和共相,过去、现在、未来都有实在的性质不会毁坏,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或者有人认为我、人、众生、寿命等一切法都毁坏了,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或者有人用外道的恶劣智慧,看到自性和士夫,认为这两者之间有士夫出现,称之为自性,就像最初的黑暗比较转变,认为功德是作者,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
"或者有人认为福德和非福德都尽了,或者认为所有烦恼都尽了,或者认为这就是智慧,或者看到自在是真实的,能造作生死,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或者有人认为生死是相互产生的,再没有其他原因,这就是执著于因,但那些愚昧的人不能觉知这一点,因为不知道所以把它当作是涅槃。"
"或者有外道说得到了真谛之道,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或者看到功德和功德所生起的东西,和合、一、异、俱、不俱等,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或者看到自性所生起的孔雀花纹、各种宝物和尖利的刺等性质,看到之后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
"大慧,或者有人觉悟二十五种真实,或者国王守护国家接受六种德行的学说,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或者看到时间是作者,时节世间,有这种觉悟的人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或者说有性或者说无性,或者说知道有性无性,或者看到有觉悟与涅槃的差别,就把这种情况当作是涅槃。"
"像这样各种各样的妄想,都是外道所说的,不成立也不能成立,是智者所抛弃的。大慧,像这样的一切都落入两边,把它们当作是涅槃。像这些外道对涅槃的妄想,其中根本没有生也没有灭。大慧,那些外道每一种涅槃的说法,他们自己的理论,用智慧观察都无法立足。就像那些妄想的心意来来去去,漂浮流动,所有的人都没有得到涅槃。"
"大慧,像我所说的涅槃,是指善于觉知自心的真实情况,不执著外在的性质,远离四句(有无等)的见解,看到如实的境界,不随顺自心所显现的妄想两边,能取和所取都不可得,一切度量都看不到所成就的,对真实的道理不应该执取。抛弃了那些错误的见解之后,就能得到自觉圣智的法,知道人无我和法无我,远离两种烦恼,清净地除去两种障碍,永远离开两种生死,达到最高的如来地,如影幻等各种深奥的三昧,远离心意识,这就叫做涅槃。大慧,你们和其他大菩萨们应当修学这个道理,应当迅速远离一切外道对涅槃的见解。"
这时,世尊想要重复强调这个道理,就说了一首偈语:
外道对涅槃的见解,
每个人都产生妄想。
这些都是从心想中生出来的,
没有真正解脱的方法。
愚昧于束缚和被束缚的人,
远离了善巧的方法。
外道对解脱的想象,
最终不会产生真正的解脱。
众人的智慧各有不同的趋向,
这是外道所见的通病。
他们都没有真正的解脱,
因为愚昧产生妄想。
所有愚昧的外道,
妄见有作者和所作。
有无等各种学说,
他们都没有真正的解脱。
凡夫愚人喜欢妄想,
不听闻真实的智慧。
言语是三种痛苦的根本,
真实能灭除痛苦的原因。
就像镜子中的影像,
虽然显现但并不真实存在。
在妄想的心镜中,
愚人看到有两种东西。
不认识心和缘,
就会产生两种妄想。
了解心和境界,
妄想就不会生起。
心就是各种各样的,
远离相和所相。
事物显现却又不显现,
就像那些愚人的妄想。
三界只是妄想,
外在的对象都是不存在的。
妄想显现各种各样,
凡夫愚人不能了解。
经典中反复说妄想,
最终不会超出名字。
如果离开了言语,
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楞伽经》第三卷中"一切佛语心品"第三部分。这部分的核心精华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意生身的概念和分类:
- 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 觉悟法自性的意生身
- 种类俱生无作为意生身
2. 五无间业的解释:
佛陀对五无间业给出了象征性的解释,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解释。例如,杀父母象征断除爱和无明。
3. 佛的知觉:
佛的知觉是指觉悟人法无我,了知两种障碍,远离两种死亡,断除两种烦恼。
4. 世间学说与佛法的区别:
佛陀强调要远离世间的学说和辩论,因为它们只会引起妄想和执着,无法达到真正的自我觉悟。
5. 贪欲和法的含义:
- 贪欲指执着外境,落入两边见解,产生烦恼。
- 法指觉知自心,看到人无我和法无我,不落入任何见解。
6. 涅槃的真正含义:
佛陀批评了外道对涅槃的各种错误理解,强调真正的涅槃是:
- 善于觉知自心的真实情况
- 不执着外在的性质
- 远离四句见解
- 看到如实的境界
- 能取和所取都不可得
- 达到自觉圣智的境界
7. 心的本质和妄想:
强调一切法都是心的显现,如果能了解这一点,妄想就不会生起。
8. 修行方法:
佛陀教导要远离外道见解,觉知自心,不落入两边,超越语言文字,达到真正的解脱境界。
总的来说,这部分经文强调了通过觉知自心、远离妄想和执着来达到真正的觉悟和解脱,批评了各种错误的见解和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