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五根与五力是如何转换的?

相应部48相应43经/娑鸡多经(根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沙只城的安阇那鹿苑,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如来现在要为你们讲解五根与五力的转换关系,五根即是五力,五力即是五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听法的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您是我们的皈依,您是我们的导师,我们按您所说的法去修行,如果世尊您能够为我们讲解:「五根与五力的转换关系」我们会在听您说法后,按您所说的去做的,去修行的,我们会时刻都受持世尊您对我们所说的正法的。”


佛陀说:“比丘们,什么是五根呢?即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


为什么称其为「根」呢?「根」比喻的是坚固不动摇,如同草木的根深深的扎在大地之中,让草木牢固的伫立在大地之上。「根」还比喻逐渐增加善法、正法的力量,如同草木从根部获取养料逐渐的长大一样。


什么是信根呢?「信根」就是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正法,对如来的出家弟子,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的信心。对佛、法、僧、戒生起坚固的信心也被称为四不坏净。


什么是精进根?「精进根」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四正勤」就是精进根的一种。什么是「四正勤」呢?「四正勤」就是: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要立刻的断除、灭尽;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要再次的生起;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要立刻、经常的生起;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要继续的保持,并让这些善行、善言、善念持续的增进、增长。


什么是念根呢?「念根」就是经常修习四念住不懈怠(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也就是经常选择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要注意不是同时修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念住,而是在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任意选择一种念住去修行,或者修习身念住,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


什么是定根呢?「定根」就是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宁静,让内心进入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四禅」就是定根的一种。什么是「四禅」呢?「四禅」指的就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解释,见第一百五十五章)。


什么是慧根呢?「慧根」就是内心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所证悟开启的智慧。「四圣谛」就是智慧的一种。什么是「四圣谛」呢?「四圣谛」指的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相、真理,「苦」是指世间有生命的众生是痛苦的(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因为世间一切的事物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远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随时在变化,世间的众生会衰老、生病、死亡,世间的众生拥有的事物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世间的众生无法随心所欲,还可能会遇上灾难、灾祸。幸福快乐的生活无法永远保持,无法永远存在。


「集」是指烦恼和痛苦生起的原因是什么?烦恼和痛苦生起的根源、原因就是贪欲、渴爱,就是因为贪爱,所以失去或是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就是因为贪爱,所以就会想尽办法、不择手段的去获取,就会去做恶行,说恶言,生恶念。做恶行,说恶言,生恶念就会造下罪业,就会导致不祥、危险、不幸、烦恼、痛苦的结果。


「灭」是指要灭尽烦恼和痛苦就要先灭尽贪欲、渴爱,灭尽了贪欲、渴爱就能灭尽烦恼和痛苦。


「道」是指灭尽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也就是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修习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五百八十九章)。


比丘们,这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的法义。


比丘们,什么是五力呢?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也就是实践去修行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而产生出来的维持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五力能够破除烦恼和痛苦,五力能够破除恶法、邪法,五力能够解除内心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疑惑、困惑。五力是由循序渐进、实践的去修行五根而获得的五种力量,也就是说五力是由五根的持续增长而达成的,五力是持之以恒实践修行五根的结果。


什么是信力?就是由信根的增长而破除一切邪信、恶信。比如修行四不坏净就能破除一切的邪信、恶信(四不坏净解释,见第五百五十六章)。


什么是精进力?就是由精进根的增长,破除修行的懒惰、懈怠;断恶生善,增进善法,破除一切恶法。比如修习四正勤就能增进善法,除灭一切恶法(四正勤解释,见第五百五十四章)。


什么是念力?就是由念根的增长,安住在集中专注的念想之中,或者进入没有念想的清净境界之中,破除一切恶念、邪念,熄灭、平息、灭尽一切的念想、见解、思想。比如修行四念住就能安住在集中专注的念想之中,持之以恒的修习四念住就能进入没有念想的清净境界之中(四念住解释,见第二百七十八章)。


什么是定力?就是由定根的增长,破除内心念想的散乱,让内心不再胡思乱想,保持长久的清净安宁。比如修行四禅就能让内心清净安宁,不再胡思乱想(四禅解释,见第一百五十五章)。


什么是慧力?就是由慧根的增长,解除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疑惑、困惑,开启智慧证悟解脱的果位,从世间一切的事物中彻底的解脱出来。简单的说就是:智慧有消除烦恼和痛苦的力量,比如明白了四圣谛就能开启解脱的智慧,就不会再去执着和挂念世间一切的事物(四圣谛解释,见第七百八十四章)。


比丘们!这就是五力的法义。


比丘们,五根就是五力,五力就是五根,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信根就是信力,信力就是信根;精进根就是精进力,精进力就是精进根;念根就是念力,念力就是念根;定根就是定力,定力就是定根;慧根就是慧力,慧力就是慧根。比丘们,该如何理解这几句话的法义呢?


比丘们,如来现在说一个比喻以此来解说刚才几句话的法义。五根就如同一条由西向东流动的大江,在这条大江流动的过程中会有其他的江河汇入这条大江之中,其他的江河也比喻成五根,如果有另一条河的水流汇入这条大江,那么在河水汇入的地方就会形成三条水流,以河水汇入点为分界点,假如河水是由北向南流动的,汇入点的北方,也就是河水流动的方向就是一条水流,汇入点的西边,也就是大江流动的方向就是另一条水流,这就是两条水流,当两条水流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汇入点的东边就变成了汇集后的一条水流,这条由两条水流汇集而成的第三条水流就比喻成五力。


比丘们,简单的说:五根与五力的转换就如同江河的汇集,有时是五根汇入五力,有的时候是五力汇入五根。


你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比如一个篮子刚开始只装了一个苹果,一个苹果的重量不大,而规定五个苹果才计为一个重量单位,也就是有五个苹果才算一个计量单位。没有到五个苹果就被称为五根,因为还没有到计量的单位。当篮子里面的苹果有五个了就达到一个计量单位,就被称为五力。


如果提高计量单位,比如规定十个苹果是一个计量单位,那么就算篮子里面装了五个苹果,也被称为五根,要装十个苹果才能达到一个计量单位,才被称为五力。


比丘们,在以五个苹果作为计量单位的条件中,没有达到五个苹果就被称为五根,达到五个苹果才被称为五力。


在十个苹果作为计量单位的条件中,没有达到十个苹果就被称为五根,达到十个苹果才被称为五力。


现在如果有五个苹果,如果用第一种五个苹果的计量单位作为判断条件,那么就被称为五力,如果用第二种十个苹果的计量单位作为判断条件,就被称为五根。


比丘们,你们现在明白为什么五根与五力是可以相互转化了吧,那是因为计量单位的标准不同。


圣弟子们在不同的修行阶段,达到五根的标准不相同,达到五力的标准也不相同,如果将修行的阶段由低到高分成十二个层次,如果规定第一阶段达到第二层次就被称为五力,如果没有达到第二层次境界,还在第一层次的境界就称为五根。


如果规定第二阶段达到第三层次就被称为五力,如果没有达到第三层次的境界,还在第一层次的境界或是第二层次的境界,就称为五根。


按第一阶段修行的标准,计量单位,达到第二层级就被称为五力,而如果按第二阶段的标准,计量单位,达到第二层次只能被称为五根,要达到第三层次才能被称为五力。


比丘们,五根与五力称谓的不同,那都是因为不同修行阶段的标准和计量单位不同。所以如来说:五根就是五力,五力就是五根,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信根就是信力,信力就是信根;精进根就是精进力,精进力就是精进根;念根就是念力,念力就是念根;定根就是定力,定力就是定根;慧根就是慧力,慧力就是慧根。


五根与五力不同的称谓其实与不同阶段修行的标准和计量单位有关。不同修行阶段的标准和计量单位不同,因此不同修行阶段五根与五力的称谓也会不相同,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丘们,经常亲自修习五根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能够熄灭、平息、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并由此开启智慧,证悟解脱的果位,在现在世、当生、这一世就能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心解脱、慧解脱境界(心解脱、慧解脱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八章)。”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8.43/(3) Sāketasuttaṃ

   513. Ev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kete viharati añjanavane migadāye. Tatra kho bhagavā bhikkhū āmantesi – “atthi nu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yāni pañcindriyāni tāni pañca balāni honti, yāni pañca balāni tāni pañcindriyāni hontī”ti?

   “Bhagavaṃmūlakā no, bhante, dhammā bhagavaṃnettikā bhagavaṃpaṭisaraṇā. Sādhu vata, bhante, bhagavantaṃyeva paṭibhātu etassa bhāsitassa attho. Bhagavato sutvā bhikkhū dhāressantī”ti. “Atthi,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yāni pañcindriyāni tāni pañca balāni honti, yāni pañca balāni tāni pañcindriyāni honti”.

   “Katamo ca,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yāni pañcindriyāni tāni pañca balāni honti, yāni pañca balāni tāni pañcindriyāni honti? Yaṃ, bhikkhave, saddhindriyaṃ taṃ saddhābalaṃ, yaṃ saddhābalaṃ taṃ saddhindriyaṃ; yaṃ vīriyindriyaṃ taṃ vīriyabalaṃ, yaṃ vīriyabalaṃ taṃ vīriyindriyaṃ; yaṃ satindriyaṃ taṃ satibalaṃ, yaṃ satibalaṃ taṃ satindriyaṃ; yaṃ samādhindriyaṃ taṃ samādhibalaṃ, yaṃ samādhibalaṃ taṃ samādhindriyaṃ; yaṃ paññindriyaṃ taṃ paññābalaṃ, yaṃ paññābalaṃ taṃ paññindriyaṃ. Seyyathāpi, bhikkhave, nadī pācīnaninnā pācīnapoṇā pācīnapabbhārā, tassa majjhe dīpo. Atthi,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tassā nadiyā eko soto tveva saṅkhyaṃ gacchati. Atthi pana,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tassā nadiyā dve sotāni tveva saṅkhyaṃ gacchanti.

   “Katamo ca,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tassā nadiyā eko soto tveva saṅkhyaṃ gacchati? Yañca, bhikkhave, tassa dīpassa purimante udakaṃ, yañca pacchimante udakaṃ– ayaṃ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tassā nadiyā eko soto tveva saṅkhyaṃ gacchati.

   “Katamo ca,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tassā nadiyā dve sotāni tveva saṅkhyaṃ gacchanti? Yañca, bhikkhave, tassa dīpassa uttarante udakaṃ, yañca dakkhiṇante udakaṃ– ayaṃ kho, bhikkhave, pariyāyo yaṃ pariyāyaṃ āgamma tassā nadiyā dve sotāni tveva saṅkhyaṃ gacchanti. Evameva kho, bhikkhave, yaṃ saddhindriyaṃ taṃ saddhābalaṃ, yaṃ saddhābalaṃ taṃ saddhindriyaṃ; yaṃ vīriyindriyaṃ taṃ vīriyabalaṃ, yaṃ vīriyabalaṃ taṃ vīriyindriyaṃ; yaṃ satindriyaṃ taṃ satibalaṃ yaṃ satibalaṃ taṃ satindriyaṃ; yaṃ samādhindriyaṃ taṃ samādhibalaṃ, yaṃ samādhibalaṃ taṃ samādhindriyaṃ; yaṃ paññindriyaṃ taṃ paññābalaṃ, yaṃ paññābalaṃ taṃ paññindriyaṃ. Pañcannaṃ, bhikkhave, indriyānaṃ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bhikkhu āsavānaṃ khayā anāsavaṃ cetovimuttiṃ paññāvimuttiṃ diṭṭheva dhamme sayaṃ abhiññā sacchikatvā upasampajja viharatī”ti. Tatiyaṃ.


“第八百一十九章 五根与五力是如何转换的?” 的相关文章

第一章 不可轻视人,要对一切人都恭敬有礼

1.第一品相应部3相应1经/年轻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这是我亲身经历、听到和见到的,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那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与佛陀相互问候之后,波斯匿王在佛陀旁边坐下,对佛陀说:“乔达摩(佛陀),你自称:「我已经证悟了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

第二章 内心生起哪三种念想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相应部3相应2经/男子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问佛陀:“世尊,当人的内心生起什么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安乐?”佛陀说:“大王,当人的内心生起了三种念想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

第十五章 抢劫别人就是抢劫自己

相应部3相应15经/战斗经第二(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摩揭陀国的阿闍世王率领军队突袭占领了迦尸国,并且率领军队入侵骄萨罗国,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仓促应战,由于准备不足,波斯匿王的军队出师不利,被阿闍世王的军队击败。波斯匿王退守骄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波斯匿王在舍卫城中与大臣们紧急的召开军事...

第十九章 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财富

相应部3相应19经/无子者经第一(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中午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佛陀对波斯匿王说:“大王,你今天这么早,中午就到如来这里来了,你从什么地方赶过来的呢?”波斯匿王说:“世尊,是这样的,舍卫城中最大钱庄的老板刚刚过世了,他是个孤人,没...

第二十八章 如何让怒火熄灭?

相应部7相应3经/阿修罗王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阿修罗王听说婆罗堕婆阇婆罗门已经皈依佛陀,出家修行后,就勃然大怒,他带着几百个士兵来到佛陀的住所。阿修罗王命令士兵们对佛陀无礼的谩骂,恶意的中伤。波斯匿王得知阿修罗王的行为后,就立刻派出两千多名士兵将...

第三十一章 如何才能解开束缚和捆绑?

相应部7相应6经/结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结缚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结缚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的人被自己内心生起的念想束缚捆绑,被世间的事物事情束缚捆绑,世尊,谁才能解开这个束缚捆绑,谁才能从自己的念想和世间的事物事情中解脱出来呢?”这时,结缚婆罗门...