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贪欲、渴爱是无穷无尽的吗?

相应部51相应15经/巫男巴婆罗门经(神足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阿难尊者住在拘睒弥城的瞿师罗园,有一天,有一个名叫乌南拔的婆罗门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他与阿难尊者互相问候后,就在一旁坐下。乌南拔婆罗门对阿难尊者说:“阿难道友,你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跟随乔达摩大师修行的呢?”


阿难尊者回答:“乌南拔道友,我是为了灭尽贪欲、渴爱而跟随世尊修行的。”


乌南拔婆罗门继续问阿难尊者:“阿难道友,灭尽贪欲、渴爱有什么具体的修行方法吗?灭尽贪欲、渴爱的道路与轨迹是什么?”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灭尽贪欲、渴爱是有具体的修行方法的,这个具体的修行方法就是去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精进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这四种神足中的其中一种神足(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精进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解释,见第八百五十八章),也就是在这四种神足中任意选择一种神足修习,或者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或者修习「精进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或者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或者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


「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精进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这四种神足就是灭尽贪欲、渴爱的道路与轨迹。”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贪欲、渴爱是没有穷尽的,是无边无际的,想要灭尽贪欲、渴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我这里有几个问题要请问一下你,你就按着你心中所想的来回答我吧。”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你问吧,只要我知道的,我都会回答你的。”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你来瞿师罗园之前,哪种想来瞿师罗园的欲望,在来到瞿师罗园后这种欲望被平息了吗?”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我已经来到了瞿师罗园,之前想来瞿师罗园的欲望当然就熄灭了。因为我已经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已经满足了这个欲望。”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你来瞿师罗园之前,哪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赶路的坚持,在来到瞿师罗园后这种坚持被平息了吗?”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我已经来到了瞿师罗园,之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赶路来瞿师罗园的坚持当然就熄灭了。因为我已经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已经不需要再坚持了。”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你来瞿师罗园之前,哪种想来瞿师罗园的念想,在来到瞿师罗园后这种念想被平息了吗?”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我已经来到了瞿师罗园,之前想来瞿师罗园的念想当然就熄灭了。因为我已经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我心中的这种念想已经变成现实,不用再去达成了。”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你来瞿师罗园之前,哪种内心浮现出来的对于瞿师罗园景象的观想,在来到瞿师罗园后这种观想被平息了吗?”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我已经来到了瞿师罗园,之前对瞿师罗园的观想当然就熄灭了。因为我已经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我已经亲自来到瞿师罗园看到了具体的景象,不用在心中观想瞿师罗园的景象了,我已经身临其境了。”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同样的道理,那些烦恼和痛苦已经灭尽,已经圆满完成修行,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已经卸下一切负担,已经达成修行的最终目标,获得功德法益,已经解除一切的束缚捆绑,灭尽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已经明白了世间的真相、真谛,彻底开启了完全的解脱智慧,证悟了阿罗汉果位的圣者们(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他们在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之前,还有想要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欲望,在他们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欲望就被平息掉了,就被熄灭、灭尽了。


他们在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之前,还有想要证悟阿罗汉果位的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坚持,在他们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坚持就被平息掉了,就被熄灭、灭尽了。


他们在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之前,还有想要证悟阿罗汉果位的那种念想、思想、见解,在他们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念想、思想、见解就被平息掉了,就被熄灭、灭尽了。


他们在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之前,还有想要证悟阿罗汉果位的那种内心浮现出来的观想,在他们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证悟阿罗汉果位的观想就被平息掉了,就被熄灭、灭尽了。”


乌南拔道友,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贪欲、渴爱是没有穷尽的,是无边无际的吗?”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这样想来贪欲、渴爱确实是有穷尽的,不是无边无际的,但是我现在心中还有一个疑问要请问你。”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你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会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你的。”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你为什么单举证悟阿罗汉果位的例子呢?为什么不举其他的例子呢?比如想要获得金钱、美女、房屋等等的例子呢?


比如,当得到金钱、美女、房屋等等自己想要获得的事物后,这些想要获得金钱、美女、房屋等等事物的欲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坚持,念想,内心浮现出的观想就都被熄灭、平息、灭尽了。


阿难道友,你为什么不举这些事物作为例子,而举证悟阿罗汉果位作为例子呢?”


阿难尊者说:“乌南拔道友,我举证悟阿罗汉果位的例子是有原因的,因为修习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各种修行方法,会引导、指引修行者的内心进入平静、宁静、寂静的状态,越是接近阿罗汉果位,这种宁静、平静的境界越是单一、纯正,而之前由于想要证悟阿罗汉果位生起的这些欲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坚持,念想,内心浮现出的观想都会归于平静、宁静。


如果我举想要获得金钱、美女、房屋等等事物的例子,这些金钱、美女、房屋等等事物能让内心长时间的安住在宁静、平静、寂静的状态之中吗?当达成愿望的那个时候,可能内心会因为满足了内心的欲望而平静一段时间,当不同的条件出现的时候,比如当金钱逐渐耗尽,或者用完,或者不够用,或者无法达成新的愿望的时候,那么内心的那种获得金钱后的平静就会被打破,就会再次去追求更多的金钱。


当与美女生活一段时间后,会对美女厌倦,会失去那种刚获得美女时的新鲜感,内心获得美女后产生的平静会被打破,会去追求其他的不同类型的美女。


当住进自己获得的房屋后,能够因为满足了房子的欲望而平静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想换更大的房子,也可能在与别人的攀比中想要获得更豪华漂亮的房子,这样内心的平静就被打破了,就会去追求新的房子。


乌南拔道友,简单的说:我举阿罗汉果位的例子是因为,证悟阿罗汉果位的修行方法能够指引、引导内心进入平静、宁静、寂静的状态,能够让内心长时间的安住在平静、清净的境界之中。


而我不举金钱、美女、房屋等等事物的例子是因为获得金钱、美女、房屋等等事物后,那种达成愿望后导致的内心平静、宁静的状态无法长时间的保持,会因为各种条件去追求达成新的愿望。


乌南拔道友,如同掉入粪坑后,会想办法立刻离开粪坑,并将身上的屎尿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这就如同我举阿罗汉果位的例子,虽然在证悟阿罗汉果位的过程之中,对证悟阿罗汉果位生起了欲望、坚持、念想、观想,但是这些欲望、坚持、念想、观想在证悟阿罗汉果位的时候都会被彻底的熄灭、平息、灭尽,这就如同立刻离开粪坑,洗干净了身上的屎尿,换上了新的衣服。


如果我举金钱、美女、房屋等等的例子会怎么样呢?就如同掉入粪坑后,不立刻离开,还躺在粪坑之中,不仅如此还让别人多加屎尿在粪坑之中,多浇屎尿在自己身上,还高兴的在粪坑中游泳,一般人都不会这样干,除非他们已经疯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获得金钱、美女、房屋等等事物的当时,会因为达成了愿望,平静一段时间,当想要达成新的愿望,想要获得更多的金钱,想要获得不同类型美女的新鲜感,想要获得更豪华漂亮的房子,或者想要获得自己心中理想的房屋的时候,就会无数次因为金钱、美女、房屋等等事物,让自己生起欲望、坚持、念想、观想。这就像你之前说的那样,欲望是无穷尽的,是无边无际的。这是一条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之路(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


而修习证悟阿罗汉果位的修行方法,这一条路才是一条最终指引、引导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状态,灭尽欲望,灭尽生死轮回的路,走上这条路,欲望就是有穷尽的,就不是无边无际的,欲望就有被灭尽的一天,生死轮回就有被灭尽的一天。”


乌南拔婆罗门说:“阿难道友,虽然您举粪坑例子的时候,让我有点恶心,不过这也加深了我的理解,我明白了有两条路:一条是生起无穷无尽欲望的生死轮回之路,一条是指引、引导进入平静、宁静、寂静境界,灭尽生死轮回的路。


阿难尊者!您说的太好了,您所说的法犹如将歪斜的东西扶正,将隐藏的东西显现出来,将深奥的义理,浅显易懂的讲说出来,给迷路的人指出正确的道路,在黑暗中点燃火把,让人能够看见周围的事物,避免行走的时候摔倒。阿难尊者,乔达摩大师所说的法也是这样的吧,阿难尊者,请您让我皈依乔达摩大师,皈依乔达摩大师的正法,皈依乔达摩大师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吧,我愿意从今天开始,终生都按着乔达摩大师所说的正法去修行,我愿意终生都成为乔达摩大师的在家修行弟子。”


于是,阿难尊者就带乌南拔婆罗门去见佛陀,佛陀接受了乌南拔婆罗门的皈依,并将手放在他的头顶上加持他,乌南拔婆罗门就成为了佛陀的在家修行弟子。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51.15/(5) Uṇṇābhabrāhmaṇasuttaṃ

   827. Ev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āyasmā ānando kosambiyaṃ viharati ghositārāme. Atha kho uṇṇābho brāhmaṇo yenāyasmā ānando tenupasaṅkami; upasaṅkamitvā āyasmatā ānandena saddhiṃ sammodi. Sammodanīyaṃ kathaṃ sāraṇīyaṃ vītisāretvā ekamantaṃ nisīdi. Ekamantaṃ nisinno kho uṇṇābho brāhmaṇo āyasmantaṃ ānandaṃ etadavoca– “kimatthiyaṃ nu kho, bho ānanda, samaṇe gotame brahmacariyaṃ vussatī”ti? “Chandappahānatthaṃ kho, brāhmaṇa, bhagavati brahmacariyaṃ vussatī”ti.

   “Atthi pana, bho ānanda, maggo atthi paṭipadā etassa chandassa pahānāyā”ti? “Atthi kho, brāhmaṇa, maggo atthi paṭipadā etassa chandassa pahānāyā”ti.

   “Katamo pana, bho ānanda, maggo katamā paṭipadā etassa chandassa pahānāyā”ti? “Idha, brāhmaṇa, bhikkhu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 bhāveti, vīriyasamādhi …pe… cittasamādhi …pe… vīmaṃsā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 bhāveti– ayaṃ kho, brāhmaṇa, maggo ayaṃ paṭipadā etassa chandassa pahānāyā”ti.

   “Evaṃ sante, bho ānanda, santakaṃ hoti no asantakaṃ. Chandeneva chandaṃ pajahissatīti– 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 “Tena hi, brāhmaṇa, taññevettha paṭipucchissāmi. Yathā te khameyya tathā taṃ byākareyyāsi. Taṃ kiṃ maññasi, brāhmaṇa, ahosi te pubbe chando ‘ārāmaṃ gamissāmī’ti? Tassa te ārāmagatassa yo tajjo chando so paṭippassaddho”ti? “Evaṃ bho”. “Ahosi te pubbe vīriyaṃ ‘ārāmaṃ gamissāmī’ti? Tassa te ārāmagatassa yaṃ tajjaṃ vīriyaṃ taṃ paṭippassaddhan”ti? “Evaṃ, bho”. “Ahosi te pubbe cittaṃ ‘ārāmaṃ gamissāmī’ti? Tassa te ārāmagatassa yaṃ tajjaṃ cittaṃ taṃ paṭippassaddhan”ti? “Evaṃ, bho”. “Ahosi te pubbe vīmaṃsā ‘ārāmaṃ gamissāmī’ti? Tassa te ārāmagatassa yā tajjā vīmaṃsā sā paṭippassaddhā”ti? “Evaṃ, bho”.

   “Evameva kho, brāhmaṇa, yo so bhikkhu arahaṃ khīṇāsavo vusitavā katakaraṇīyo ohitabhāro anuppattasadattho parikkhīṇabhavasaṃyojano sammadaññā vimutto, tassa yo pubbe chando ahosi arahattappattiyā, arahattappatte yo tajjo chando so paṭippassaddho; yaṃ pubbe vīriyaṃ ahosi arahattappattiyā, arahattappatte yaṃ tajjaṃ vīriyaṃ taṃ paṭippassaddhaṃ; yaṃ pubbe cittaṃ ahosi arahattappattiyā, arahattappatte yaṃ tajjaṃ cittaṃ taṃ paṭippassaddhaṃ; yā pubbe vīmaṃsā ahosi arahattappattiyā, arahattappatte yā tajjā vīmaṃsā sā paṭippassaddhā. Taṃ kiṃ maññasi, brāhmaṇa, iti evaṃ sante, santakaṃ vā hoti no asantakaṃ vā”ti?

   “Addhā, bho ānanda, evaṃ sante, santakaṃ hoti no asantakaṃ. Abhikkantaṃ, bho ānanda, abhikkantaṃ, bho ānanda! Seyyathāpi, bho ānanda, nikkujjitaṃ vā ukkujjeyya, paṭicchannaṃ vā vivareyya, mūḷhassa vā maggaṃ ācikkheyya, andhakāre vā telapajjotaṃ dhāreyya– cakkhumanto rūpāni dakkhantīti; evamevaṃ bhotā ānandena anekapariyāyena dhammo pakāsito. Esāhaṃ, bho ānanda, taṃ bhavantaṃ gotamaṃ saraṇaṃ gacchāmi dhammañca bhikkhusaṅghañca. Upāsakaṃ maṃ bhavaṃ ānando dhāretu ajjatagge pāṇupetaṃ saraṇaṃ gatan”ti. Pañcamaṃ.


“第八百五十九章 贪欲、渴爱是无穷无尽的吗?” 的相关文章

第三章 世间有谁可以不衰老和死亡?

相应部3相应3经/老死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已经出生在世间的人或者有生命的众生,有哪一个是可以永远不衰老、永远不死的呢?有那种出生在世间可以免除衰老和死亡的人或者众生吗?”佛陀说:“大王,只要出生在世间,任何的人...

第六章 富有后能够管束好自己的人很少

相应部3相应6经/少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内心生起这样的念想:在世间获得大量财富、富甲天下的人,他们在获得巨额财富后,不沉迷享受,不放任自己胡作非为,不贪求对欲望的满足,不侵害别...

第十章 什么才是世间最大的捆绑和束缚?

相应部3相应10经/繫缚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有一大群罪犯被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下令抓捕,这些罪犯一些人的身体被绳子捆绑,一些人的脚上被套上脚链,一些人全身都被套上锁链,他们垂头丧气的被官差押赴监狱关押。那个时候,有很多出家人在中午前穿好法衣,拿着饭钵到舍卫城中化缘饭食,他们看见了被...

第十一章 不可随便相信人

2.第二品相应部3相应11经/七位结髮者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一天,佛陀住在舍卫城的东园鹿母讲堂,傍晚的时候,佛陀停止静坐观想,起座来到屋外安坐,那时,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这时,有七位留着头发修行的人,有七位尼乾陀教徒,有七位裸体修行人,有七位只穿一...

第十三章 要知道控制自己的食量

相应部3相应13经/一桶煮好的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每天都要吃很多饭菜,他长的肥硕无比,稍微做点运动就会汗如雨下,有一天,波斯匿王吃完饭后,就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那时,佛陀看见肥头胖耳的波斯匿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用毛巾不住的擦着头上和身上的...

第十四章 怎么样做才能睡个好觉?

相应部3相应14经/战斗经第一(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摩揭陀国的阿闍世王突然率领军队偷袭了迦尸国,并且在占领迦尸国后,又继续入侵骄萨罗国。骄萨罗国的军队被攻击后,波斯匿王仓促的率领军队,准备抵御阿闍世王军队的入侵。由于事发突然,波斯匿王毫无准备,他率领的军队又没有战心,很快阿闍世王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