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对修行解脱毫无意义的念想

相应部56相应8经/思惟经(谛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众多的出家人说:“比丘们(比丘解释:受持具足戒的男出家人;具足戒解释:受持如来制定的所有戒律,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你们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修行解脱毫无意义的念想上。什么是对修行解脱毫无意义的念想呢?即是:


「世间、世界是永远存在」的念想;


「世间、世界毁灭后就永远不存在了」的念想;


「世间、世界是有边界、有限、有大小」的念想;


「世间、世界是无边无际、无限大」的念想;


「生命就是身体,灵魂就是身体,生命和身体是一个整体,灵魂和身体是一个整体」的念想;


「生命是身体的一部分,灵魂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在身体之中,灵魂在身体之中」的念想;


「身体是生命的一部分,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身体在生命之中,身体在灵魂之中」的念想;


「生命和身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灵魂和身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生命是一回事,身体又是另一回事,生命和身体是完全分割开的;灵魂是一回事,身体又是另一回事,灵魂和身体是完全分割开」的念想;


「如来死后还存在」的念想;


「如来死后不存在」的念想;


「如来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的念想;


「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的念想。


比丘们,你们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对修行解脱毫无意义的念想上。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对修行解脱毫无意义的念想不能给你们带来福德和功德的利益,它们不能净化你们烦恼和痛苦的污垢,它们不是清净修行的基础,他们会动摇、毁坏清净的修行,它们不能引导众生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不能引导众生的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不能引导众生放下一切的执着和挂念从生死轮回中彻底的解脱出来(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不能引导众生开启解脱的智慧,最终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无上正等正觉解释:已经完全证悟明白世间一切的真相、真谛,并由此开启了圆满的智慧,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


比丘们,你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四圣谛法义的观想上(四圣谛解释,见第九百三十二章),你们应该这样去观想:「出生在世间的众生是很痛苦的」,这是苦谛的法义;「痛苦的根源是贪爱」,这是集谛的法义;「只有先灭除了贪爱才能灭除痛苦」,这是灭谛的法义;「灭除痛苦的方法就是修习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九百三十二章)」,这是道谛的法义。比丘们,当你们经常忆念、回想四圣谛法义的时候,就能给你们带来福德和功德的利益。忆念、回想四圣谛法义能够净化你们烦恼和痛苦的污垢,它们是清净修行的基础,它们会稳固、保护清净的修行,它们能够引导众生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能够引导众生的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能够引导众生放下一切的执着和挂念从生死轮回中彻底的解脱出来(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能够引导众生开启解脱的智慧,最终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无上正等正觉解释:已经完全证悟明白世间一切的真相、真谛,并由此开启了圆满的智慧,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


比丘们,你们要彻底弄明白四圣谛的法义,你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去忆念、回想四圣谛,你们要按着道谛中灭尽苦的方法去修行(道谛中灭尽苦的方法解释,即是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九百三十二章)。”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56.8/(8) Cintasuttaṃ

   1078. “Mā, bhikkhave, pāpakaṃ akusalaṃ cittaṃ cinteyyātha – ‘sassato loko’ti vā ‘asassato loko’ti vā, ‘antavā loko’ti vā ‘anantavā loko’ti vā, ‘taṃ jīvaṃ taṃ sarīran’ti vā ‘aññaṃ jīvaṃ aññaṃ sarīran’ti vā, ‘hoti tathāgato paraṃ maraṇā’ti vā ‘na hoti tathāgato paraṃ maraṇā’ti vā, ‘hoti ca na ca hoti tathāgato paraṃ maraṇā’ti vā, ‘neva hoti na na hoti tathāgato paraṃ maraṇā’ti vā. Taṃ kissa hetu? Nesā, bhikkhave, cintā atthasaṃhitā nādibrahmacariyakā na nibbidāya na virāgāya na nirodhāya na upasamāya na abhiññāya na sambodhāya na nibbānāya saṃvattati.

   “Cintentā ca kho tumhe, bhikkhave, ‘idaṃ dukkhan’ti cinteyyātha, ‘ayaṃ dukkhasamudayo’ti cinteyyātha, ‘ayaṃ dukkhanirodho’ti cinteyyātha, ‘ay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cinteyyātha. Taṃ kissa hetu? Esā, bhikkhave, cintā atthasaṃhitā, esā ādibrahmacariyakā, esā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ṃvattati.

   “Tasmātiha, bhikkhave, ‘idaṃ dukkhan’ti yogo karaṇīyo …pe… ‘ayaṃ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yogo karaṇīyo”ti. Aṭṭhamaṃ.


“第九百三十九章 对修行解脱毫无意义的念想” 的相关文章

第五章 谁才是真正保护好了自己的人?

相应部3相应5经/已自己守护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坐下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内心生起了这样的念想:「谁保护好了自己?谁没有保护好自己?」世尊,我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任何人只要他们的身体行为做恶事,口说恶语,内心生...

第七章 在公堂上说假话的原因

相应部3相应7经/法庭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对佛陀说:“世尊,我经常在公堂上看见很多有巨额财富,有大量黄金珠宝,有无数田地房产,有无数仆人粮食的王室贵族、祭司、富豪,他们因为贪得无厌的缘故,他们因为想要获得更多利益...

第九章 杀害生命的供养有福德可言吗?

相应部3相应9经/牲祭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准备举办为国家祈福的祭祀大会,波斯匿王为此预备好了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小公牛、五百头小母牛、五百只公山羊、五百只母山羊,他准备在祭祀大典上将这些公牛、山羊全部都捆绑到祭坛的大石柱上杀害掉作为对上天的供养。波斯匿王还为此预备...

第二十七章 如何面对辱骂和指责?

相应部7相应2经/辱骂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有一个叫婆罗堕婆阇的婆罗门,他听说婆罗堕若婆罗门已经皈依佛陀,并出家修行,就非常的生气和愤怒,他气急败坏的来到佛陀的住所,对佛陀破口大骂、恶语中伤。婆罗堕婆阇婆罗门怒骂佛陀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口干舌燥,...

第三十章 如何做到真正的不害?

相应部7相应5经/无害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不害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不害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我的名字叫做不害,请您为我说法。”佛陀说:“婆罗门,你的名字叫不害,什么才是名副其实的不害呢?也就是身体行为做善事,口说善言,内心生起善念,不伤害别人这才是真...

第三十二章 清净是循序渐进修行出来的

相应部7相应7经/概要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清净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好。清净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所有的婆罗门修行人都不清净,即便他们受持戒律,修习各种苦行。这个世间只有智慧和身口意修行都圆满的人才是最清净的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受持戒律,由此让内心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